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撩个男二好生娃(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章 黑衣人(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三月二十三,清晨。

    萧家下人一早就准备好马车,只等着梓汐与风轻染出来,便可上马车离开。

    却在这个时候,又下起了小雨。

    三月的瑶池城,落雨频繁,却算不得大。

    梓汐与风轻染各执了油纸伞从门内出来,少女妍姿仙貌,宛若画中仕女,美不胜收。

    待上了中间的马车,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出城了,慕容离在而后骑了马追上。

    三人算是结伴而行。

    一开始,萧家下人很反对梓汐与慕容离过分接触,但后来,出得锦州后,慕容离便找了借口先行一步,他们也就松了口气。

    梓汐想了想,与众人道:“我与离世子的事情,回到上京以后,不得泄露半句,否则,杖毙!”

    家里人肯定瞒不住的,但她不想流言闹得满上京的飞,虽然她不在乎名声,但是她想要清净。

    来的都是各个主子身边得力的人,自然知道轻重,便是她不说,也没人往外面传去,便都应了。

    梓汐很满意,一路上都在马车里与风轻染商量回上京该做什么样的生意。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做女人生意。

    其实无论放在古代还是现代,女人与小孩的生意是最好做的。

    古代不流行什么娱乐场啊、幼儿园啊,所以孩子的生意不好做。但女人就不一样了,上京城里有的是达官显贵,这些夫人小姐平日里没什么消遣,就爱养养颜、美美容,穿穿漂亮衣服、戴戴漂亮首饰。

    虽然这种铺子很多,大多都是老字号,但她们一个好歹是重生,一个好歹是穿越,超前的花样子与样式何其多?再弄点营销手段,要想打个名声出去,还是挺容易的。

    “咱们这样,首先得有一个两层的铺子,要足够大,进门要弄一个大大的吧台,靠窗的位置全弄成卡座,中间摆放三个饰品架,左右开放加起来就是六排,一排耳环一排项链,一排手镯一排朱钗,一排发带一排腰带,还有指甲油、胭脂水粉、口红面膜等等,咱们在饰品架旁边摆个圆台,全部摆放上去。”

    “至于二楼,卡座相对减少,开两个小隔间,卖布料、绣品与成衣。当然,还要隔个大间出来,弄个梳妆台,若有买了成衣要换的顾客,咱们可以就近给她换个装束。”

    梓汐噼里啪啦说了许多,风轻染大致是听明白了,就是有些词不懂,“什么是吧台?什么是卡座?什么又是指甲油、口红面膜?”

    梓汐挠挠头,有点尴尬,一时兴奋过去,用了现代词汇,忙解释了一番。

    风轻染听后就明白了,不由夸赞了一番,“你这想法哪里来的,竟如此新鲜。”

    “灵光一闪,就这么来了。”

    梓汐是有点心虚的,毕竟她只是把现代的咖啡厅和饰品店结合了一下,完全不是自己的创新,拿出来用难免底气不足。

    “只是,这好是好,但没个万两银子,怕做不到。”

    风轻染现在担心的是银子,她与梓汐加起来,如今才五百两。就算梓汐能在家里要点,又有哪家长辈能拿出一万两来?何况是出去做生意,家里人肯定不同意,所以得瞒着。

    “这个好办。”

    梓汐拍着胸脯保证,“咱们只要制定出计划书来,拿给慕容离看,让他知道稳赚不赔,并让他入股,他定能拿出银子。”

    开玩笑,光闲王这件事办完,皇上的赏银都不止一万两。

    “什么是计划书?”

    “就是营销方案,咱们怎么经营的计划。”

    “既然我们决定走高端路线,商品就不能太过普通普遍,第一要有品质,第二要控制数量,物以稀为贵。”

    “是这个理,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开张前三天,得打折、得送礼。”

    “那三天后呢?”

    “恢复原价,每日限量推出,或者每月、每季、每年都行。”

    就好像花神节,一年一次,才会人满为患。

    “那么既然要有品质,要新颖,是不是所有花样子都得我们自己来画?”

    “这个自然,回去就可以准备了。”

    “所以依我看,像饰品一类,咱们每日推出,胭脂水粉,则每月,难一点的绣品和整套头饰,则每季,成衣不如......”

    “得每月推出,一月四套,每年一个主题,今年先以花为主题吧。”

    “好。”

    两人兴奋的商量着,全然忘了时间。

    夜幕降临的时候,马车已经进了明州,停在明州城最大的酒楼外。

    “你听说了吗?皇上派了大理寺的白大人来,说是要查隔壁州魏大人之死。”

    “听说了,还听说是快马加鞭,只带了一队侍卫,跑死了好几匹马,才将将到了兖州。”

    “这才三五日时间,已经到了兖州了?”

    “准备的都是日行千里的好马,又日夜兼程,肯定跑得快,由此可见圣上对魏大人的看重。”

    “魏大人是个好官啊。”

    “是啊。”

    白大人?大理寺卿?那不就是她舅舅?

    梓汐缩了缩脖子,千万别听到她与慕容离的那些流言啊,不然回去要被念叨死。

    她曾下笔写道:这位白大人长得一脸正气,身姿挺拔,已是不惑的年龄,却浑身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然这只是外人眼里的他,亲人面前,他却是个话痨,若你出得一点小错,便能在你耳边念个三五时辰,真真是小辈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