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陛下,要以身相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1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赵澜出了月子, 柴徵给小丫头办了个盛大的满月酒之后,赵澜每日就去御书房和柴徵在一起,听柴徵和大臣商议朝政,同时也开始筹备大周的军事学院事宜。

    夫妻俩把小丫头也带了过去,御书房里间,僻了一间屋子,让小公主可以有睡觉的地儿。

    赵澜正在和卢留商量西郊原本的防卫营改建的事情,李婉茹个她做助手,帮她记录,最后她只要盖个印章即可, 里面小丫头哭出了生儿,赵澜起身进去给娃娃喂奶之后, 抱了出来, 柴徵将孩子接手过来。边逗着小丫头,边跟李重说开放茶叶贸易。

    卢留跟赵澜商量完, 说:“最近我去城西听那些进京等春闱的举子们的高谈阔论,发现了一家馆子,味道很是可口, 陛下和娘娘, 要不咱们一块儿去瞧瞧?”

    一听卢留介绍, 赵澜立马兴起道:“好,咱们立马去!”说着站起来道:“你们等我一会儿,我去换身衣衫!”

    进入寝宫,才套上衣衫, 胸口胀鼓鼓地,藏不下不说,如今喂着奶,一会会儿就把衣衫弄湿,没法子只能继续穿女装,在胸口塞了好几块帕子,防止漏奶,倒也把自己的胸垫地像模像样,柴徵和卢留李重站在那里等着,见她还是原来的衣衫问道:“怎么没换?”

    “不像了!”赵澜无奈地说道,柴徵看了她胸前的情形,笑了出来,被赵澜过去拧了一把腰上的肉,他还在说:“媳妇,这是好事儿!”

    大周因为她,这些年民风越发开放,女人上街吃饭已经成了常态,只是这样四个人会不会被认出来,毕竟他们夫妻也算是名人,赵澜问:“要不易容一下?”免得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去的不多,我看就不用了!”

    柴徵这话真是扎心,摆明了嫌弃她不学无术,除了字写地丑了些,赵澜可不认为自己学识差了,呸了一声:“比诗词,你未必知道地有我多!”

    “我只是说你惯常不去读书人的地儿,你想多了!”柴徵牵着她的手道:“走吧!”

    一看这个酒楼的名字,就知道老板会做生意,叫什么折桂楼,不就是蟾宫折桂之意吗?柴徵身边带着自家娘子,两人跟在后头,这会子还算早,雅间早就满了,大堂里的位子也都快没了,这里的生意也真是好。京城的小二个个都是人精,看见他们衣衫料子华贵,给他们硬是弄了一张僻静角落的位子。

    那小二上来问:“大官人要来点什么?”说着报起了菜名儿,听上去跟飞云楼的有些类似。

    “肘子来一个,牛肉炒青菘,酱焖鲤鱼,黄雀酢来四个,奶汤蒲菜,再来个豆腐羹就好。”赵澜叫出菜名。

    小二忙说道:“这位大娘子真是吃客,冰糖肘子咱们从飞云楼里请来的师傅做的拿手菜,宫里的皇后娘娘也很是喜欢。”

    赵澜一笑道:“好吃不好吃要等上来才知道,快去吧!”

    “说起这飞云楼的师傅,转战这折桂楼,这是一出。最近还有闹得沸沸扬扬的,是杨安安换了人家挂牌。”卢留看向赵澜,赵澜想起杨安安,也是她当年光顾过的。

    “哦?我这些日子甚少逛街,不曾听说。杨安安年纪不小了吧?”赵澜颇有兴趣。

    “就是年纪不小了,才被绮罗阁给挖了过去,说是给了干股。”

    “合伙人吗?”

    李重时常听这位娘娘冒出新的词句,问道:“大娘子,什么叫合伙人?”

    “这个就是做生意的一种方式了,比如我是老板,你是伙计,你是为你老板做事情,你每个月领银子过日子。这个时候我发现你做生意特别厉害,我就给你一点点的干股,除了你每个月领个工钱,如果做得好,一年到头有得赚,那么你还能领一年到头的出息,你会不会更卖力?”赵澜问李重。

    菜端上来,味道确实不错,赵澜开始吃菜,凡是举子多的地方必然高谈阔论,而且大周在对外防御之前不怎么样,在言论上却一直宽松地很,毕竟有不杀士大夫的习俗在这里。

    “士兰兄,金国如此混乱,官家明明可以一鼓作气,最后却仅仅止于收回十六州,就作罢!说实话,外面对咱们现在的陛下,说成是中兴之主,我觉得还得看看。”赵澜抬头看向一个身材魁梧,脸膛黝黑的文士。

    另外一个五短身材的书生不服气了道:“怎么不是中兴之主了?大周建国一百多年,除了世宗皇帝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周,就是当今才出了个圣君,几年功夫就将十六州统一了起来。”

    “若非有皇后,官家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收复十六州,若是娘娘不是个女人,不用生孩子,她来领军一定会打到上京。留着金国在那里,等那金国国主喘过气来,再杀过来吗?”

    “成愈兄,这话就不对了,正是因为她是皇后,官家才能放心地将军权交给自己的媳妇,才能有西夏之战,为燕云十六州收复奠定了基础。但是若是她不是皇后,就是一个男子,就是苏将军,你认为官家会让她领军吗?皇后为什么要给自己设局诈死?在接回官家之前,她就知道自己太厉害,大周容不下她,才会想要隐姓埋名。这是没有狼子野心的将军,唐朝如此盛世,都会有安史之乱。所以武将一旦为祸,那就是大祸。”

    “没有好的武将,国家就会任人宰割,就要一直低声下气,这一朝有的武将是皇后,她和官家是一体,她能让赵、秦、韩三家服气。但是之后呢?不能保证最好的武将都在皇家吧?如果一直这么想,那么重文轻武是改变不了的?因为害怕武将吗!”

    “好的将军就是一把利刃,会用的帝王,那就是君王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