清晨,天微微亮,透着一股冷意,冷风吹过,让人瑟瑟发抖。
明宣早早的便起来了,因为昨夜里实在心绪不宁,所以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疲倦。
这时,一个宫女过来了,见着了明宣,一脸疑问,“明宣姐姐,明芬姐姐没有和你在一起吗?”
明宣闻言,一愣,为什么问自己明芬在哪儿,莫非。
她的心中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急切的问道:“明芬?明芬昨日里没回来?”
“是啊。”宫女回道,看着明宣姐姐脸上的疑惑,她的心中也有一丝不好的猜测,莫非昨夜里明芬姐姐也没和明宣姐姐在一起吗?
明宣没有管她脸上的猜测,她开始回忆起昨日里发生的事情。
昨日里自己和那宫女约谈的时候,自己感觉到有人似乎也在瞧着,可是那个地方极其偏僻,她是再三探查了之后才选择的那个地方。除非,明宣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明芬极是喜欢看自己做事,不排除她跟踪自己的可能性。而且想到回来时,她看见自己就是有些眼神躲闪,明宣的心中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莫非,昨日里,明芬也随着去了。
她这么一想,冷汗就从额角沁了出来。她现在还没回来,恐怕,若是当真如她所想的话,那事情就遭了。
宫女一脸惊疑,看见明宣脸色煞白,甚至有点可怖,让她着实有些吓到了。不由得哆嗦结巴道:“明宣姐姐,这是怎么了?”
“没事儿。”明宣丝毫没有顾及到她,随意找了个理由将之敷衍过去,就离开了。
她必须要想一个办法,而且她还要知道昨日里那个宫女所做的事到底有没有成功。这关系到她后来应该怎么做。
熬药的时候,明宣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所以。
等另外一名小宫女进来时,正要端药,“明宣姐姐药熬好了吗?”
明宣听到她的疑问,才清醒了过来,发现时辰已经过了。
她急忙将火扑灭,拿帕子揭开药壶,可是果然里面的汤已经烧干了,只余浓重的药味和一些残渣。
“这,”看见了已经没了的药,小宫女自然慌张了。
“明宣姐姐,这太后每日吃药是有固定时辰的,咱们这么晚。”她的年纪还小,眼中很快就有了泪花。满是惊慌无措。
她是因为讨好了一个嬷嬷,才有机会在这里干的,若是这次出了差错,恐怕嬷嬷会对她不满,说不定就会让她重新回到之前的差事。
想到那些被赶回去的宫女的下场,她登时抓住明宣的袖子,着急的带着哭腔的说道:“明宣姐姐,我们该怎么办啊?”
“没事儿。”明宣安慰道,“我再熬一些就好,等熬好了,我再和太后说说。”
那名宫女闻言,脸上才带了一丝笑意,轻松了起来。
再次熬好了一碗药,明宣便准备亲自送给太后。
这时,走在路上的她突然见着一个穿着绿衣的宫女,她正朝自己这边走来,明宣认出这是值夜的宫女,若是有什么事昨夜里发生,必定是瞒不过她们的。
于是明宣眼中闪过一抹深思,假装不在意的上前寒暄几句。
两人聊了片刻后,明宣才假装漫不经心的问道:“陛下,昨日里是在永和宫歇息的吗?”
“当然了。”这宫女回答道,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为何明宣会这么问,,“自从淑妃娘娘入宫以来,除了陛下特别繁忙的时候,否则都是在永和宫歇息的啊。”
“是吗,”明宣腼腆的笑了笑,点了点头,“我就是担心,昨日陛下喝多了酒,恐怕有些人心思浮动了。”
“这,我倒是没有听说过。恐怕也没有人胆子如此大吧。”这绿衣宫女打了一个呵欠,这在她看来,不可能发生。或许先帝的时候,这种事极容易发生。可是目前陛下,她倒是觉得没有什么人敢。
毕竟之前陛下残暴的行为还没有过去多久。
明宣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深思,莫非那人改变注意了,昨日里并没有前去。那明芬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明宣,还有什么事吗?”这名宫女继续问道。
“没有了,你好好歇着吧。”
明宣温柔的笑道,又恢复了以往的和气和镇定。
“好。”绿衣宫女没有丝毫怀疑的就离开了。
而明宣则继续端着药,心思镇定的前去太后的住所了。
此时,太后宫中却也早早的有几位命妇的到来。
其中一位身份可是贵重的,她是目前宣王的夫人。宣王是先帝的哥哥,也是目前硕果仅存的一位,也被陛下唤为皇叔。
“嫂嫂,你怎么来了?”杨太后问道,这名自己的同辈,面带一丝亲热。
因为在先帝时期,宣王的母妃曾经帮助于她,所以对于宣王妃,她一向是忍让几分的。
宣王妃笑着道:“自是来看看太后娘娘不是?”她的面容也可以看出,年轻时也颇为漂亮了。
只见宣王妃的身后站着一位十四岁左右的鹅蛋脸女子,她身穿鹅黄色的衣衫,衣着也是明艳大方。她就是宣王妃的外孙女吴苒苒。
也是这几日里才刚刚回京。
而在下首的位置,还坐着一位夫人。是杨太后的娘家人,杨夫人。杨夫人的身旁自是她的两个女儿了,十岁的杨尘儿和年龄的杨茹儿。她们二人此刻的打扮也称得上是精致万分了。不过两人时不时做一些小动作,看来也是对母亲的安排极为不满了。
一看这个架势,杨太后自然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