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一菲的报恩之旅[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9章 同人中的同人18(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毕玄后退一步,停下攻势, 叹道:“是毕某输了, 可叹毕某竟不能让门主用出全力。”

    唐一菲笑道:“毕宗师不必可惜,以毕宗师的武力,在同一境界已少逢敌手, 可我师叔已近地仙之境。他日, 毕宗师破碎虚空, 巩固修为, 或可再找我师叔一战。”

    毕玄沉默片刻:“本来还想领教一下长歌绝技‘平沙落雁’的,如今……”

    杨逸飞道:“不若让阿菲为你们演示一下。”

    毕玄举起长矛,战意冲天。

    唐一菲自身后解下宝琴:“毕宗师先休息一下,我为他们弹一曲平沙落雁。”

    毕玄还在疑惑,为何她要选那些兵士做对手,这不符合一个高手的诉求啊。

    唐一菲的手已落到琴弦之上,琴音渺渺,说不出的动听。

    颉利身后百人像中了邪一般, 有的向前冲, 有的向后退,有持兵器互砍的, 有疯了一般冲向毕玄的,有手持长刀,迎风流泪的,有哭爹喊娘的,有叫疼的, 有说自己家的羊今年添了几个崽的,还有大喊我是猪的……

    这可真是好一出大戏!

    颉利,毕玄,远处城墙上的李世民及一干将领。

    这还能不能好了?

    想像出来的场景,总不如亲眼所见,若那些冲着毕玄杀去的人,是冲着颉利而去,他能躲过这些亲信的刺杀么?

    唐一菲一曲奏罢,笑嘻嘻道:“颉利可汗,我的曲子弹的怎么样?很好听吧!”

    颉利忙点头,太好听了,这辈子也不想再听第二回了。

    杨逸飞点点她的额头,笑道:“好了,阿菲,别作怪了。只消颉利可汗不率大军南下,我长歌门人就不会出现在战场之上。”

    颉利:“东突厥愿与中原结为同盟,终颉利一生,绝不南下。”

    杨逸飞赞道:“好,可汗果真是爽快人。”

    颉利擦去头上的冷汗,不爽快行么,命都要丢了。幸好这位唐姑娘没拿他试法,不然他这大汗的脸可要丢到姥姥家了。

    再看他那一百精英卫队,刚刚还打作一团,哭爹喊娘呢,此时已恢复队形,默默守护在他身后,只是脸上那幅死了爹娘的表情,显是对刚刚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一清二楚,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罢了。

    颉利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又是一幅笑颜,他笑着邀请唐一菲、杨逸飞前往东突厥做客,也尝尝他们东突厥美食,领略一番大草原的风景。

    杨逸飞客气的拒绝了,转身对毕玄道:“宗师之境往上,还有无限可能,期待日后与毕宗师一战。”

    毕玄笑道:“多谢杨门主。”

    杨逸飞与两人颔首道别,与唐一菲向朔方城的方向飘去,还未到城头之上,与李世民遥遥打了个照面。

    唐一菲就发动瞬息千里,两人消失在原地,回了东瀛战场。

    李世民心中苦笑,面上确是坦然,他笑道:“经此一战,东突厥再不是我们李唐的威胁。”

    这是好事,可宋阀远渡海外,征伐东瀛,周朝也已统一南方。

    李唐与窦周终有一战。

    而李唐的赢面,实在说不上大。

    如今的东瀛,并无强大的战力,也没有大宗师级的人物坐镇,普通百姓能勉强混个温饱,军队的装备更是差强人意。

    双方一交手,不过几刀,东瀛武士的佩刀就必定出现一个大大的豁口,甚至时有因互砍而崩断的。

    铠甲就更不用提了,也就几位领头的将军,还有铠甲护身,小兵们虽是统一服饰,却全无防护,不过他们倒是不惜命,玩命的冲啊。

    只是后来,这仗越打,死的兵士越多,丢的土地越多,他们的士气一降再降,慢慢也有逃兵出现。

    宋阀这一方,兵精粮足,再有唐一菲等多方支援,不过三个月,就将整个东瀛打了下来。

    只是宋阀人口本就不太多,哪怕把所有将士的家属都迁过来,再迁出原居住的三成百姓,统治这么大一块地方,和这么多倭人,还是很吃力。

    唐一菲给了个建议,其他前来支援的各方势力,每家按自己所出兵士,及所做贡献,带走一至十万倭民,迁到自己的领地,做屯田用。

    这样一来,宋阀也就还清了些人情,且众势力也不必担心缺少人力耕种土地而养不起兵了,宋阀还能减少许多负担。

    她这话一提出来,立时得到一众势力的响应。

    尤其是这些刚刚在海外立足的势力,他们缺的就是人口,来上十来万屯田民众,只消好好管理,不压迫太过,他们也不会反抗太过,真要有那野心家想要造反,也得看他们有没有那个武力,有没有那个装备。

    仗打完了,地盘没人跟宋阀抢,倒是先分起了人口。

    陈曼青本以为这一仗,没个三五年打不完,且宋阀得胜的机会并不大,说不定这仗打完,宋阀也就能剩下些精英战力,到那时,只得另择小海岛立足了。

    却不想现在的东瀛,不是后世的东瀛,而前来相助的各方军队,却都是精兵强将。

    短短三个月,战争就结束了,还是这样全面的大胜。

    她也已恢复了往日的精明,先与宋缺商议了一番。才以此间女主人的身份,站出来发言。

    “我们都是中原人,中原人口目前不过八百余万户,我们又迁出这么多人口,不说人口骤减对以后的发展不利。

    只说我们这些外迁势力,中原人口少,本地人口多,并不便于管理。

    世家蓄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