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的一句话“神经突触上的电流”,就产生了质疑。 (3)(第1/11页)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被人发现。”唐跃解释,“奥茨冰人的死亡原因是箭伤,他的肩膀中了一箭,而且有可能是在逃亡当中死去的,所以他有可能是死于一场追杀。”
“哦。”老猫眯着眼睛,端详着手中的芯片。
“如果温控系统修不好,那我的下场大概很他差不多,变成一具躺在睡袋里的木乃伊。”唐跃哈了一口气,白色的水蒸气在暗淡的灯光下消弭,“你说要是百万年以后,有什么智慧生物发现了我,会不会也把我陈列在博物馆的玻璃柜子里,贴个标签叫火星冰人?”
“有可能。”老猫不咸不淡地回应,没有移开目光,看上去有些出神。
唐跃有点诧异,这只嘴碎的话痨猫这会儿怎么沉默了?说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老猫?”
“闭嘴。”老猫的双瞳缓缓扩大,倒映着爪子里的处理器,“我对什么奥茨冰人和火星冰人没有丝毫兴趣,更不关心你在百万年会不会被陈列在博物馆的玻璃柜子里,而且我认为你身上贴的标签不会是火星冰人,而是火星冰猴……我正在思考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唐跃一怔。
“什么问题?”
老猫扭了扭头,把处理器放在桌子上,“怎么修好OGS的温控系统。”
“问题是那玩意已经修不好了啊,我们不是已经用过了所有方法么?”
老猫偏过头来,“不!”
唐跃吃了一惊,“什么?”
老猫慢慢竖起一根爪子,“还有一个方法……最后一个方法!”
------------
第一百零四日(1)最后一个方法
“早上好啊猫先生,唐……你们这是怎么了?”
麦冬吃了一惊。
她看到唐跃裹得跟个粽子似的坐在地上,戴着帽子和口罩,捂得严严实实。
“温控系统出了问题,控制芯片损坏,现在昆仑站的室内温度已经低到零度以下了。”老猫坐在椅子上,它倒是神色如常,作为一台机器人,老猫靠蓄电池供电,电机驱动,铜皮铁骨,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比人类可强太多了——就算温度再低,它最多也就是象征性地哆嗦一两下,以示对大自然的敬意。
所以温控系统坏不坏对它而言是没多大影响的,大不了关机休眠。
“备份呢?”麦冬问。
“坏的那个就是备份。”唐跃嘟囔,“老王他们在临走之前把上一块老化的处理器换了下来,把备用品换了上去,然后这块备用品就出问题了。”
“其余备份呢?没有更多备份了么?”
“谁会在昆仑站里囤积一大堆这玩意?麦冬小姐你会在自家房顶上加装复合装甲么?”老猫摊了摊手。
麦冬一愣,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你不在房顶上盖一层厚钢板,就不怕天上掉陨石下来砸穿房顶么?这么巨大的安全隐患,真可怕。”老猫耸肩,它朝着镜头扬了扬手中的芯片,“同样的道理,温控系统的处理器损坏是个低概率事件,这个小东西的设计使用寿命超过十年,性能其实非常可靠——昆仑站内的其他所有东西出故障的可能性都比它高,这玩意损坏的概率比被陨石砸到头大不了多少。”
“但是多准备两枚有备无患啊……”
“你以为是储备大白菜呢?”老猫摇摇头,“在高辐照环境下,半导体芯片就算不用也会损耗寿命——所以囤积一大堆备用处理器根本没有意义,等你机柜里的处理器活到头了,你囤的一堆备用品也该报废了。”
“再低的概率,也让我给碰上了。”唐跃闷闷地说,“我就是那个被陨石砸到了头的人。”
“霉运之神与你同在。”
“没有这块处理器,温控系统能修好么?”麦冬问,“比如说搞成手动控制?或者让昆仑站的电脑代管?”
“都试过了。”唐跃摇摇头,“没有起作用。”
昨天晚上他和老猫折腾了一整晚,所有可能起效的方法都尝试了一遍,尽管温控系统最多也就是个格力空调的水准,但麻烦的是它和OGS是串联在一起的,唐跃在尝试修理温控系统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照顾分子筛和电解水模块、二氧化碳过滤与吸收模块,淡水回收模块,这些玩意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一台空调,而且非常精密。
唐跃和老猫都不敢太过分,在地球上修家电那一套没敢搬出来,如果OGS出了问题,那么唐跃就会中断氧气来源,其严重程度远超温控系统。
唐跃裹紧了身上的衣服,昆仑站内冷风飕飕的,他分外怀念地球上南国的春天,那桃花盛开的日子。
如果地球没有消失,他早就带着老猫和麦冬回地球了——反正昆仑站也是要关闭的,OGS和温控系统都会彻底关机,所以那块见鬼的处理器坏不坏根本无所谓,我走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至于下一批来火星的队伍,他们会携带崭新的备份,直接更换就是了。
唐跃身边摆着RTG,他去车库里把同位素温差发电机给搬了过来,同位素温差发电机靠钚238衰变放热,不需要外来能源,这个时候唐跃只能靠这玩意取暖了……他连一堆火都生不起来,昆仑站内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阻燃材料。
不过钚238是种令人胆战心惊的放射性元素,尽管RTG用厚厚的保护壳屏蔽了辐射,实际上非常安全,但唐跃仍然手里拎着个盖革计数器。
RTG搬到了昆仑站内,车库里就失去热源了,所以正在发酵的大便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