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分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6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挂断电话之前, 乔瑞说大概五点钟能到,把可能堵车的情况算了进去。

    实情是路况很好, 一路顺遂, 她早到了半小时。

    车子驶入小区,面熟的门卫微笑着对她行礼,随即打个请前行的手势。

    不知道是郁铮提前打过招呼, 还是门卫认为她偶尔回访是理所当然。她轻轻鸣笛,算是打招呼致谢。

    车子停在曾经的家门前,乔瑞拔下车匙, 把两盒雪茄放进手袋, 下车, 缓步走进去。

    他又开始抽烟了,她手里又恰好存着几盒雪茄, 出门前就选了两盒过得去的。

    之所以有烟草存货, 是因为以前几个同事知道她有好些长辈、好几个堂哥,郁铮那时也是抽烟的,戒烟的事没人留意到, 所以,每每答谢她公事私事帮助的时候,想半天也不知道送什么好,索性给她这种借花献佛的礼物。

    以前,换了她是自己的同事, 估计也会有样学样果果到了身边之后, 怕它过敏, 再不收鲜花之类的礼物,郁铮送给她的花,都只在办公室摆着;衣饰化妆品护肤品被郁氏和怡然工作室承包了;爱好嗜好是她不会与同事深入交流的话题。

    一次,帮顶头上司解决燃眉之急之后,上司给她申请了最高的年终奖,圣诞节又额外送了她两盒私藏的雪茄。

    后来,同事得到她救场、人脉帮助的时候,都是分量可轻可重的人情,几个就先后学了这一招,可哪儿搜罗上好的雪茄,实在找不到,就送好酒、打火机里的精品。

    “搞得我像个烟酒不离手的男人似的。”她这样嘀咕过,惹得同事们一通笑。

    乔瑞一面走,一面打量庭院中的景致,今年和去年,看起来并没什么不一样。走到门前,她按了三次门铃,也没人开门。

    她拨了他号码,没人接听,犹豫片刻,输入密码。

    门开了。

    她走进去,扬声唤“杨阿姨”

    室内静静的,没人应声。想到电话里他透着疲惫的语气,没来由地有些慌了。

    低头一看,倒是备着一双她以前常穿的白色人字拖她在家四季都只穿这一款拖鞋。

    她换上拖鞋,开始寻找他和杨阿姨的身影。

    房门都开着,室内的暖风很足,却没来由地让她觉得空旷、冷。

    她又一次拨打他的号码,手机在客厅的茶几上发出嗡嗡的震动声。

    在家,应该是在书房或顶层吧。顶层有他设在家中的工作间、台球室。

    她一层一层往上走,期间所见都和一楼一样,房间的门都开着,她唤他,没人应。

    最后,终于,看到了他在工作间忙碌的身影。

    她曾去过他在公司的办公室,独属于他的一号仓,在设计部的工作间。

    郁氏设计部工作环境完全透明,同事之间只需一抬头,就能透过玻璃墙看到别人当下的工作状态,但是,采取了最高级别的安保系统,除了设计师本人,谁也别想进到ta的工作间。

    他在家里的这间工作室,和在公司里的那间大体相仿。

    在公司,他进工作间只带一部手机,能打通那个号码的人,只有个人。秘书助理就算急疯了,也不敢打内线电话打扰他。

    在家里,他进工作间连手机都不带,只在里面放了一个时钟,反正真有急事的话,她和杨阿姨拍打玻璃墙就行。

    工作间外,布置成了一个小型的会客室。

    以前,节假日来这儿等着见他的人,不乏名流、明星、名模。她曾开玩笑,说自己要是追星族就好了。

    就像他自嘲过的“服装设计师,混出头之前,就是上门服务人都不待见的裁缝;混出头之后,大把人为了一件衣服、一双鞋争先恐后地上门讨好卖乖。”

    乔瑞脱下外套,连同手袋一起挂到衣架上,随后踱回到玻璃墙前,安安静静地看着他。这样的时刻,在结婚之初,屡见不鲜。

    工作状态中的男人最好看,本来就形象绝佳的郁铮,工作状态中不是一般的赏心悦目。

    他穿着白衬衫、深色长裤,衣袖卷至肘部,赤脚站在地板上。就这样,也不能掩饰与生俱来的好身材。

    他拿着速记本和笔,端详着近前三件女式礼服。

    都是女士长款蕾丝质地,一件吊颈淡紫,一件一字肩纯白,一件斜肩烟灰,只挂在衣架上,便已让人惊艳。

    尤其那件纯白色的,乔瑞觉得,只要加个头纱,就能做婚纱。

    美得像梦一样。

    郁铮看了淡紫、纯白两件礼服一会儿,低头在本子上迅速书写。

    乔瑞根据经验猜测,他写的是搭配礼服的首饰。

    随后,郁铮拎起那件烟灰色的,又放回去,退后一步细看,铅笔在指间旋转着。

    这件要改。乔瑞想。

    果然,没过多久,郁铮放下本子和铅笔,仔细擦拭双手之后,把烟灰色礼服放到工作台上,打开工具包,拿出剪刀。

    用手比量礼服尺寸,随后,拎起轻薄柔软的面料,剪刀毫不犹豫地落下去。

    手和尺子一样精准,生出更好的创意到毫不手软地修改,只需要几分钟这就是天赋异禀的设计师郁铮。

    乔瑞想,幸好自己不在那一行,不用经常受刺激。

    而这些美丽的霓衫羽衣,他打算如何对待

    董事如果看到这样的作品,想到的一定是利益最大化,很难同意他放弃名利双收的机会。

    可他呢最大限度是给人看看,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