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离后,前夫说我才是他白月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8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阿福剥了几颗花生, 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 她回京之后, 一直精神不振, 热热闹闹的杂戏也有些索然无味。

    珈若笑道:“你叫我来大阳居看杂戏, 散散心,怎么自己反倒愁眉苦脸的?”

    阿福下意识的一摸脸:“有吗?哪有?我最近正忙着读书呢,想去鸿蒙馆呆两个月。”

    竞秀笑着回了一句:“乡君, 鸿蒙馆要考试的,合格了才能进, 许多外地来京城赶考的举子,可都很难考进去。”

    阿福挺直脊梁:“我当然知道啊,所以我每日都在勤学苦读。进了鸿蒙馆, 我就住进去,免得我阿娘见了我,就开始操心。她要看不见我,心思就放在那些胭脂水粉上了。”

    “胭脂水粉?”珈若问,“含山公主近来忙什么呢?”

    阿福道:“她大概太闲了, 和人一起开了一家香粉铺子,整日在家里鼓捣什么粉啊香啊, 前几日不知做了什么玫瑰膏, 抹在脸上,起了一片小疙瘩。还好,她折腾这些,不念叨我了。”

    珈若拂去她额前碎发:“去鸿蒙馆也好, 能学不少东西。只不过我见你怎么总有点恹恹的?”

    阿福心头茫茫的,顿了一下。

    “哪有?”她下意识的避开了这个问题,转移话题道:“最近几日,这些流言可不太像话。”

    正说着,就听邻座两个书生说起,一个说长宁王实在不孝,再如何也不能不念旧情,将义妹的头给打破了。又说,此事与万年郡主也有极大的干系,这二人如此对待长辈,未免也太跋扈了些。

    “哇,都跋扈了!”阿福道:“你听,怎么你反倒无动于衷,也不知道管管?”

    刚说完,另一个一脸神秘,“哎”了一声:“兄台,你这消息实在太滞后了,虽说我不是乐意在背后嚼舌头的人,但既然说起来,那就有必要为长宁王正名。”

    “怎么?其中难道另有隐情?”

    随后,阿福一脸震惊的从这位“兄台”口中,听到了一个十分玄幻的故事。

    首先,平王妃以长辈名义要求长宁王将这个义妹,纳为贵妾。

    阿福:“啊?真的吗?”

    珈若:“假的。”

    这书生慷慨激昂道:“你说说,这么多年,可曾听说过长宁王是什么好色之徒?自然不是,何况,这位义女虽然不曾入了皇家族谱,但也有兄妹名义,怎能又纳为贵妾呢?”

    长宁王自然不应,他不肯,平王妃这才“病”了。

    书生点评:“一看就是装病,以做要挟。”

    阿福:“装病?”

    珈若:“似乎是真的晕了,但她一日起码也要晕上个七八次。”

    平王妃“病倒”后,更绝的是这位义女,居然跑到镇北侯府去磕头,求万年郡主接纳她,和她共侍一夫。

    书生瞠目结舌:“有点……不要脸啊这姑娘。”

    “所以,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这么回事,长宁王人品贵重,万年郡主更是敬仰平王,感激平王殿下对长宁王的抚育之恩,因此才隐忍不说。没想到,居然传出这等流言,兄台可千万不能相信,也不要再胡说八道了。”

    阿福:“这个故事……”

    竞秀:“精彩!”

    珈若轻笑一声,什么也没说,但眼中光彩照人。

    竞秀道:“我们郡主早说过,不必担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那楚姑娘虽然可怜,自此坏了名声,可也是她们试图毁坏我们郡主的名声在先。”

    阿福由衷道:“你什么也没做,他便把此事圆满解决了。今后,不论平王妃是留在京城,还是回英州去,只要她对你不好,便会有人把此事重提,认为平王妃是因为纳妾之事,故意刁难你。”

    珈若是不在意平王妃母女,但萧融却不愿意她受一丁点的委屈,也不愿意她名声有丝毫污点。

    连秦嬷嬷也感叹道:“不论何事,也不论对上的是什么人,王爷始终站在郡主这边。郡主,这才是王爷给您最好的聘礼。”

    珈若和心不在焉的阿福看过杂戏,回到府中,拿出之前的珠子和秋池穿了一会儿璎珞。

    秋池猛然道:“我看阿福乡君,心思重重的。”

    珈若颔首:“该不是真的有心上人了?”

    秋池笑道:“郡主别说笑了,乡君整日和您在一块,哪里认识了别的男子?更何况,乡君性情爽朗,若真有了心上人,总该有个话,怎么会闷在心里?”

    “倘若,”珈若道,“倘若她觉得不会有结果呢?”

    秋池道:“那乡君就会放下了。她可不像会拖泥带水的人。”

    秦鸾淡淡道:“若真有那么喜欢的人,和什么性情怕是无关的。这世间,多的是有情却得不到的人。即便真要当断则断,也要时间。”

    秦鸾说的不错,过几日再见阿福,她便活泼如初,果真抱书苦读,打算进鸿蒙馆读书了。

    又没几日,她兴高采烈来找珈若,说是如愿进了鸿蒙馆,却不是读书,而是去做老师。

    竞秀惊恐道:“乡君去做先生,教读书写字吗?”

    阿福挠她一下:“当然不是,是教射御入门。都是些毛头小子,年纪不大,山长说了,让我没事去教几日,闲暇的时候也能跟着先生读书作诗。其实,我觉得山长主要是看中了我的身份,给我分的那一班,都是勋贵家送进去的孩子,怕是别的先生压不住,让我去管管的。”

    别的不说,阿福这混不吝的性子,进去之后,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