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5章 送君出征(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顾烈闭上眼, 眼前又是白衣铁甲的狄其野, 带着大都督府的精兵, 在宫门前下马辞别的模样。

    那样子,和当年投楚时,似乎一点都没变。仿佛这三年的时光只是短短一瞬, 又或是镜花水月,做不得真。

    那是他的狄其野,是他亲手穿上的白衣, 亲手系好的铁甲, 亲手下的旨……

    不论是身为楚王孙还是大楚帝王,顾烈两辈子, 做出过很多决定,自然不可能每个决定都是对的, 在这些正确决定中,派狄其野去北疆击退刺伊尔族, 可以说,是最难的一个。

    但这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刺伊尔族熬过了又一个饥肠辘辘的冬日,终于再也忍耐不住, 对着日渐富足的大楚磨刀霍霍, 想要趁大楚忙于建设,打个秋风,撕下几块肉来,也是试探大楚帝王的底线。

    所以,这一场仗, 不仅要打,还要打得他们痛,痛到不敢对大楚再生出觊觎之心,至少在数年之内,都不敢再犯。

    刺伊尔族的南下,还让顾烈看到了大都督府-兵部军事体系的不足之处,因此,这场仗打完,还要在北域设立单独的都护府,西北、西南、南疆三处也需如此设立,挂在大都督府下,级别高于十州都督,使得应对外敌来袭的反应更迅速、更机动。

    而设立北域都护府,安排人员调动,这些都需要一个没有私心且能够代表顾烈的人来完成。

    这么一来,狄其野是最好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

    派狄其野出征,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狄其野也被拘束在宫中太久了。

    情理上,都该如此决策,事实上,顾烈也是这样下的命令,可人已经出征七八天了,顾烈还是舍不得。

    顾烈回想起来,还有些无奈。自己明明舍不得,却非要强撑着下令,而狄其野明明想出去,却因为怕他舍不得,反而主动退让。

    但其实,顾烈心里除了舍不得,还有一丝丝害怕。

    这是楚初四年的年初,并不是楚初五年的年底,顾烈明白。狄其野战无不胜,顾烈也明白。可万一有个万一……

    顾烈甚至不敢去想。

    情之一字,总能让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再冷静的人,都难免牵肠挂肚,辗转难眠。

    顾烈叹了口气,将狄其野临走前放在软枕上的布老虎抓起来看了看。

    当时狄其野看他满面愁容,故意又是笑话他像个送子出征的慈母,又是上手把他的脸捏出笑容来,最后好歹是消停了,把布老虎从博古架上取下,放在软枕上,回过身主动抱着顾烈的腰,亲亲他的下巴,说:“让它陪你睡。你可不许睡不好。”

    想着狄其野,顾烈勾起唇角,舌尖从齿列间划过,伸手点点布老虎的鼻子,干脆掀了被子,往小书房去了。

    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多做些事。

    有时候就是这么事赶事,顾烈前脚送走了狄其野,后脚,国子监祭酒祝雍老爷子,来跟顾烈请辞,说要告老还乡。

    祝雍年岁渐高,确实是精神不济,尤其是腰骨和髌骨的老毛病,一到风寒天气,就浑身发痛,他也舍不得天下藏书阁的藏书,可实在是老了。

    这件事,顾烈倒是早有准备。

    “您要回荆州?”顾烈对待祝雍,向来是有礼客气。

    祝雍老爷子笑笑:“回陛下,是,京城太冻咯,定国侯都说冷,何况微臣这把老骨头。”

    知道狄其野和老爷子是固定的成语接龙搭子,两人好得跟忘年交似的,顾烈也笑道:“您倒惦记着他,怎么不等他回来再走。”

    “诶,”祝雍老爷子很是看得开,“定国侯才这个年纪,微臣和他,早一步晚一步,总能再见一面。陛下帮微臣带个话,就说,微臣请他到荆州一游,随他何时来,祝家都好他这个客人。”

    顾烈微微一顿,才又笑了出来:“好。您待他好,寡人一定把话带到。”

    顾烈又说:“论理,既然老爷子您是回乡含饴弄孙去的,本不该劳烦,可寡人想着,此事却非您不可。寡人有个不情之请啊。”

    祝雍连忙跪下了:“微臣愧不敢受,陛下请讲。”

    “天下藏书阁整理出的藏书,寡人都着人誉写了数份,其中一份,送到了云梦泽,安放在建好的云梦书院中。后续整理出的,也会誉写了送去。”

    “古语道,惟楚有才。我荆楚人杰地灵,才子如过江之鲫。若有幸能受您点拨,开阁宣讲,定能够为大楚育出更多栋梁之材。”

    “祝老爷子,这云梦书院,寡人,就交给你了?”

    一听能够继续研读天下藏书阁的经典,祝雍这个好书之人哪里可能拒绝,因此大笑道:“陛下,您这是往老夫的眼前拴了个大红萝卜,老夫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顾烈也笑了,给祝雍戴了顶高帽:“您老骥伏枥,功在千秋。”

    天下藏书阁的藏书,不仅是在云梦泽有誉写出的备份,除中州外,天下五大考场,蜀州、荆州、青州、雷州、秦州,都建了书院,预备请大家坐镇,开阁宣讲,传承经纶。

    云梦书院恰好逢了祝雍告老回乡,因此是最先准备好的,其余四地,也会陆续开院。

    想到明年的科举,顾烈又沉思起来,近卫在外禀报:“陛下,严家家主到了。”

    “让她进来。”

    严六莹垂眸恭敬地走进来,往地上一跪,行礼道:“民女严六莹,见过陛下。”

    她前番错将真珠当假珠,被顾烈敲打了一番,严家上下都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