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浩浩荡荡的大内侍卫抬着嫁妆,从宰相府里出来,一路上京城的百姓都围上来看热闹,曾经有多少人羡慕嫉妒陈青云,这会儿就有多少人看他笑话。
当然主要是羡慕公主的那十里红妆。
尤其当孙嬷嬷带着瘦骨嶙嶙的红袖。
佝偻着腰老态尽显的张嬷嬷也再一个宫女的掺扶下从宰相府走了出来。
惹的路人纷纷议论。
“那个身上穿着一身破烂的婆子是不是当初跟在花轿一边的公主的陪嫁嬷嬷?”
“你别说,还真的是,那个给瘦的一把骨头的人看着好像当时公主的陪嫁丫头。”
“这陈宰相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罗绸缎,没有想到连皇家的脸面都不顾及,竟然使用如此的手段来对公主身边的人。想必公主过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哎呀,你们不知道,我听我一个远方的亲戚说,她见到昨天公主一身狼狈的样子回宫,听说公主的不但智商恢复了,还于宰相大人和离了。要不然现在皇家那里知道公主在宰相府过的什么日子。”
这时他身边的一个人说道:“要是这些都是真的,太后与皇上能这么的轻易放过宰相大人吗?”
“还不是咱们当今皇上、太后仁慈,想为公主积福,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很快公主不再痴傻并且与宰相大人和离的消息在京城里的大街小巷里传开。这是一早在喜福和孙嬷嬷出门之后,她就找她的皇兄要来了几个干净的人,让他们去京城的各个角落里散步关于昨天发生的事情。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结果喜人。
只是等看到瘦骨嶙嶙的红袖,李雏凤的心底一下子就涌现出了关于红袖的记忆。
当初陈青云对于她甜言蜜语的让她去偷布防图,她那会儿心底一直觉得不对,但是她自己说不上来,红袖就是那个时候拼死见了她一面。抓住机会想要劝她的。
只是被陈钱氏发现了,把红袖带走,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见过红袖,也不知道红袖最后怎么样了。八成凶多吉少了。
至于张嬷嬷,她从进了宰相府,就没有见过张嬷嬷,想必要是她这次没有救出张嬷嬷。按照张嬷嬷现在的身体恐怕是坚持不了几个月了。
李雏凤看着眼前的张嬷嬷,眼眶一阵发红,鼻子也酸的厉害。嘴角紧紧的抿着不让自己哭出来。
“嬷嬷,凤儿对不起你,害得您变成这个样子了。”
她双手颤抖的想要像小时候那样扑上去,但是又看到佝偻着腰老态尽显的张嬷嬷。担心她身体不好,再把她给扑到,只得伸出双手紧紧的抓住她的手。豆大的泪珠不断的掉落,一滴滴的砸在了张嬷嬷的手上。
她知道这是原身对于张嬷嬷打小的感情,不是她想控制就能控制的,她曾经也有一个这样的奶嬷嬷,只是最后替她死在了宫里的勾心斗角之中。
“公主不哭。看到你平安无事,老奴也就放心了。”
张嬷嬷用颤颤抖抖的手,给李雏凤擦拭脸上的泪水。同样红着眼睛仔细的打量着李雏凤的变化。让她感觉到欣慰的是,公主的病好了。她一直提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这一路上喜福嘴里不断的给张嬷嬷讲公主怎么与陈青云和离,又是怎么要嫁妆充公的。而孙嬷嬷在旁边稍作补充,听的她两嘴都合不拢,一路上都笑呵呵的。
只是在心里还是忍不住的怀疑,公主真的变好了吗?
这会儿真的见到了公主,她才彻底的放下了一直一来悬着的心。心神一放松,整个人快速的萎靡了下来,脸上带着微笑往后倒了下去。
“嬷嬷?!嬷嬷?!”李雏凤快速的上前一步,一只手揽住了张嬷嬷的腰,阻止了她往后摔下去的趋势。同时嘴里惊慌失措的喊道:“快传太医!”
李雏凤的一颗心都吊了起来,更是有丝丝的疼痛从心底深处传了出来。
看着太医快速的为张嬷嬷把脉,并告诉她张嬷嬷只是身体比较虚弱,再加上年纪大了,情绪比较激动导致的一时昏厥,其他并无大碍。这让李雏凤吊着的心,慢慢的放回了原处。
又嘱咐太医为一直安静的站在一旁落泪的红袖诊脉。
确定两人的身体都并无大碍之后,李雏凤让红袖先回去休息,等养好了身体再过来伺候。
红袖红肿着眼睛对她说:“公主,是奴婢没用。没有保护好公主。”红袖说着以首伏地对着她砰砰的磕头。
“红袖,这不怨你。快别这样了。你要好好的休息,快快的恢复身体,本宫还等着你帮本宫找回场子呢!”李雏凤故作轻松的说道。
红袖带着浓浓的鼻音说:“那也要让奴婢把头磕完。不然奴婢心中不安。”
李雏凤拦都拦不住她,直到把脑地磕的青紫一片才缓缓的站了起来,才跟着侍卫前去休息。李雏凤通过记忆知道,红袖想来自誉聪明,而且她真的是很聪明,好像任何事情都难不倒她一样。只有这次在宰相府里给栽了。
因为她们两个一起长大,在小的时候是李雏凤一直护着红袖。等再大一点,李雏凤因为误食毒点心,变得痴傻,反而是红袖不离不弃的护着她。免受那些宫女的糊弄。
这一次红袖和李雏凤身陷宰相府,让她有力无处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雏凤受如此委屈。红袖的自责让她每天都寝食难安。
红袖之所以变成这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己想不开所致。
李雏凤看着红袖倔强的背影。心底泛着一股子温暖。
当所有的嫁妆都被放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