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6章 麻烦本尊(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康熙愣了一瞬,险些没反应过来, “朕有病啊!”自己给自己改名字, 亏他想得出。

    刘彻笑道:“谁知道呢。”

    “脑子有病。”康熙瞪他一眼, 转身就走。

    刘彻不禁问:“干什么去?”

    “睡觉你也管?”康熙没好气道。

    刘彻笑嘻嘻道:“不管。要不要我陪你?”

    “滚!”康熙冷冷吐出一个字, 人也飘到寝室。

    刘彻昨晚睡着的时候差不多子时了,夏至后上朝时间改成卯时,导致他才睡两个多时辰。今天上午忙半天,康熙说睡觉,刚刚用过午膳,本身就有些犯困的刘彻看到奏章莫名烦躁, 干脆奏章一扔, 也去寝室。

    康熙听到脚步声, 回头看去,“你来干什么?”

    “陪你。”刘彻见他气咻咻的,心中大为好笑。果然, 此话一出,康熙变脸, 张嘴就要骂他。刘彻先他一步说,“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康熙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头,把到嘴边的话咽回去, “什么问题?”

    “用你兄还是你弟?”刘彻奇怪,“这个问题就这么难回答?”

    康熙摇摇头,“不难。他俩领兵打仗还行,处理不好内务府的事。”

    “你试过?”

    “没有。”

    刘彻:“那就试试。朝廷每年用那么多银子养他们, 不是让他们闲在家里遛鸟斗蛐蛐。”

    “明年亲征不让他俩去了?”康熙问道。

    刘彻仔细想想,朝中也有几个不错的武将,年龄大点的费扬古,年轻小将岳钟琪。而明年的战事,刘彻觉得可以让费扬古领兵,小将岳钟琪和大阿哥胤禔为先锋官。至于康熙的兄和弟,兄福全倒是可以当监军,常宁么,可去可不去,“让常宁去内务府吧。”

    康熙懂了,“他若是不行?”

    “立刻把他换下来。”刘彻道,“内务府的事挺多,但有例可寻,稍微上点心,不出半月就能上手。他若敢不尽心——”

    康熙急急道:“你又要怎样?”

    “他还没请封世子。”刘彻提醒道,“即便我不能卡着他的世子,他还有别的儿子,我不信他希望那些儿子到老都是光头阿哥。”

    康熙不禁扶额,“你真不愧是刘邦的孙子。”这么无赖的招都能想得出。

    “不是孙子,是曾孙。”刘彻道。

    康熙:“朕懒得给你抠字眼。剩下那些人,等常宁过去再安排?”

    “不用。”刘彻脱掉鞋和外袍躺在床上,“内务府冗官太多,从现有的管事中挑一些补上去就行了。”

    康熙不想说他,“回头蔬菜瓜果没能及时送来,你可别嚷嚷。”

    “他们不敢。”刘彻打个哈欠道,“你就瞧好吧。”

    翌日早上,退朝后刘彻留下海拉逊、常宁、马齐和陈廷敬。前两个康熙能理解,后两个想不明白,干脆站到刘彻身边,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时候,也能及时捂住他的嘴巴。

    刘彻把人带到清溪书屋正殿,就吩咐常宁,从今天开始,他去内务府坐班。常宁当时就愣了,显然做梦也没想到他皇兄喊他过来,是任命他为内务府总管之一。

    刘彻也没问他愿不愿意,接着看着海拉逊说,飞扬武年龄大了,让他在家好好养病。而没容海拉逊回答,他会转告飞扬武。刘彻又接着问海拉逊,对凌普的事有何感想。

    自打凌普被砍头,宗人府协同顺天府把内务府的账簿全拿走,海拉逊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刘彻此言一出,海拉逊当即跪下求饶。

    刘彻神色不变,甚至眉头都没动一下,继续说饶不饶在他自己。也没给海拉逊询问的机会,就让常宁和他退下。

    海拉逊颤巍巍出去,马齐和陈廷敬突然觉得喘不过气来。而刘彻也没给他们喘息之机,就任命马齐为武英殿大学生,陈廷敬为户部尚书。

    刘彻话音落下,两人俱一愣,马齐高升,陈廷敬算是平调,可真计较起来,户部尚书比左都御史重要多了,可以说高升。问题是两人在任上干的好好的,这么大的事,皇上为何不在朝上宣布?

    难道皇上下一个要收拾的是他俩?俩人小心翼翼的谢了恩,惴惴不安的出了清溪书屋,也没想明白皇帝是玩的哪一出。

    康熙也奇怪,“为何把马齐调去武英殿?”

    “为了给陈廷敬腾位子。”刘彻也没瞒康熙,“我没有马齐犯事的证据,不能把人弄掉,他以前在都察院待过,不能再回都察院,只能往上升。”而武英殿是皇家印书的地方,命他为武英殿大学士,离六部远远的,也没法暗中阻止陈廷敬查户部的账。

    康熙听他这样说算接受了,“为何是陈廷敬?”

    “我查过他,曾上《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凭这点我打算试试。”刘彻道,“敢辜负我的信任,我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康熙吃惊道,“你连那个都看过?什么时候看的?”

    “你跑去看你儿子练武的时候。”话音落下,刘彻见膳食端上来,就冲康熙抬抬手,有事回头说,我得用饭。

    康熙也怕饿着他自己,就起身去无逸斋。

    皇子们搬到畅春园,读书的地方也由尚书房变成无逸斋。康熙到的时候,小皇子们刚用好饭回来,仗着师傅还没到,大的小的聚到一起,正讨论今日早朝发生的事。

    康熙见状,就站在一旁听。可惜没听多久,师傅就到了。众皇子一哄而散——谁回谁屋,动作快的吓康熙一跳。

    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