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金手指[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1章 不一样的六七十年代(03)(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白羊生产队全是沟壑纵横, 一道道的山沟, 纵横交错。

    没有任何一个人怀疑水井出水和沈清和有关。在他们看来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除了天上的神仙菩萨,凡人不会有那样的能力。

    老实淳朴的地方, 做点手脚,都不会轻易被发现。

    白羊生产队的人, 最近人人都高兴的像是过年一样, 再也不用去到几十里外的小河取水。生产队节约了一个取水的劳动力, 骡车也空出来了。

    每天早上, 水井边都热闹不已, 第一晚出水的时候,水井溢出来很多的水流到不远处的低洼地。沈清和从空间弄出来他一点鱼苗扔进低洼地。

    希望能长成大鱼, 空间里面有个小小的,两米长宽, 一米多深的水塘,是沈清和特意挖来养鱼的。空间的活物, 就只有鱼。

    找罗大娘帮忙,找人换了三只鸡, 全是小母鸡。家里还养了三头养,是生产队的任务, 年底上交一头,另外一头随便自己处置, 只要不是投机倒把卖, 就行。可以和生产队一样, 全部卖给收购站。

    转眼就是夏季,到了一年之中的雨季,每逢雨季,是休息的好时候。

    窑洞外面,大雨滴答滴答的下着。忙碌两个月的沈清和,开始收拾家里,他住的窑洞又深又宽,生产队的大爷大叔们没少下力气开新窑。

    进门就是一个两口大锅的灶,可以烧水可以做饭。门口另外一边就是一个三层的洗脸架,上面挂着毛巾。最里面的炕前还有一个匆忙做出来的木架子,粗木架,可以放置箱子,也可以放袋装的粮食。

    炕的最里面还有一个一米宽的高台,他在高台上铺上木板,放置装衣服和被子的两个旧木箱,是原身去年进城淘换来的,找生产队的胡叔给修缮过,平时上面挂着一把锁。

    两口木箱并排放着,还空出来一截空地方,沈清和放了一个干净的小篮子,里面放着针线,原本不会的原身,已经学会歪扭扭的缝补衣服。还有一个半旧的热水壶,是从省城的家里带来的。

    用扫把包裹住一块旧布头,在窑顶扫扫,打水来,在窑洞内内外外擦洗几遍。

    晚上睡的席子,在外面大洗特洗,晒在三层高的木架子上。

    春天,在门口小院和后山隐秘处栽了不少苹果树。想好了以后就说小院的苹果树是从后面的山头挖来的。

    他之前也不认识,只是想挖两株树种在窑洞不远处,有点绿色。

    来了快一年,沈清和也搞清楚了很多事,虽然外面山雨欲来风满楼,可是白羊生产队就是个穷山恶水之地,一般公社的干事都不怎么来,一年到头也没不来一两次。

    主要是来一趟白羊生产队不容易,一个来回要两天,很耽搁时间。

    一天的时间,洗洗刷刷,院子和屋内的卫生,都搞的干净清爽。

    院子左边的一角,搭了一个羊棚还有一个鸡窝,右边靠窑洞的角落,沈清和也搭了一个棚子,里面放有一个旧桌子,几把旧椅子,都是他自己修补过的,以前不是缺腿就是缺胳膊。沈清和没有找人,都是自己找来一个边角料,修补好的。

    夏天吃饭可以在棚子里面吃,来了人也可以在棚子内待客,到了冬天,桌子椅子就搬进窑洞。

    沈清和的小日子总算理顺,在白羊生产队也混的如鱼得水。

    菜园里面种的西瓜也熟了,沈清和摘下一个西瓜试试味道,一刀切开,红红的一片,熟了。

    切下来一块,三下五除二的啃完,味道清甜,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吃起来也很爽口,不错不错。

    下午三点,支书从沈清和家前路过,穿着蓑衣对着上面的高声大喊,“和娃子,明天去县城,你去不去?”

    “去,几点起?”去县城和去公社一样的距离,三地之间是个扇形,平时沈清和难得出去一次。距离远,没有骡车不是很方便。

    “四点起就行。”支书最近很是相信沈清和,进城也喜欢邀约他一起去。

    “好嘞。”沈清和包着一个西瓜换成草鞋,走到下面,“支书叔,给。”

    支书是认识西瓜的,在县城见过,惊讶的很,“和娃子哪来的?”

    “种的,菜园子的沟垄空地种了一点,尝尝味道。”

    “行,如果味道不错,明天你摘几个带去收购站买些换点钱。”

    “听您的。”憨憨的笑两声,不是很在意,目前,他对于赚钱的愿望不是很强烈。

    赚了钱也没有地方花,先看看吧,一个陌生的时代,必须小心又小心。

    孙支书被硕大几十斤的西瓜压的老脸通红,也不舍得扔掉,一路吭哧吭哧的抱回家。

    下雨,路上没有遇到一个人,要不他累死累活抱的西瓜,估计要分出去不少。

    远远看到大儿子孙满囤,孙支书扯着嗓子大声叫喊,“满囤,过来帮忙。”

    对大儿子很不满,一点眼力见也没有。

    从上面跑下来的孙满囤,瞅见大抱着的西瓜,瞪大眼睛看着,手上的动作也不慢,抱住西瓜快速的朝上面走去,没办法,太沉,恐怕有三十多斤重,“大,哪来的,沉。”

    “和娃子种的。”孙支书望着远处贫瘠的山梁,眼神闪闪,似乎有了新的想法。

    范围广,他们累死累活也有开不完的荒,明年地里可以正常种粮食,还可以开一些荒地出来,种些西瓜,经济作物没说不准种,只是人的精力有限,忙不过来。

    但是西瓜籽留着,可以试试,即使收成不好,也没啥,至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