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匹妇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6章 赵必功(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赵必功显然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沈弄璋,很是惊讶,片刻才恢复神色,温和地笑道:“沈当家,好久不见。”

    随后拍了拍抱着他大腿的儿子,大方地说道:“我儿子,赵先——快给姑姑和叔叔行礼。”

    沈弄璋并不是好奇他人家事之人,等赵先行了礼,也介绍了穆砺琛,便又将话题拉回来,说道:“赵先生,我们可是从陵州一路找到了曙城,又找到这里,差一点中了埋伏。”

    正巧妇人端着托盘进屋,闻言手一抖,几只茶碗向托盘一边一划,吓得她轻轻地“呀”了一声。

    赵必功伸手帮忙托住托盘,将茶碗端到桌面上,对赵先道:“天晚了,跟你娘回后院去休息。”

    待那两母子离开,沈弄璋才揶揄道:“赵先生,你可是惹了了不得的人物。”

    赵必功见他们已知情,也不隐瞒,苦笑道:“太子璁去年以懋合部内乱为由,暗中放出消息,设立重金和官职,悬赏国内牙人,到曙城为穆国商贾的盐茶交易提供长久解决之道。”

    “不少同行以为当真是要开放穆国的交易,这是国家大事,当中更有无限机会,因此许多人趋之若鹜。我也是九月就到了曙城。”

    “然而……”赵必功自嘲地嗤笑一声,“这不过是太子璁撒下的大网,旨在一网捞尽所有大鱼!”

    “到底所为何事?”沈弄璋问道。

    对于穆砺璁的行事,因沈弄璋和穆砺琛立场不同,两人始终避而不谈。沈弄璋确实想不明白原因,穆砺琛虽然心里知道,却认为穆砺璁此举有自掘坟墓之嫌,已暗自提醒,只不知穆砺璁是否会更改自己的决策。

    二人没想到,今晚竟是如此凑巧,龚璧就是赵必功,终于可以弄清楚穆砺璁行事之因由。

    “自是与交易有关,且先不急说。沈当家与穆公子前来,又是所为何事?”赵必功很有分寸地保留了秘密,转移话题。

    “换桐油。”沈弄璋开门见山地回答,“我们启部桐油产量不高,希望能找到稳定的卖家,长期交易。可以用钱,也可以用盐。”

    赵必功先是一脸难以置信,随后又笑了起来,说道:“沈当家,这可为难鄙人了,实在没什么门路。”

    “如果赵先生还是想用聿国香料交换的话,我们翰章商队也同意。”沈弄璋以为他想抬价,先发制人。

    “沈当家怎么知道……”听出话外之音,赵必功知道沈弄璋找上门来是有人指点,故意装糊涂问道。

    “在客栈前堂吃饭时,听到有商队悄声聊到了赵先生,所以才会克服千辛万苦来寻先生。”沈弄璋恰到好处地提了提,却又不说透。

    赵必功虽然仍保持着笑容,但眼神却很警醒,说道:“既如此便与沈当家直说,太子璁之所以设下圈套诱捕我们,为的就是阻止我们继续做桐油和金器方面的交易。”

    “在曙城,不少同行都被他抓了,我是去的稍晚,加之内子机灵,早在门外做了警示,所以才侥幸逃脱。”

    涩然一笑,赵必功道:“好不容易带着家眷逃出曙城,鄙人现在只想安稳住妻儿,便转回陵州老家去。”

    原来穆砺璁做这一切是为了控制桐油和金器的外流,沈弄璋与穆砺琛对视一眼,心中才有了脉络。之前在曙城,她一直以为穆砺璁这样做是为了阻止茶及布料等流入蛮族。

    但是,略一思忖,沈弄璋又发现问题。

    桐油与金器私卖的财物虽然进的是贪官大贾的腰包,但穆砺璁只要征收高昂税赋,或者找个由头,这些钱也就成了穆国财富,他何必阻止!

    是了,是他控制不了那些官员和商贾,也无法从他们那里将利益再提出去,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穆砺璁!你完了!

    沈弄璋身上忽地涌出一层细汗,激动起来。原来,穆砺璁和穆国已经陷入如此艰难的境地,那些蛀虫已经让他们步履维艰。

    转而想到身边的穆砺琛。自己能想到的问题,他势必早已知晓,从曙城到现在,他一直没有表现出惋惜或遗憾,是为了自己在隐忍吧。

    握了握拳头,沈弄璋道:“赵先生既有打算,弄璋不强人所难,但希望先生做一下引荐,我们自去谈桐油的交易条件,仍会按正常交易支付先生的佣金。”

    穆砺琛从赵必功这里确认穆砺璁所行之事的缘由,再听到沈弄璋的提议,已猜出她的打算。

    抿了抿嘴唇,穆砺琛在思考,要不要破坏沈弄璋的计划……

    “不是佣金的问题。”赵必功因为心中另有打算,所以摇头说道,“是被太子璁这样一抓,各个大贾们都不想顶着风头做事,所以暂时都拒绝交易。”

    虽然赵必功说得在理,但沈弄璋对他的话将信将疑。他既然知道穆砺璁在抓他,竟然还敢躲到敦城之中,显然不只是灯下黑的原因,必然还是因为这里有能庇佑他的人,或者,这里也御史或者丞相那样的穆砺璁无法撼动的势力。

    只因自己来自启部,所以赵必功有所顾虑,不肯坦诚说明。

    思及此,沈弄璋道:“赵先生,明人不说暗话,太子璁阻止桐油和金器交易的最本质原因我们都心知肚明。然而,凛凛冬日曙城绢花满树,香飘满城,家家户户点起长明灯,都是大贾斗富所为,太子璁也拿他们无可奈何。更不用说这敦城夜晚的灯红酒绿,与城外二十里的悲惨景象相比,简直如天上地下。”

    “他们如此不懂疾苦,如此嚣张的铺张,何曾将太子璁放在眼里,又怎么会因为他一个杀鸡儆猴的举动就真的将自己当成了猴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