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匹妇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 进城(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原本沈弄璋当夜便要赶去平富县,但启部还有伤者,方烈需要为他们配好伤药,所以忙了一夜,第二日才与施辰正式作别。

    马匹留给了施辰,施辰则将不用的药草都打包给了他们三人,美其名曰——“送妹妹的见面礼”。

    这些药草有些是施辰从启部带来的,有些是从方烈这里用茶叶换的,最终,却又都给了沈弄璋。

    沈弄璋没想到耽搁了一晚上,早晨竟然下起了雪。

    此地下雪不比北方,边下边化,地面湿滑。一旦雪停,气温便会降低,更加阴冷。

    担心乡亲们的处境和身体,沈弄璋心急如焚,顺着风雪向前,几乎是一路小跑到了平富县。

    天色向晚,三人进了县城,沈弄璋停下脚步,似乎已经想了很久,犹豫再三,才对穆砺琛说道:“我的乡亲们都是孤儿寡母,害他们如此悲惨的人,我不想提,但他们一定不愿意见到你。”

    穆砺琛知道她会这样说,早已备好了说辞:“你说过,冤有头债……”

    “这只是我的想法,并不代表所有人的想法。”沈弄璋快速打断了他的话,“我不想你刺激我的乡亲们。”

    看着沈弄璋冷冰冰的面容,穆砺琛能体会她此时的心情。若是身份互换,他也不愿见与仇人有亲密关系的人,一如他在北固关,不论什么节日,都不愿回都城王宫——他不想见穆砺璁,也不想见穆唯朴。

    自昨日沈弄璋见过她的乡亲后,脸色便一直不大好,单独与穆砺琛和方烈在小帐时,更是冷漠。

    穆阳县发生之事,穆砺琛已从沈弄璋口中得知,早已看透内里因由,自然也明白沈弄璋心情不佳的原因。

    他知道留下来不明智,这个身份对沈弄璋和她的乡亲们并不友好,而邛州对他也不友好,但他偏偏还是要固执地留下来。

    吹了一下飘到眼前的雪花,穆砺琛嘿嘿一笑,又露出那副落拓不羁的做派,说道:“你不说,谁知道我是谁。再说大烈可以为你那些乡亲们治病,这才是重中之重吧。”

    这确实是重中之重。

    沈弄璋很想请方烈为乡亲们看病,但又不想穆砺琛跟着,万一有人认识他,误以为穆阳县城的百姓是他带来的奸细,那可是百口莫辩。

    是以,沈弄璋仍在纠结。

    “你留下是要探查义军的动向吧,我们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互不打扰,好吗?”沈弄璋忍气吞声般与穆砺琛商量。

    原来她担心这个!

    穆砺琛瞬间憬悟,她担心他的身份暴露会连累到她的乡亲。

    背起双手,穆砺琛轻笑一声,幽幽说道:“你想多了。”

    沈弄璋蹙眉,一时不能理解他话中之意。

    “是城北的马厩是吧,天快黑了,快走快走。”穆砺琛抬头看向北方,喃喃自语似地催促着,竟抬脚便向北走去。

    “你——”

    方烈拉住沈弄璋,柔声说道:“沈姑娘,看病人最重要。”

    在方烈清亮的眼神里,沈弄璋只看到磊落与平和,而他恰恰与穆砺琛算得上是一人的两面,外表安静与激烈,内里却同样的坦荡又谨慎。

    穆砺琛进城没别的目的?

    虽然不敢置信,但既知拗不过穆砺琛,沈弄璋倒是很识时务,立即便也快步追了过去。

    城北的马厩并不难找,问过城中人,很快便知道了具体的位置。

    夜色里,城里渐渐起了灯火,炊烟扑鼻而来,静谧温馨的团聚情景浮现在沈弄璋脑海,愈发怀念在穆阳县城的幸福时光,忍不住鼻子便是一酸。

    越向北走,越是空旷,蒙蒙细雪之中,终于看到了马厩轮廓。

    火把照亮了马厩前的空地,一群士兵装束的人聚在一起,似乎在争执什么。

    穆砺琛停下脚步,既是等身后的沈弄璋和方烈,也是在听马厩前的吵杂声。

    “官爷,对不起,我们当真不知山上的冬笋是官爷们的,除去已经吃掉的,挖的都在这里,请官爷开恩、恕罪。”一个高大的少年小心翼翼地讨饶。

    话音一落,马厩内响起不少求饶声。

    “请大人恕罪,我们当真不知!”

    “请官爷恕罪!”

    “请兵爷恕罪!”

    “恕罪?怎么恕罪?这些冬笋是留给方将军食用的,如今被你们这些刁民偷挖了来,竟然还吃掉了大半,剩下这几个,要老子们怎么交差。”一个士兵伸手指着马厩中一个被吓呆了的孩子,孩子手中,正端着一只破碗,清汤寡水里半漂着一片笋片。

    “小人们刚从陵州过来,确实不知这里的规矩。要么小人现在便去山上,再挖些冬笋,献给方将军。”少年连连道歉,努力化解士兵的责难。

    “山都是军中的,山中之物也是军中的,你们这些外来的刁民还想去挖冬笋?”士兵尖着声音叫道。

    另外一个忠厚的声音插进来,打圆场道:“哎,他们也是投奔邛州的百姓,不知者不怪,趁着方将军还未到,我们先带着这些冬笋回去,别耽误了将军的晚饭。至于这些百姓,明日罚他们去军营里做几天苦力,赵侍卫觉得可否?”

    站在一旁一直未出言的赵侍卫沉默了片刻,才勉强说道:“方将军治军向来赏罚分明。刁民盗取军中食物,该罚二十鞭。将主犯即刻押回县廷大牢,明日午时当街执行鞭刑,以儆效尤。”

    “还请赵侍卫息怒。平富县正缺人丁,若是打了,十天半月也无法下地干活,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他们么。”忠厚声音又温和地求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