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宠夫之种植大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9章(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好歹,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老爷爷冷哼一声,道:“你派人去下面各个村子,提前把余粮都定下来。他们卖谷种,我们就卖大米。谷种赚不到几个钱,大米才是大头。”

    “那老爷,他们要是也卖大米呢?”

    “所以我这不是让你去办了吗?先把余粮都买了,他们拿什么卖?”

    “哦哦,老爷高明。”

    昌隆粮铺里,郑文浩看着左安一个人在,好奇问道:“弟夫,阿楠今天没过来吗?”

    “来了的,被叫走了。”

    “啊?被谁叫走了?”

    左安也没瞒他,道:“林家。”

    “林家?林英达家?”郑文浩吃了一惊。

    “对,他爹。”

    郑文浩疑惑问道:“他找阿楠做什么?”

    左安:“不清楚,可能跟铺子有关?”

    郑文浩心中思量了一下,有个不好的预感。殷裴楠跟林家可没什么交集,最大的可能就是这米粮铺子了。

    他道:“弟夫,他去了多久了?”

    “我们进城他就被林家的管家接过去了,有半个时辰了,应该快回来了。”

    郑文浩就到门口去了,在柜台前走来走去,有些焦虑。

    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看到殷裴楠回来了,赶紧把他拉进休息室,问道:“林老头找你干嘛?”

    左安也看着殷裴楠。

    “先让我喝口水,我从林府走回来的,渴死了。”殷裴楠灌下去两杯水。

    郑文浩震惊:“林老头那么抠门啊?茶水都不给你上?”

    殷裴楠摆摆手,说道:“上了,我不敢喝

    。”

    郑文浩疑惑脸:“这有什么不敢喝的?”

    殷裴楠很正经地答道:“万一他下迷药把我打一顿怎么办?”

    郑文浩:“……那还不至于的。”

    “谁知道呢,这大户人家的,神不知鬼不觉搞死一两个人那么容易。”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那些丫鬟小厮的,往井里一扔,不过个几年都没人知道。

    郑文浩:“……你还是说说他找你干嘛吧。”

    殷裴楠往媳妇儿身边一坐,说道:“他想让我踹了你,跟他开米粮铺子。”

    郑文浩一跺脚,狠狠道:“我就知道!这林老头坏得很,你没答应吧?”

    殷裴楠笑道:“那当然,我跟你什么交情啊,哪能便宜了他?”

    “好兄弟!”郑文浩高兴地上前拍殷裴楠肩膀,跟他说道:“他肯定是急了,知道咱们的谷种好,怕咱们做大了,所以想拉你入伙。”

    “嗯,算他有眼光。”殷裴楠想了想之前的谈话,又说道:“不过我听他的意思,就算我没答应,他估计也想使坏呢,还威胁我来着。”

    左安问道:“他怎么说的?”

    殷裴楠便把两人的谈话给他们复述了一遍。

    左安冷静道:“他定也是打着夏收稻子的主意。”

    郑文浩接着道:“他家田地多,米铺多,大部分村子以前都是直接卖米给他们的。”

    殷裴楠:“那咱们好好分析一下,我刚琢磨了一路。他们的优势一是米铺多,销路广;二是村民们跟他们熟,大部分都把米卖给他们,这其实也是他们铺子多储货能力大有关。不过咱们的优势也是有的。”

    两人看着他。

    他又继续道:“咱们最大的,想买咱们的新谷种,就必须把余粮卖给咱们,不能卖给其他铺子。”

    郑文浩眨眨眼:“阿楠,你这算不算威胁他们?”

    殷裴楠摊手:“没办法,咱们原本就准备夏收的时候做一部分大米生意了,这时候林家来插一杠子,咱们只有这个方法最有效了。而且,这不算威胁,这叫利诱,你说是吧?”

    郑文浩失笑:“对,利诱!”

    左安却担忧道:“但是,人家买了谷种,再去卖稻谷你也不知道的。而且,咱们也没那么大的仓库,还有银子。想垄断改良的大米是不可能的,林家必然会分一杯羹,而且,他铺子多销路多,在大米这方面,我们是争不过他的。”

    郑文浩挥手说道:“银子和仓库不是问题,铺子里没有,郑家有!”

    左安摇头:“这个大米肯定比以前的大米要贵,县城里能买来天天吃的可能没那么多人,咱们一个铺子也卖不出那么多。而且,大米不禁放,容易长虫子。收了上来不在一个月内卖掉的话,就长米虫了。”

    殷裴楠想了想,道:“那咱们不跟他争大米,咱们主卖谷种,主销外县,怎么样?”

    左安点了点头,道:“这个可以。不过咱们也要跟林家抢村民们的稻谷。不论我们是卖谷种还是大米,这都是后续问题,我们的主要问题只有一个,怎么在林家之前让村民们把稻谷卖给我们?之前裴楠说的用谷种利诱,这是一个办法,但也不能完全保证,还得再想个更万全点的。”

    郑文浩问道:“咱们之前用旧粮换新粮的办法,还可以用吧?”

    左安答道:“可以,不过这个成本就太大了。现在咱们全县都是种新品种稻谷了,以前那种旧粮,只能到外县去收。来来回回的运输成本、人力的成本,太大,划不来。”

    三人绞尽脑汁地想,没想出来。

    过了两天,县令大

    人又给他们带来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