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京华郡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4章 坦白(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又听了半日政务,皇上颇觉疲惫,打发大臣退下后,他闭目养了会儿神,才睁开眼说:“去……你怎么还在这儿?”

    赖着没走的刘琰上前一步,答道:“父皇,儿臣有件事想请教父皇。”

    皇上颇为惊奇——他这个儿子从小长在先帝身边,遇事向来没有请教他的习惯,有时候他心血来潮问了,刘琰都还遮遮掩掩不肯细说,今日这是怎么了?

    “什么事?”皇上不知不觉坐正了问。

    “上次儿臣生辰,京华说是父皇帮她说服娘娘的,儿臣想知道,您是如何说服娘娘的?娘娘……说了什么?”

    闹了半天还是为许京华,皇上似笑非笑地看一眼太子,“我也没说什么,只说若京华也愿意,请娘娘成全你们,娘娘说京华是什么意思还不一定。”

    “这么说来,娘娘还是不愿意把京华许给我……”

    “换了你是娘娘,你很愿意吗?”皇上哼一声,“你不要以为娘娘这是不疼你了,恰恰相反,她越疼爱你,越不愿意你和京华结为夫妇。”

    其实这其中的缘故,刘琰是明白的,便解释道:“儿臣并非以为娘娘不疼爱儿臣,而是觉得,娘娘不信任儿臣。”

    “这个实属寻常,等你以后有了女儿,你就明白了。”皇上说到这里,忽然冷笑两声,“我如今瞧着李欣,就宁愿你妹妹们一辈子不嫁人。”

    刘琰:“……”

    “你好好做娘娘的孙儿,娘娘自然信任你,但你非得要去做孙女婿,京华又没有父母,还不许娘娘多思量思量了?”

    “儿臣不敢,是儿臣糊涂,没想到此节……”

    皇上站起身道:“行啦,你不就是想问,怎么才能让娘娘松口,答应把京华许给你么?”

    刘琰拱手道:“父皇英明。”

    皇上笑骂一句:“去去去,这会儿知道说好话哄我了!”

    刘琰迎上两步,扶住皇上手臂,笑道:“父皇去哪儿?儿子伺候您起驾。”

    “用不着你。”皇上嘴上这么说,却没推开刘琰的手,只道,“我去永宁宫,你甭跟着我,去庆寿宫孝敬娘娘吧。其实要打动娘娘非常简单,真心足矣,千万不要玩心计,什么心计都逃不过娘娘的眼睛。”

    “是,儿臣记住了,多谢父皇教导。”

    刘琰送皇上出去上御辇,眼看着圣驾远去,才转头自去庆寿宫。

    傍晚天又飘起雪来,刘琰顶着风雪迈进庆寿宫,只觉四下冷冷清清,与许京华在时截然不同。

    太后见到他来,先责备一句:“怎么下着雪还跑过来了?也不怕冻着。”

    “不冷。”刘琰笑着解释,“父皇听说京华回府去了,打发孙儿来陪您用膳。”

    太后摇头:“这又何必?天气又不好。”话虽这么说,人都来了,太后交代一声加菜,便叫刘琰坐下说话。

    刘琰先说了几句谋逆案的进展,又提起皇上寿辰将近,“父皇欲承先帝之例,圣寿节只受朝贺,不办寿宴。”

    太后叹口气:“你父皇这些年就没好好过过生日。”

    “孙儿正想和娘娘商量,在宫中办个家宴,咱们自己亲人为父皇贺寿可好?”

    “好啊。”太后欣慰一笑,“难得你有这个孝心,等我和德妃、贤妃商量商量,看怎么办好。”

    刘琰笑道:“孙儿倒有个主意。”

    太后惊喜:“是吗?说来听听。”

    “父皇一直喜欢西苑风光,如今虽正值隆冬,草木凋零,但之前拆了不少废弃殿宇,平整之后空旷辽阔,正合适跑马,一抒心中烦闷。或者干脆放出野物行猎、在坡道上浇出几条冰道来让弟弟们玩,父皇见了准高兴。还有上次四姑母生辰请的南戏班子,也尚在京中,可以叫去西苑演给娘娘们看。”

    听他讲得头头是道,显然心里不是想了一两回了,太后便笑着点头:“这主意不错,那我就不操心了,全交给你,郭楮。”

    “老奴在。”

    “你帮着太子操办。”太后交代完,又回头跟刘琰说,“有什么要和内宫交割的事,就让郭楮去跑。”

    刘琰起身行礼:“谢娘娘。”

    太后叫他坐下,祖孙两个又谈了一会儿细节,晚膳就送过来了。

    用过膳,天就有些黑了,太后催刘琰回东宫,“外面下着雪呢,路滑不好走,趁着还有亮,早些回去。”

    刘琰没打算今日就和太后谈,便依言告退。

    想不到皇上比他还心急,第二日见了刘琰就问:“如何?”

    刘琰还一愣:“父皇问的是?”

    “我还能问什么?你不是去见过娘娘了吗?”

    刘琰这才明白,笑道:“儿臣还没提,总觉得现下时机不合适。”

    “事到临头,害怕了吧?”皇上打趣儿子。

    “是有一点儿……”

    皇上对他老实承认的态度很满意,给儿子出主意:“这几日你常往娘娘那儿跑着点儿,多去几次,就算你说不出口,娘娘也该问了。”

    刘琰先谢过父皇,又说:“儿臣原打算等上一个月,再……”

    “等上一个月?你是想等娘娘又催你婚事的时候说吧?不成,那多没诚意!照我说得做。”

    刘琰得了圣上口谕,乖乖照做,果然,在他连着几日去庆寿宫陪太后说话后,太后先沉不住气,问他:“琰儿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为这一刻,刘琰准备了不下十篇腹稿,但当太后真的问出这句话时,他反而一下懵了,打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