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皇后之路 [金推]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6章 谋子(第1/6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如果一胎能生两个孩子当然好啊。

    这种事儿还是要看缘分的, 太医院的太医们来诊脉的时候琳琳就问过他们,这一胎也只是有一个宝宝。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就到了秋天, 琳琳的生日就在秋天,因为前一段时间夫妻两个讨论过琳琳出生时候的事情, 琳琳就避免不了想起那个短命的姐姐。

    到如今做母亲了, 多少能理解一些丧子的悲痛, 但是仍然不能理解贾敏当年的迁怒。只是事情过去多年,回想起来风过无痕,只是模模糊糊仍记得当初那个聪慧的姐姐。

    在过生日的前几天,琳琳把麒麟叫到跟前。

    “以前的时候我没想过这么多, 只不过现在年纪大了,有些多想。总觉得你姨妈在地下孤零零的……你趁着这两天闲了的时候去给你姨妈烧张纸。她年轻夭折不让埋入祖坟,当初只是在京城附近的小庄子里面找了个风水好的地方悄无声息的埋下去了。你悄悄的替我去烧一回纸, 摆一些祭品,算是替她庆生了。”

    麒麟答应了一声。

    林如海和贾敏夭折的长女就埋在林家的庄子上, 麒麟带着林皎悄悄的去庄子上祭拜了一回。

    对于琳琳来说,今年的生日过得不仅索然无味, 还有几分憋屈。

    生日那天, 太上皇派人从西园赏赐了一些东西。这种事年年都有, 属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面子情,往年太监们把东西放下来之后领了赏钱就走了, 今年又拿出了一份太上皇的口谕。

    把里面一些绕嘴的修饰词语去掉之后, 中心思想就是太上皇想着嫔妃离开家中, 思念父母,虽然有过当初省亲的事情,但是终究不能享有天伦之乐。于是决定往后每个月初一允许宫妃的亲眷进宫,“共叙天伦。”

    来传口谕的太监也私下里面悄悄地跟琳琳说了,“…是宫中贵妃娘娘和贵太妃久不联系,贵太妃辗转打听到她被禁足了,向太上皇求了这样一道旨意,太上皇也说‘事情都过去了,关几个月出出气就行了,还要关她一辈子不成。’是想让您把贵妃放出来。”

    琳琳心想自己的好日子居然遇到这么恶心的事情,除了生气愤怒之外又觉得有些意兴阑珊。

    “麻烦你回去替本宫回禀太上皇,‘父皇的旨意儿臣自当遵守,听说五王妃最近身体不好,也没有人侍奉贵太妃,不如将我们贵妃送过去,侍奉完贵太妃了,再让她回来。这也是做儿臣的一片孝心,请父皇允诺。’”

    老太监听了之后点点头,复述了一遍又回去了。

    没过多久又来传信儿,自然是不让贵妃去西园里面侍奉,还说了句“……绵延子嗣为上。”

    皇帝晚上回来的时候,看见琳琳板着脸坐在大殿上就知道生气了。

    就几分不理解,“平时对那老东西的旨意你向来就喜欢阳奉阴违,今天怎么当真了?太医跟我说了,那老东西也没几年活头了,忍一忍就过去了。往年都是你劝我忍,你这是……不打算忍了?”

    “我就想着平时大鱼大肉他们两个怎么还活得好好的。”

    皇帝不在乎的笑了笑,“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他们的脉案,你知道父皇为什么现在特别在乎那个老妖婆吗?老妖婆前一阵子两只眼睛就坏掉了,看东西模模糊糊,说是老花眼吧但是和老花眼又不一样。现在虽然能感觉到亮光,但是时间拖得越久,那双眼睛就坏的越彻底。”

    琳琳听了之后觉得这应该是高血糖的并发症,只不过这个并发症爆发得很凶猛很严重。

    “怎么没人跟我说?”

    “太上皇让人闭嘴,那老妖婆在宫里横行霸道了这么多年,树敌不少。我想的太上皇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去江南,江南那个地方好歹让他放心一些,又是贵太妃的故乡……就是东太后这么多年都看不明白,人家两口子才是夫妻呢,东太后就是一个外人。”

    琳琳有几分唏嘘不已,心想到如今这个地步了,两个老人家不好好保养,把最后这几年好好的过了,整天折腾什么呢。

    皇帝把外边的外套脱了,“养儿防老,五王指望不上了,其他的儿子太上皇根本就不想指望,所以现在弄得凄苦无比。你说就他现在这样子随便对我外边儿那些兄弟们好一点儿,都会上赶着去侍奉他,为了名声我也不会难为他,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说完之后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想到自己了,就跟琳琳说,“养这几个儿子不敢有丝毫放松,要是养出个不孝子来,晚年对咱们眉高眼低到那个时候后悔就晚了。”

    “想什么呢?咱们孩子才不会这样呢。”琳琳只觉得他这种想法有些立不住脚。

    皇帝坐在那里,在灯光的明明灭灭中想了可多,“我一直不杀那老东西,还要处处供着他忍着他,不全是为了让天下人看。我也是怕咱们的儿子学我,若是有一天杀了我对你不敬……现世的报应啊。”

    琳琳赶快搂着他的脖子,“你想太多了,儿子们孝顺着呢,没人对咱们不敬,做父母的,哪能让儿子们翻了天。”

    “对,不能让他们翻天,盯好他们。”

    顺便换了一个话题,“你让人修建皇陵修得怎么样了?”

    琳琳是出钱的人,所以说对于工程的进度了如指掌。

    “你以前说用铜做墙,铜很难凑齐,我就让人做了石块,缝隙里面塞满石子,铜水浇灌成浑然一块,整个墙壁厚九尺,再用九尺厚的石条贴在铜墙上,这是第2层。再用砖头流沙做第3层。第3层之后是第4层,仍然是石条。第5层仍然用铜水浇筑石块儿。每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