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4章 采访(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爸, 水果村, 这个计划如何?”

    赵安对于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的并不多, 为了确定事实的原委, 赵安向赵父问道。

    “下东村这周围的土地都属于疏松、排水通畅的砂质壤土, 的确适合种植像水蜜桃、石榴、梨子这样的水果。但是种植水果可不是一个小事情,要多少年才能看到结果啊。”

    农村有句谚语叫做“桃三, 杏四, 梨五年”, 简单地说出了果树从种植到结果需要多少时间。

    “肖伟说要把下东村打造成一个全省知名的水果村,他是在想鼓动全村的村名一起买果苗, 他的口号是:两年收入翻倍。他知道个X啊!”

    说道这里,赵父也忍不住爆出粗语。

    想要缩短收获期, 那也有办法。直接去购买半成品的果苗, 移植一两年之后就开始结果。

    但是果苗的费用可不低, 蓉城乃至SC省内真正成片区的水果产地也就那几个, 无一不是改革/开放前就有一定农业基础的地方。

    想让整个下东村种满果树,那就需要一大笔钱。上级政/府可能单独给下东村投资这么多钱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肖伟敢打这个主意, 那也是因为这几年下东村每家每户的收入都增加不少, 有了一定的积蓄, 而其中大部分都是赵父的功劳。

    肖伟想的就是摘桃子, 无论最后的“水果村”有没有成功。但凭着满山的水果,他就能得到提拔。

    等他成为县级干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而这也是真正让赵父担心的地方, 就算水果存建立成功,那之后的销路呢?

    其实真正接触过水果业的人都知道,渠道商从果农手中的收购价和市场上的零售价,差距达大到让人难以相信。

    有的水果收购价只有零售价的十分之一。

    肖伟在劝说村民种植果树的时候,对于之后的销路问题只字不提。按照水果的平均产量和收购价格,下东村农民的收入绝对不可能翻倍。

    而且下东村的大多数村民都已经和赵父签过合同。97年的农村,法律意识相当浅薄,一旦发生违约的情况,赵父无论如何选择,都会面对各种麻烦。

    虽然很难确定,肖伟这一做法,是否有针对赵父的意图。但是从结果而言,绝对会对赵父的生意,乃至红秀食品造成重创。

    赵安思考了很多,对赵父说道:

    “爸,之前SC电视台不是说要采访你吗?你答应下来,让他们尽快来采访吧。”

    赵安把自己的想法和赵父交流了一下,然后赵父立刻给之前联系过的记者打了电话。

    两天后,赵家二老的家中。

    赵安还在对付几个热情似火的乡亲。前两天赵安跟着赵父在村里神出鬼没,她们一直没能逮到赵安。

    结果今天上门,发现赵安居然没出门,立刻围着赵安聊了起来。

    一开始还只是说学习方面的事情,可说着说着话题就不受控制了。甚至有人已经想给赵安做媒,这个年代在农村十六岁结婚的男子可不少。

    几个农妇都怀着肥水不入外人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想法,让赵安一个脑袋两个大。

    如果可以,赵安真的想逃离这样的聊天地狱

    但今天有正事,赵安如何都抽不开身。没一会SC电视的《致富之路》采访团队就来了。

    《致富之路》是SC卫视的一个农业节目,专门播放一些与农业有关的采访,主要就是为了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之前《致富之路》节目组就已经和赵父联系过,想采访赵父和下东村目前的经济模式,但是赵父并没有答应。

    并不是他想隐藏致富秘诀,而是因为他很清楚下东村的农业模式难以复制。下东村所种植的农产品与其他村庄并无差别,完全是把中间商的利润环节大幅度降低,让利于农。

    从某种角度来说,目前赵父在下东村的农村品收购经营模式还不如白羽肉鸡饲养具有可行性。

    出于这样的考虑,赵父一直没有接受采访邀请。

    采访栏目主刚一进二老的院子,赵安周围的婶婶阿姨们就站了起来。看到摄像机她们就特别兴奋,立刻叽叽喳喳地询问起来。

    “你们是来这里拍摄的吗?是拍摄我们村的状元吗?”

    一大妈特别热情地和领队的记者寒暄。

    “状元?”

    记者自己都有些晕头转向,没明白眼前的大妈们在说什么。

    一看记者不知道下东村的骄傲,赵状元。几个妇女轮番上阵,如同机关枪一样向记者开炮,向他们讲述赵安。

    没错,短短两天内赵安就已经荣升为整个下东村的骄傲了,大家与有荣焉。

    哪怕采访团队身经百战,但也没遇到过这样的架势。没一会儿就开始额头冒汗,脸色苍白。

    赵安虽然很感谢对方帮自己吸引走火力,但是听着在几个婶婶阿姨口中,已经变成三岁赋诗、五岁写文的文曲星转世,赵安脸上也红霞满天,快撑不住了。

    于是赵安连忙拉着在一旁根本插不上嘴的赵父走过去,拦着几位战斗力无穷的妇女,解释道:

    “他们是来采访我爸的,了解了解我们下东村现在的情况。”

    听到赵安这么说,几名妇女的兴趣瞬间消散了大半,准备继续拉着赵安“摆龙门阵。

    赵安好不容易脱身,怎么可能再回这龙潭虎穴,立刻以“打杂、帮忙”的理由,带着赵父和采访团队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