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孤焰烈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6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周遇宁被沈程打趣的不敢再轻举妄动。

    好在他亲了她一下就安分回去, 单手枕在她的脑勺后面, 拥着她一起安稳入眠。

    快近傍晚,他睡了个囫囵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回去, 挽着周遇宁往回走。快走回到村口那边, 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他倒是没有和周遇宁同行回去。

    周遇宁自从下午突然听到沈程的表白后, 直到回到房间里, 她整个人其实还有点茫茫然的, 总感觉是趁着春意灼灼下做的一个美梦。

    她再三确认她自己的记忆,甚至无意识把她自己脖颈上随身带着的子弹项链用力按压下去,有痛觉传来, 并不是梦境, 而是真实发生的,她这才清醒回去。

    也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美景,唇角边无意识浮起一丝笑意,即便她自己毫不知情。

    眼前她只想着早点完成手头的工作,如果方便的话,她也不介意和沈程一起去边防站呆几天,毕竟这是她过来前就想过的计划。

    周遇宁想到这里, 打开电脑,把她下午拍的一百多张照片导到电脑里,逐张查看起来,最后她选了其中一张桃林照片, 背景是渺无人烟的苍茫林海,山谷处的桃林肆意绽放,视觉冲击看着格外震撼,她又选了一张之前走访村民家里拍的生活照,是一个当地门巴族的小孩,穿着藏族服饰,后背背着一个近乎和她半人高的竹篓,是这边背夫世代用的最常用工具而已。

    竹篓里放着一块巨石,重量显然超过那个年纪小孩该有的承受力,让人看得莫名动容。

    周遇宁选好照片后,再开始写稿,她自己几易其稿,把之前对郭顺林的采访完全抛到脑后去了。

    一直改到晚上十一点多,周遇宁才把她自己改好的稿子发给老大。

    诡异的是,几分钟后老大就回了电话过来。

    “怎么没看到你提及华锦那边扶贫办的事情?”

    “扶贫办的郭先生行程一直很忙,估计明天才有空。”周遇宁模棱两可应道。

    “这张风景照拍得还不错,是你在当地拍的吗?”老大再次确认。

    “是的。”

    “正好花香手上的稿子出了点问题,全体同事今天都临时加班,那我就把你这篇稿子提前用了,正好给后面的华锦宣传热热场也行。”

    “好的。”

    挂了电话后,周遇宁才去洗漱。

    昨晚写稿写得晚,周遇宁一觉就睡到上午十点多。

    她最近手头没太多要紧的公事,加上多日睡眠不足,明显头昏脑涨,睡前特意把手机调成了静音。周遇宁起来后拿起手机看了下,结果没想到好多个老大的未接来电。

    她又点开微信看了下,没想到有上百条未读信息。

    周遇宁以为出什么大事了,飞快浏览。

    幸亏是虚惊一场。

    昨晚老大临时把她的那篇稿子拿去当专版用了,她们报刊的公众号也同步发布,不知道是谁先在朋友圈里先开始转发这条带有当地美景的内容,平时半死不活只有几百浏览量的公众号陡然间狂增关注者,光这条内容阅读量不到半天时间就高达几万点击,这在周遇宁他们单位的公众号运营以来,头一次火爆至此。

    下面的留言飞快刷屏,大都是艳羡藏区的美景,甚至还有好多读者一水留言求进藏攻略。即便周遇宁在文中已经寥寥数语提过她当下所在村庄里的具体位置,以及搭乘路线。不过在大都数人眼里,藏区还是个相对神秘的地方,加上高反这些因素,进藏大都顾虑颇多,所以还想着更加深入了解点。

    也正因为这样,老大才打了无数个电话给周遇宁,见她没及时接电话,又在微信上给她留言了,让她赶紧准备第二篇稿子,如果能有当地别的风景照最好,顺便再写个进藏攻略路线。

    周遇宁也没想到反响会这么火爆,不过这倒是和她临时改写这篇稿子的初衷一致。她及时回复给老大说了声好的,匆匆洗漱了下拿着单反出门。

    她刚从住户家里出来,就接到了沈程的电话。他有急事上午先回边防站了,约好明天上午过来接周遇宁去边防站。周遇宁想着今天先把能拍的素材都采风拍好,至于写稿的事情随时都可以写,满口答应下来。

    为了到边防站那边能少被工作牵绊,周遇宁这一天下来,把村落附近整整徒步走了一圈,尽可能全方位的把当地的风光呈现出来。

    老大思路活,让她在晚上七点前先交一篇游记,今晚先在公众号那里发布。

    网络时代,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一回还不知道猴年马月了,作为在媒体行业混了十几年的老人家,老大自然比周遇宁更加深谙其道。

    果然,趁着这个热度未消,周遇宁今天编辑的十几张风景照在公众号上面发布后,下面的留言继续火爆。

    周遇宁临睡前,措姆直接过来了,说是今天的电话突然被打爆了,大都是询问这边的食宿是否便利。其实是周遇宁多留了个心眼,直接在文章末尾把措姆的联系方式留在了上面,毕竟从当地来看,就数措姆的汉语说得最好,沟通起来相对没有障碍。

    周遇宁把她们单位公众号发布的内容直接转发措姆看,好一会过后,措姆还一直在感慨网络时代的神奇,他显然是下定决心要把当地的经济建设弄起来,只是苦于这边山高路陡出路不多。

    凭直觉,他觉得眼前这个年轻的小姑娘可比那个大忙人郭顺林靠谱多了,所以及时过来找周遇宁商量起来。

    “这里的公共基础设施基本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