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零年代选专业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9章 改姓(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母听了也高兴,以后做家具不愁了。

    城里其实也有家具店,可是太贵了,之前她想在旧货市场掏腾的,也不便宜呢。

    后来孩他爹说,要不在农村买两棵树,再找人做,这样比买旧货还便宜呢,就是拉回来有些费劲。

    她们就想到陈家村了,一是认识村长好买树,二是离城里近。

    “那就说好了,到时候麻烦你小叔了,不过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你这胳膊肘可别老往外拐。”沈母说完哈哈笑。

    气的陈小满不理她了。

    又是五月,沈梦三周岁了。

    这回沈母给闺女擀了碗面条,还卧了个荷包蛋。

    沈梦又把鸡蛋给哥姐们分着吃了。

    让沈爹娘感叹小闺女太懂事了。

    吃蛋蛋吃的有点伤的沈梦:“……”美好的误会。

    不久沈梦发现个小秘密,她娘吐了。“娘,你吃坏东西了。”这是肠胃不适还是?

    沈母不经意摸了下肚子,“没事。”

    沈梦确定了,她娘又怀孕了。

    她娘可真能生,她们家都跟超生游击队似的了。

    不过这时候差不多家家如此,一家有三四个孩子很平常,多的七八个,十来个的也有。

    她们家算上肚子里的那个才五个,不算啥。

    沈母的肚子大起来了,沈勇他们才发现娘又怀孕了,也是后知后觉。

    沈母还让他们挨个看,挨个摸,然后问是弟弟还是妹妹。

    沈梦真的是用心看了,看的眼睛都酸了。

    她也想知道小孩子是不是真的有“透视眼”,可是除了大肚子她啥也没看出来。

    只能随大流说弟弟。

    她大哥、大姐、二哥都说是弟弟,难道因为她是假小孩看不到,他们是真小孩所以看的很清楚。

    多年后,这个“误会”才解开。

    她大哥和她说,如果孕妇问他怀的是弟弟还是妹妹,他一率说弟弟,因为说弟弟人家高兴,有糖吃。

    沈母大着肚子也不耽误把大闺女沈丽送进学校。

    之后就传出来苏联专家援建筒子楼的消息了。

    厂子里又开始热闹了。

    谁不想住楼房,听说这个筒子楼厕所就在楼里,还能用煤气呢。

    要说别的沈母不懂,可是煤气她太知道了,因为食堂年初就安了两个煤气罐,可好方便了,一拧点个火就能炒菜做饭了。

    省得烧煤那么脏,还不用人帮着烧火,大小火一调就好了。

    因为有这煤气罐,她爹都爱炒菜了。

    越知道越惦记。

    可是沈母也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这些筒子楼不止她们厂分,还有周边几个大厂,就是有老毛子的厂子都一起分。

    他们厂子这两年扩建,员工好几千了,别的厂子人也少不了,大家都盯着呢。

    有什么办法能弄到个名额呢?

    不只沈母惦记,确切说就没有不惦记的。

    厂子里为谁能分到筒子楼闹吵的不行。

    反正谁都想占这个便宜。

    最后还是军管会下了通知,给定了框框,大家伙才消停了。

    反正沈家不在这框框内。

    晚上沈爹娘说话,又说到筒子楼了,最近俩人都是这个话题。

    “以后就没有坝子了,这回被推平了,再一年就都是楼房了。”沈母有些怅然,分楼这么好的事居然没挨上。

    最终筒子楼的建筑地址就选在了沈勇他们经常挖野菜的坝子,这个沈梦已经知道了。

    现在那片已经修整出来了,该打地基了。

    “听说筒子楼可不大,就和咱们一个屋差不多,咱家这么多人,肯定住不下。”沈爹这么说也是宽慰媳妇,毕竟她大着肚子呢,总惦记得不着的东西多费神。

    沈梦不服气了,筒子楼面积是不大,二十来平方米,可是现在可没公摊面积,那就是实打实的使用面积,找个靠谱的设计师,住十个人都没问题。

    她还记得看新闻报道,说香港很多十来平米的房子,改造以后还能住一家三口呢。

    人家那个还带厕所、洗浴和厨房呢。

    筒子楼的二十平米纯粹是住宿面积,因为厕所、厨房都在同一层的公共区。

    至于洗浴,那是没有的。

    她花了两个表扬值和系统要了筒子楼的分布图,所以知道的有点多。

    她好想住筒子楼,为了冬天上厕所不冻屁屁。

    沈母翻了个身,“我听说不光有筒子楼,还在周围建幼儿园、小学呢。”

    沈梦叹口气,这就是配套设施啊。

    以后肯定还会有百货商店、浴池、饭店、理发店等等,生活在那里代表着方便。

    沈爹没在吱声,说再多他们也没门路啊。

    说实话,谁不想住楼呢,以前那都是大官大富豪才能住楼呢。

    最最重要还是白给。

    因为工地离家里不远,很多小孩会去看热闹。

    沈梦没去,施工地点可不是那么安全的。

    也拉着家里哥姐和好朋友不让去。

    果然不久就有小孩崴脚的,原来小孩好奇往人家石头墩上爬,摔下来了,好在只是崴了脚,没有别的大碍。

    因为这个,那孩子爹娘被厂里批评了。

    这下子附近的家长都开始约束娃儿们了。

    工地那边工人很多,简直是一天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