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匹妇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5章 单独行动(上)(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铁马铮只身进宫只为一件事,都城八万禁卫军已有异象!

    由于铁奴担心北国人作乱,所以都城禁卫军皆是朔北人,且大部分都是荼芺大部崛起时最早归附荼芺的部落,其中包括荼芺本部、纬部、南镝和北镝等。

    虽然在都城做禁卫军的待遇极好,但是,朔北人仍旧喜欢辽阔的朔北草原,并没有那么多人愿意来都城做禁卫军。拓国刚立之时,禁军只有二万人。

    其后每年都会增加,但阜康八年时也不过四万人。

    经历过百突部和沙驼部叛乱后,铁奴决定扩大禁卫军规模,向所有朔北人和北国人展示国君军队的人数,以壮军威,警戒朔北部族。

    然而,禁卫军人数仍旧难以增加。为了完成国君的命令,也为了虚张声势,已习惯与了北国人做交易的朔北人学会了北国人的一招——作假账——军中花名册做足了八万人的名额,实则不过一半多些。

    缺的这些人,有底下的什长、百夫长吃空饷的,也有买卖兵缺,将这些名额卖给北国人的。其中,买卖兵缺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却麻烦。

    因为买的人是北国人,本是禁卫军中严厉禁止的,所以并不是什么北国人都能顶缺,必须要有一定身份的人推荐,且被推荐的北国人会说荼芺话,才能顶缺。

    沈弄璋在回盛州穆阳县扫墓的时候结识了三个盛州的青年,颇有些武艺,更是自学了荼芺话,想要买个兵缺,只是缺少推荐人。

    穆砺琛试验了他们的身手及学识,认为可行,沈弄璋便带着他们去了曙城,做了朔北部族的假身份,推荐到军中。

    这其中一人叫做宗明,由于表现突出,现在已经成了百夫长,且颇得其千夫长的欣赏,成为其心腹。

    宗明顺利成家立业,认为自己能得来这一切,沈弄璋是他的恩人,所以始终与沈弄璋暗中保持着的联系。

    半个月前,宗明叫妻子带着孩子回盛州,准备扫墓事宜。母子二人歇在敦城时,偶然遇到了沈弄璋。

    聊天中,沈弄璋认为离清明节尚早,且宗明女儿才八个月大,也不宜长途跋涉带回盛州,宗明妻子这才隐隐透露,曙城将有变故,宗明担心她们娘俩在曙城里有危险,借扫墓祭祖之名,离开曙城。

    当下继续与宗明妻子深谈,慢慢探出禁卫军中有些异象,宗明虽不想参与,奈何身不由己。

    宗明对妻子说过:禁卫军最想的便是生活在四季分明的九州,同时拥有他们在朔北才能拥有的奴隶,此事今后或可成真。

    北国人皆知国君铁奴正努力废除奴籍,这种话在军中流传必有其因。想是有人对他们有过什么承诺,才使得他们做奴隶主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沈弄璋这等玲珑心窍的人物,一听到曙城变故,再结合她各种渠道得到的消息,稍加推测,便能猜出个七八分。

    北镝人想篡权!

    而且,他们已经渗透到禁卫军中!

    虽然铁贲和铁定驰是禁卫军的将领,且禁卫军乃铁奴的直属军队,但是,人心隔肚皮,副将以下的将士到底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三人也无法全然知晓,尤其是在禁卫军已然开始吃空饷、露出贪婪嘴脸的现在,更不要说在“可以继续拥有奴隶”这样诱人条件的情况下。

    若是这支军队有了异心,曙城不保,王宫不保!

    送走了宗明妻女,沈弄璋即刻修书给在安州的穆砺琛说明情况,同时思考要怎样才能将这么重要的消息送给被“软禁”在王宫的傅柔。

    最后,沈弄璋认为还是自己去最为稳妥。曙城王宫之人认识她,也容易找借口进入王宫。

    只是,她进了王宫,便不一定能活着出宫。铁奴不想留她和穆建铮,自己送上门去,安全堪虞。

    这样一来,其他的部署则必须要着落到乔真身上。然而,乔真在曙城内,可能已被叛军盯上,行事恐有诸多不便。

    如果不能细细布置好一切,恐怕曙城有失。

    委决不下之时,穆建铮提出自己去曙城。

    他是个小孩子,没人认得他,而他又有傅柔给他的腰牌,关键时刻,持着腰牌可以进王宫。

    十三岁的铁马铮,个子已到了穆砺琛的脖子,看上去更加稳重可靠。

    沈弄璋思考了半日,决定铤而走险,让穆建铮去曙城,自己留下与穆建铮随时交换消息,部署一切。

    听闻大哥要一个人去曙城,穆建镐和穆建敏哪里肯依,争相表现自己的能力。

    十岁的穆建镐铺开一张一丈方正的白纸,提笔便开始画曙城详图,详细到每个区、坊的院落。

    穆建敏扎了三个蝈蝈笼子,编了两只草蚂蚱,见沈弄璋不为所动,又耍了一通剑法。

    穆建铮与穆建镐也练剑术,比八岁的穆建敏自然纯熟许多。

    穆建敏见自己没有比两个哥哥更厉害的武艺,索性一口气背出了方烈写的一本《普济方》。这是本实用的医书,里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常见病症及治疗方法,还有简单有效的药方。

    沈弄璋随机抽出一个药方,提问田七、柴胡、桂皮皆是何物,何形,何味,穆建敏一一作答,毫无错漏,便是穆建铮和穆建镐也有所不及。

    到此,沈弄璋斟酌之后,决定放他们三兄妹出去历练。

    三兄妹第一次没有跟着大人一起出门,兴奋之余倒是十分谨慎,没有花钱,一路乞讨步行,花了十余天的时间才到了曙城。

    进了城也没有回沈宅,而是去了方烈的住处,名曰投医,实则投靠。

    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