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送往京城几日前的江南某地峡谷中
赵括让人将谢景苏的帐篷安插在最安全的中心,旁边都有士兵守卫,便是出了差池,谢景苏也是最安全的那一个。
赵括带着部下巡视着安营扎寨的四周,他身后跟着他的是已经同他相处了快要五年的老兵油子。
此刻因不用行军,他便放松了同赵括聊天。
“头儿,咱们的差事可真轻松,等咱们回了京城,得了赏钱可要好好喝上几杯。”
“唉,也不知道老七他们前去边城如今有没有上战场。”那老兵油子又叹口气,这回共同出京的士兵共有一万整,都是同个军营出来的,有些被分着跟了端王前往江南抚民,而有些却是跟着康王同德王两兄弟去了边城,那头可是要上战场的。
他们这一路顺风顺水,便是半点儿风波都不曾有,比起上战场的那一波兄弟,他们算的上是走了一趟极好的差事了。
赵括回过头看了他一眼,“还在当差,给我规矩一点,别在端王跟前丢人。”赵括是对端王有着极高的敬意的,虽不过相处十几日,却被端王的爱民之心给打动,君主皆如此,他们做臣民的也该如此,他不想让自己吊儿郎当的部下丢丑丢到端王跟前去。
“这儿又没外人,咱们离端王的营帐远着呢。”老兵油子又说道。
他们巡视完一圈,赵括皱着眉,抬头看着不远的一处平山,不知怎么的,今晚虽没有雨,但也没有月亮,只有他们营地的篝火还点燃着,视野有限,他心中有些不安。
“老大,你瞧什么呢?”难不成上头还有人埋伏?咱们这么多弟兄,便是山贼来了都能收拾一波,再说了之前不是已经侦察过了几次,上头无人的。“老兵油子又说。
赵括这才点点头,他没有回营帐中休息,今夜是第一回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安营,他有些睡不着,干脆坐在篝火前头值夜。
“咻”的一声划破长空,是冷箭的声音。此地为梓何有人放箭?赵括警觉地睁开双眼,起身抽出腰间佩剑,“列阵,保护端王!”
士兵们极快的起身拿起各自的武器向中间围拢,可惜那箭却不是零星几支,忽然一瞬间铺天盖地而来。
在黑夜之中,士兵们举起盾牌,按照军阵逐步回缩成一个圈,赵括极快的走到端王营帐门口,端王此刻神色慌张的被护在盾下,见他过来忙问:“这是怎么了?”
“王爷,我们可能遭了山贼的埋伏。请您跟在微臣身后,微臣会保护你。”赵括转过身,用他的背影保护着身后之人。
“咻”的几声,空中闪过几颗地方的信号弹,将夜空照亮。赵括睁大了双眼,不敢相信地看着四周的山顶之上此刻站满了穿着盔甲的士兵,这,这分明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这是什么时候,这些人将他们团团围住?
“听我口令,向后方撤退。”赵括高举手中之箭高声道,他们处于峡谷地实在太不利,只有找出突破口冲出去,不然他们在这里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一般任人宰割。
他一路护着端王,准确的说是所有士兵都在护着端王。已经有人惨叫着倒下,可他们并没有放弃将端王护送出敌军埋伏。因着是夜晚,那冷箭的准度不高,赵括安下一分心,却也要时刻注意不知从哪儿射过来的冷箭。
赵括身边又有一个士兵倒下,他的血溅到赵括身上,赵括没有多看他一眼,一路只护着赵括。
忽而,他们前后传来了马蹄声,仿佛是有千军万马正飞踏而来,赵括面上一冷,“王爷,我护着你找到一个突破口,你就跑,别回头的跑进树林中。”
他的身后传来轻轻地答应声。
可是对方似乎声势浩荡,信号弹不停地划破夜色,马蹄声越来越近,赵括终于看清楚了对方有多少人。
他心下一凉,却握紧了手中之剑,不停地将已经到跟前的敌人斩杀。可是两千兵力逐渐减少,终于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眼看着就要冲出去了,赵括大喜,而且对方身后也仿佛是出了差错,有些兵力转向了后方,露出了一个缺口。
赵括不知道其中原因,却知此刻是个好冲出去的时刻。他们身后的敌人也不停地朝他们追赶着,他们只有冲出去。
“王爷,走。”他转过身将端王拉住就要往那个缺口冲出去。
忽而他的胸前一亮,赵括低下头,不可置信的看着穿过胸膛的剑尖。那剑也极快的从他的背后刺进他的身体,穿透他的胸膛,让他任何反应都做不出来。
他转过身,身后的部下同一时间被杀死,全是敌人,但他拼死护送要逃出去的端王脸上带着残忍的笑,将那柄剑从他的身体中抽离,好正无暇的站在敌军之中,宛若被他们保护着一般。
“王爷。”赵括嘴角流下血来,他很痛,但他身体上的痛却比不上他心中的震惊。军人的背后是留给信任的兄弟,所以他将他的背留给了端王。
谢景苏周围迅速围上了方才还在同他们厮杀的敌军,其中一个像是有话语权的男人站了出来,对着谢景苏说道:“王爷,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身后有大军追了上来。”
谢景苏笑了笑,又向赵括补了一剑,见他没了气息这才满意的擦了擦手,“走罢,带本王去见你们的将军。”
他再不看此处为了他丢下了性命的士兵,转身跟着敌军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怎么会这样?赵括倒在地上看着天空,不知过了多久,他的身边终于有了援军,替他按着伤口,不住的呼唤着他。
“老大,您快醒醒,曾将军领兵来救咱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