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自我捡到了反派美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6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乌云压顶,天色阴沉,隐约有骤雨欲来之势。

    已是一日了,为何援军还未至。

    木兰脸色越发难看,心底隐隐不安。

    而军心已经开始动摇,若非长孙大哥压阵,不少将士就要闹起来了。

    外面的刘宋大军丝毫未有撤离之意,也对,他们自然不会撤离。如今他们五万北盛大军困顿于此,若是再挨上几夜几日,没多久他们便饿死了。

    望着前方黑压压的一片,对面的气势越发高昂。

    木兰闭眸转身,面色痛楚。

    “报!”

    木兰抬眸:“说!”

    “木将军,昨夜鲁秋率一骑兵欲夜间突袭,如今被掳,现在其众人被压于前方。”

    那兵将还未说完,木兰便快步朝外走去。

    却见刘宋大军面前,齐齐跪了一排他方的兵将,长刀驾于脖子上,脸上一片血迹斑斑。

    木兰顿时红了眼,欲再上前一步却被长孙嵩紧紧攥住。

    “莫要冲动!”

    鲁秋的身影赫然入目,木兰呼吸滞了滞。

    刘宋军后缓缓走出一名将领,高喝道:“立刻缴械投降,可饶汝等性命!”

    这一幕疼的刺眼。

    木兰气息不稳,感觉到天旋地转。

    曾经于她并肩作战的将士如今,头颅却在敌兵的刀下。

    而她却无力上前一步。

    若是现在开战,他们全部都要死!

    一定要忍,要等!

    木兰转过了头,红着眼不再说话,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握着。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不知是谁起的头,低沉的军歌响起。

    “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一呼百应,众兵将皆唱起了这首歌,声音越发高昂。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

    “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

    “赴水火兮,敢迟留!”

    木兰转过身去,浑身颤抖。

    对面纷纷诧异,未料想到会有此举,刘宋的主将冷哼一声,对属下示意。

    天空突然响起一声惊雷,豆大的雨滴落下。

    木兰猛然转身,却见鲁秋眼眶呲裂,竭力嘶吼:“下辈子还是条汉子!”

    长刀泛过白色的冷光,地上齐齐溅出一条长长的血迹。

    木兰唇瓣颤了颤,苦涩的哽咽被咽了下去。

    “号令明兮,赏罚信! ”

    “赴水火兮,敢迟留!”

    悲壮低沉的歌声再次传入耳畔,木兰泪水顺着倾盆大雨决堤而下。

    她以为自己曾经已是无牵无挂,早已看淡了生死离散。

    这一生她从未如此痛恨,痛恨这混乱不安的世道,痛恨亲眼看着出生入死的战友惨死敌兵刀下。

    你为何还不来!

    木兰眸色冰凉,指尖渐渐失去了温度。

    ***

    孤雁从天空飞过,落下几声悲鸣。

    两匹快马匆匆沿山路疾驰而过。

    行过一片转弯处,冰冷的刀几近贴于脖颈之上,拓跋嗣快速躲过,反手用刀挑去他的脖子。

    兵器相撞,人影交错,血沫横溅。

    过了半响,地上七七八八散落着尸体,皆身着黑衣。

    一只信鸽倏然从天际飞来,拓跋嗣拿起细细的信筒,抽出信,片刻后抬眸,眼底闪过冷光。

    “愚蠢。”

    拓跋绍如此急不可耐,先是路上派众杀手拦截,如今竟还想到了逼宫!愚不可及!

    青枫解决掉最后一名杀手,疑惑抬眸。

    拓跋嗣翻身上马,扬鞭策马:“驾!”

    一骑灰尘荡起,缓缓又落下。

    **

    沉寂的皇宫内,一行奴仆正一如既往沿着长廊为皇帝送药。

    近来皇帝身体愈发不好,只得以上好的补药来调养身子。

    张和田率着一行青衣太监朝着殿内行走,却未想半路遇上了齐王。

    “张公公,这是要去哪啊?”

    张和田下跪行礼:“拜见齐王殿下,老奴正是准备给皇上送今日的补药。”

    拓跋绍唇角勾起一抹别有深意:“今日的补药便由本王来送,你下去罢。”

    张和田眼神一怔,笑着推阻道:“这还是不必了吧,平日里都是老奴来照料此事,便不麻烦殿下了。”

    拓跋绍倏然抽剑,横在他脖颈上,周围的太监吓得伏低了身子,战战兢兢。

    张和田腿一软,脸色却依旧维持着镇定。

    今日齐王殿下为何定要给皇上送药,看他这架势,不像是平时那般。

    拓跋绍盯着他的眼睛,语气阴测。

    “若是本王说,这药非送不可呢?”

    脖子上有些刺痛,张和田闭眸,沉沉叹声。

    待到他端着药离开后,一旁的公公小心翼翼道:“张公公,看齐王这样子,不会是要生什么变吧?”

    平日里还想着如何要讨好张公公探得皇上的消息,今儿个是怎得了!

    张和田摸脖子,摸到了些血迹,沉声道:“快去通知河清王,说是宫内生变。”

    明明是再熟悉不过的一条路,拓跋绍这次走的却是格外的漫长,从幼时、年少再到如今,这条路他走的次数已是数不清了。

    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