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个开法拉利的想当我司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8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康铎回复哈里森:“对不起, 我会迅速推进。”

    他把注意力从韦伯身上收回来, 开始专注后视镜里后方的橙黄色迈凯伦。

    这两年迈凯伦的车身颜色从银灰色改成了橙黄色。

    已经不是当初的样子了。

    他离开了这个赛场太多年,重新回归,现在和当初的形式都不一样了,不单是比赛规则大概, 连形势都变了。

    以前迈凯伦也是阵营里数一数二的团队,是年度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而现在他们能上领奖台都是一种奢侈, 仅能在积分区边缘徘徊。

    时过境迁。

    今时不同往日, 他不是当年那个毛躁的家伙了, 他也不能重蹈当年的覆辙。

    他虽然驾驶的是法拉利, 是这个阵营里最好的车之一,但他必须要稳。

    况且他是前五位车手里唯一一位使用超软胎的, 其他都是极软胎, 速度会相对来说比他快一点。

    而他身后的沃尔登用的和他一样,也是超软胎。

    所以,他现在先要做的是防守, 保证自己的位置不会受到威胁后再进攻。

    以这样的名次跑到了第十圈, 还剩下四十八圈。

    第一名的艾伦与第二名的杰森拉开了3秒以上的差距。

    这对康铎来说是好消息, 因为他不用分心去帮艾伦挡车,或是帮艾伦制造其他的机会, 他只需要专注开好自己的车就好。

    而杰森和韦伯正在缠斗,两车间距不过在1.5秒左右。

    韦伯把比斯利甩开了8秒左右,康铎紧跟比斯利, 差距在1.2秒左右,而沃尔登距离他大约1.8秒,暂时不构成什么威胁。

    于是,康铎试图在直道加速,法拉利的赛车在直道上非常稳定,很容易提升速度。如果能在下一个DRS检测点与比斯利的差距减少到1秒之内,他就可以启动DRS,不但可以甩掉沃尔登,还有可能可以借机超车。

    他步步紧逼,然而在离他们最近的一个检测点测出,他和前车的距离是1.467秒,差距反而大了。

    估计是因为轮胎的缘故。

    他并不着急,努力让自己在弯道里控制好路线,争取更多的时间。

    十二圈。

    康铎正在过第一个弯角,就从后视镜里发现了沃尔登试图从外线超车。

    他的心顿时一紧。

    然而因为速度太快,转向力不够,沃尔登的车竟在弯角处原地转了半圈,他重新启动,而后面的刘易斯从内线超过了他。

    康铎松了口气的同时,一颗心又吊了起来。

    刘易斯?

    他怎么追的这么快,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从第十位追到了第六!

    不愧是世界冠军获得者。

    康铎只得又把注意力放在后车上。

    十五圈。

    到现在为止,场内的圈速由第二名的杰森刚刚刷紫(电视转播上,最新的记录由紫色标注),全场最快圈速1:28:104,比艾伦的圈速快了0.4秒。

    这时候,梅奔团队通过TR示意杰森需要赶一赶前车。

    法拉利的团队应该是听到了梅奔的TR(电视转播上,各团队的TR会公放),立即联系了艾伦,让他同样加快速度。

    艾伦几乎是立刻就明白的车队的意图。

    他在开始几圈时尽全力地跑,想要拉开与后车的间距,因此轮胎的磨损比较严重。

    而现在杰森不断刷紫,就说明他的车还有很大的余地,如果他不推进,很快他制造的间距就会被杰森缩小,甚至追上。

    十八圈。

    极软胎的损耗已经让赛车的速度不断变慢,梅奔的策略组主动出击,让杰森进站换胎。

    杰森进站,换胎时间2.4秒,共使用了14秒左右的时间。

    康铎经过起点时,发现杰森正从维修通道出来,前方比斯利猛地踩足了油门。

    比斯利是绝对不会想让杰森在他的前面的。

    杰森换的是软胎(黄胎),极软胎跑了18圈,还剩下40圈。

    顶多再跑三四圈,他也会进站。

    如果现在杰森进过站了都在他的前面,那么他能得奖的机会将会更少。

    比斯利在直道上飞速前进,康铎紧紧地跟在其后。

    法拉利的车在直道上的速度要比红牛好一些,所以康铎能够贴的很紧。

    只要比斯利能超过杰森,那么他一定也能超过。

    杰森从匝道驶入赛道时,几乎和康铎并排,康铎和比斯利之间,没有一辆车的空隙可让他cha入,康铎强势地不让。杰森也只能稍减速,占据康铎身后的身位,在队友刘易斯之前。

    这时,康铎脑中的警钟响起。

    这个时候,他是该压一压杰森的车,为艾伦争取一些时间,还是趁着比斯利的轮胎到达极限,而他还有余地的这段时间里,努力超一下比斯利?

    他在等哈里森的指令,可一圈都快跑完了,TR没有响。

    康铎权衡了下,最后放慢了车速。

    他是车队的二号车手,他有义务帮助一号车手夺冠。

    这是他在签合同时,法拉利的CEO和车队经理特意提醒他的。

    毕竟,在两名车手成绩相差不多的时候,车队内讧并不少见。

    有些车队甚至不设一号车手二号车手,让两名车手自由发挥,这就导致了更激烈的竞争,直接损失了车队的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