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同桌是太子殿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人性化的是,课间操只有周一到周五上,周六和周日的大课间是自由活动时间。

    一下课,沈望就过来拉着顾以珩要去打篮球,在听到对方拒绝的时候,整个人都还是懵的。

    篮球从手上滑落,沈望不可思议的问:“你竟然拒绝我?!”

    顾以珩懒懒的抬眼。

    “对你发出的篮球邀请?”沈望赶紧把后面的话补上。

    顾以珩半趴在桌子上,手支着下巴,“我要跟我的小同桌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走向人生巅峰,你们玩去吧。”

    沈望看看顾以珩,又看看李常齐,眼神在两人身上来来回回绕了两圈后,猛地一个激灵,“gay里gay气。”

    说完,他赶紧弯腰捡起篮球,跟着一帮男生去了球场。

    李常齐在学习上真的很努力,即使他以前从来没有碰过现代数学,但经过每天晚上看辅导书,也摸清了点门道,算是入门了。

    沈望回来的时候,顾以珩刚给他的小同桌讲完昨天作业上的问题。

    李常齐听他讲题的时候特别乖,比听老师讲课的时候还要乖,整整一个大课间他都在欣赏李常齐那副乖宝宝的模样。

    所以顾以珩现在心情特别好,见沈望到后面来放篮球,伸出手准备跟他击个掌。

    难得的,他的同学好友兼室友连个眼神都没赏给他。

    他扯了一下沈望的衣服,笑着问:“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跟你打招呼都不理我。”

    沈望回头看他,皮笑肉不笑的扯了下嘴了,“哦,顾哥,抱歉,刚没看见。”

    沈望没答到点上,人还有点恍惚,顾以珩想问他怎么了,但接下来其他打球的男生一窝蜂的涌进教室里,闹哄哄的,打断了他的话。

    “二十二班那一群都是些什么垃圾,真搞笑。”

    “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因为学习好被嘲笑。”

    “我看他们就是嫉妒,一群吊车尾,给一中拉低升学率。”

    “就是,篮球打的好有个屁用,他们打篮球打上清北我看看。”

    “别瞎说,他们那叫打的好?他们那叫耍赖耍的好。”

    那群男生嚷嚷的特别大声,顾以珩听得一清二楚,他拉住准备回座位的沈望,“到底怎么了?这什么情况?他们说什么呢?”

    沈望看了一眼李常齐,弯下腰小声跟顾以珩说:“刚才打篮球,二十二班的过来找事,就是你同桌那些朋友带的头。”

    二十二班,刘雄、李康和侯志远他们所在的班班级,也是李常齐高一时待的班级。

    沈望没怎么跟李常齐接触过,还以为李常齐和刘雄他们是朋友也不奇怪。

    “明明旁边有空的场,非要过来跟我们抢,我们不想惹事,就让了一次,结果我们挪到另一个场,他们又来抢。”

    沈望解释说。

    “他们明摆了是过来找麻烦的,我们怂了一次也不想再认怂,就跟着理论了两句。结果那帮…唉,嘴脏的呦,说我们一班的都是弱鸡…弱鸡还是我美化过的,反正什么词儿脏你就自行想象去吧。

    他们说的过分,我们也恼了,篮球场嘛,就说用篮球一较高下。

    时间有限,我们打了一小节,结果是我们输了。”

    说到这儿,沈望深吸了一口气,忍下了大声嚷嚷的冲动,接着说:“你说他们打篮球…我们打的确实不好,但也不犯规啊,他们可好,一直在撞人,赢得不光彩吧还特理直气壮。

    打完之后该上课了,我们回教室,他们还跟在我们身后说rap,说我们班的人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就是一帮废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真的搞笑,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因为学习好被嘲笑。”

    顾以珩听完,下意识的回头去看李常齐,对方也在看他。

    沈望刚才的声音虽然压的低了些,但这会儿教室里吵,他能听见,李常齐肯定也听见了。

    李常齐声音有些冷,“刘雄他们来找麻烦了。”

    这是个陈述句。

    听到他说话,沈望也看过来。

    顾以珩点头,“你都听到了。”

    李常齐冷笑一声,“不来找我的麻烦,找一班的麻烦,这是要恶心谁?”

    气势有些慑人,沈望低低的‘哇’了一声,凑到顾以珩耳边嘟囔着:“你同桌A爆了。”

    顾以珩往旁边看了一眼,表示赞同,“确实A。”

    他的小同桌发起脾气来特别吓人,上次在差两口小火锅就见识过了。但是他学习的时候吧,又特别乖,又乖又奶的。

    反差,很萌。

    这边说话的时候,班长杨帆已经走上讲台,宣布起了和二十二班打篮球赛的事。

    “我们班下下星期天和二十二班打篮球,有人要参加吗?”

    顾以珩戳了下沈望,问:“篮球赛?这又是什么情况。”

    沈望解释:“二十二班一直挑衅,我们当然生气,后来就约定下下周正式比一场。”

    顾以珩挑眉,“没了?”

    “……”沈望有些为难的说,“有,输的那一方要在文艺汇演上跳脱。衣舞。”

    篮球赛的事一呼百应,但一班的同学到底是重心都在学习上,对于打篮球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同学们的呼声是挺高,真正有本事上场的没几个。

    杨帆记了几个报名的人的名字,又大声问了一遍,“还差两个,有谁愿意参加吗?”

    李常齐站起来,“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