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呐,皇朝居然没有亡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8章 珠宝商人(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就在肯基基在咸阳爆火的时候,一个小麦色皮肤的中年商人,带着装满货物的马队,悄悄靠近了咸阳城的北门。

    北门靠近皇帝的校场,远远隔着几里地,都能听到秦军训练的声音。那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男儿吼声和整齐的脚步声,让商人的内心隐隐作痛。

    坐在车里的他,额头上分布着几条细纹,一双炯炯有神的鹰目显示出他谨慎又傲慢的性格。他唇上蓄着寸长的胡须,身穿整洁干净的青色长袍,拇指和食指都长着厚厚的茧子。他紧紧握着一卷竹简,衬得他有几分儒雅。

    “来者何人,下车检查户籍!”

    守城的士兵们大声呼喝,伸出青铜长矛,拦住了要进城的商队。

    缓缓行进的马车停了下来,商人深吸了一口气,放下竹简,躬身下车。他像读书人一样,含蓄地笑着,朝守城的士兵礼节性地点了点头。

    “哎,好的,我们这就接受检查。”

    他朝身后的商队挥了挥手,跟随他的众人纷纷从怀里掏出户籍文书。商人把自己的那一份文书向领队的士兵递过去,户籍中夹着一条细细的绿松石手串。

    他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仿佛见到好友一样,亲切地说:“这位官爷,我叫郎诞,来自西边,听说咸阳生活好,专门来咸阳卖珠宝的。西边特产绿松石,在我们那儿不值钱,也请您赏玩一下。”

    年轻的领队瞅了手串一眼,哟,这人是想收买他!

    还别说,这条手串真好看!他守门了那么久,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宝物。

    这条绿松石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起来绿莹莹的,好像上好的陶瓷一样光滑。这种成色的宝石,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整个咸阳城,应该只有公主那样尊贵的美人,才配得上这抹浓艳的绿色。

    领队甩了甩头,把绿松石手串递回去给商人,挺着胸膛说:“别的地方如何,我不知道。但在咸阳要走银钱开道这一套,可不行。陛下治理最是公正严明,你要是没问题,我们不会为难你。但你要是怀着坏心,即便送一车的宝物,也难逃秦律的审判!”

    商人听此一言,手上一紧,脸上继续保持着得体的笑容,赞同似的朝士兵们点点头。

    “是在下做得不好,怎可用此浊物来污了诸位的眼。该罚,该罚。”

    士兵们检查了商队带的货物,又查看了众人的文书,均没有什么异样。

    领队的士兵接收到同伴的眼神,再次严肃地盯着商人看了几眼,也没看出什么不妥来。半刻钟后,他把指着商队的武器收了回来,朝同伴大喝一声:“放行!”

    商人坐回到马车中,摸摸自己手中的绿松石手串和指腹上的茧子,无声地笑了。

    半个月后,咸阳群众发现城北开了一家珠宝店,专卖西边的珠宝首饰。

    老板姓郎,人称郎三爷。他的柜台里,摆放着风格大气粗犷的玉佩、耳坠等物。与秦人常用的白玉和青玉不同,他卖的是关中地区罕见的绿松石和玛瑙石。

    他的珠宝店不是咸阳城内最大的,但依旧很受欢迎。不仅夫人们喜欢逛他的店,老爷们也喜欢来他的店坐坐。

    大家都说,这位老板的本事可不小。除了卖夫人们喜欢的女性饰品,他还卖狼牙、熊牙做成的配饰。

    “李大人,你瞧瞧,这可是郎三爷最新的熊牙挂件,是不是显得我很威武!”

    “切,这算什么,您再瞧我的,狼牙手串,这路足足有六颗狼牙,比你那个好看多了!”

    “啊?还有这玩意?郎三爷没有和我说呀。不行,明天旬休,我得再去那儿掏件好货。”

    老板是个健谈的中年男子,来到他的店里,不买东西也没关系。他会笑着给你递上一盏茶,听你讲讲你的故事。如果你不喜欢说话,只想做个安静的听众,他也会把他的经历,对你娓娓道来。

    “我想想,该是五六年前吧。那时候,草原上的匈奴人真多啊。我远远瞧着,有一大片呢,几乎占据了半个草原!他们都骑着健壮的骏马,马尾一甩一甩,在黄昏的夕阳下,影子拉得很长。

    我和手下的兄弟们,瞄准了一头将近百斤的雄鹿的,正想一鼓作气,捉住这一猎物。没想我们追着追着,迷失了方向,距离匈奴人的军队竟然越来越近!”

    郎三爷说着,眉毛一条一挑,语气辗转起伏,让听众们随着他的声线,仿佛站在了那片黄昏的草原上。这种面对匈奴大军的经历,让听故事的咸阳贵妇们,顾不得礼仪,惊得嘴巴都张开了。

    “天呐,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

    “匈奴人都是强盗啊,会杀人的!”

    郎三爷低头喝了口茶水,谁人都看不清他的眼神。当他再抬起头时,脸上又挂着温和的笑容,俨然一中年美大叔。

    把听众的心神都勾起来后,他朝贵妇们拱了拱手,讨好似的眨着眼,“欲知后事如何,那就请光顾一下小人的生意吧!”

    贵妇们这才发觉自己被这老板耍了,她们用帕子捂脸而笑,却舍不得起身离开。

    郎三爷有着成熟男人的魅力,说话又风趣,比家里的臭老头子养眼多了。况且他这儿的首饰价格公道,稀奇有特色,她们都喜欢上这儿谈天说地。

    盛夏的暑气渐渐散退,最近这几日,咸阳城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初秋的雨虽然不大,但却持续的时间极长,经常一下就是一整天。

    因为天气,咸阳群众都没那么爱出门了。尤其是贵妇姐妹团,这会儿都选择窝在家里,不来郎三爷的珠宝店了。下雨天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走路多难受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