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就成了王府书童师父的雪雁一叉腰,笑了。
    那头,车厢里的黛玉还万事不知,正恼恨自己没用呢!
    就这样,永玙心疼黛玉晕车,走走停停,逢店便入,原本不过几日的路程,竟被他们走出了十来天。
    好不容易,这日踏进入京的官道,黛玉的晕车也好转了许多。
    永玙这才从马车里退出来,骑马跟在一旁。
    远远地,永玙便望见官道旁的茶棚边站着三个人。
    且看那身形,竟像是——泰山大人!
    永玙不敢耽搁,急忙打马上前。
    一看,可不正是林如海、杨毅并赵煦嘛!
    永玙翻身下马,走到林如海身边,大礼拜下道:“玙儿拜见岳丈大人!”
    其实尚名不副实的林如海许久不曾见过永玙,乍然重逢,只觉得昔日少年,已然褪尽稚气,英武雄壮如军中猛将,气宇轩昂不让士林豪强!端的好品貌,好气度,好一个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这头儿,林如海岳丈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那头儿,黛玉得知父亲和先生等人在前面的茶棚迎她,思亲心切,顾不得引发晕车新疾,命车夫扬鞭疾奔,眨眼也奔到了茶棚前。
    雪雁扶着黛玉下车。
    文竹亲自搬来脚踏,让黛玉方便下车。
    谁曾想,黛玉右脚刚踏上脚踏,还没踩稳,忽然身子一软,伏在车架上,干呕起来。
    林如海打头,杨毅紧跟其后吓傻当场。赵煦还有点不明所以,永玙立马扶额叹息。
    恰到好处登场的野风,卷着地上的杂草根茎,呼啸而过。
    良久,等黛玉度过了那阵恶心劲儿,再抬头时,只看见林如海一脸的不可置信,杨毅对永玙怒目而视,永玙摆手不迭,赵煦左右环顾,似懂非懂。
    呼——又是一阵春风过。
    黛玉缓缓直起身子,淡定下车,走到林如海等人面前,盈盈下拜道:“女儿拜见父亲大人!拜见先生!拜见赵公子!适才赶路太急,女儿晕车病症又犯了。”黛玉特意把“晕车”二字说得十分清楚。
    晕车?林如海听见黛玉解释,心里好过多了。也是,谁说的女子呕吐就是害喜?定然是他太过紧张,见妙阳有孕,方看谁都有些误会。他的女儿,他还是了解的。可是——林如海转念一想,黛玉靠得住,永玙靠得住吗?
    林如海猛地回头,去看永玙表情。只见他面上除却担忧,竟全是哭笑不得。他身边小厮文竹更是已经捧了漱口的茶水过来,看样子,黛玉晕车并不是头一回了。
    应该是自己想多了!林如海在心里安慰自己道。
    而杨毅就比他直接多了,径直开口道:“是吗?玉儿晕车了,让为师看看,可有甚好法子没有?”
    杨毅说着,伸出右手食中二指,隔着衣袖搭在黛玉脉门之上。
    只一接触,杨毅便收回了手,含笑抚了抚黛玉头顶道:“傻孩子,既然晕车了,何苦还这般急着赶路!快进去喝杯茶,歇歇脚,解一解。”
    真的是晕车!
    杨毅此话一出,林如海再不担心,一面拉着黛玉去里面早就布置好的座位上坐下,一面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将黛玉看了个遍。
    见她除了晕车,面色略微有些苍白以外,一切都好,甚至身量也高了许多。从前偶尔还会从她眼底泄露出的担忧和焦虑更是再找不见一丝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心底的快活与畅意。
    黛玉的面庞,全都在发着光。
    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光。
    是天高海阔、任我逍遥的光。
    林如海老怀大慰,只顾着盯着黛玉发呆时候,黛玉却问道:“如何不见郡主?”
    却不是黛玉架子大到非得应妙阳亲自来接。实在是她二人感情亦十分深厚。若应妙阳久等她不归,定然不会干坐家中枯等,无论如何也会和林如海一道前来。现下,就连赵煦都在场,偏偏没有应妙阳。林如海在信里又是语焉不详,说什么家中发生了大事,如何能叫黛玉不胡思乱想,心急如焚呢?
    “咳咳,这个,郡主她——”刚才还怀疑黛玉和永玙珠胎暗结的林如海,此刻就被女儿质问上了,本来十分坦荡的他,想起自个儿老老又得子,也难为情起来,斟酌着不知如何说才好。
    被黛玉看见,愈发误会了。
    黛玉急道:“怎么了?可是郡主出了事?”说着腾地站起身,就要上马回府。
    林如海忙一把将她拉住,结结巴巴道:“不,不是。玉儿你想多了。郡主她,她有喜了。”
    “什么?”却是黛玉和永玙异口同声问道。
    “有喜了?几个月了?怀相可好?可有太医常住府上照顾?请了产婆吗?”黛玉连珠似的问道。
    不等林如海一一回答,她已经转而去问杨毅道:“先生,您给郡主把过脉吗?这一胎可稳吗?产婆请了吗?请了几个?郡主喜欢吃酸还是甜?胖——”
    永玙看不下去了,竖起一指,拦在黛玉唇边,还用手给她扇着风,示意她稍安勿躁。
    “你别急,慢慢问!这么多问题,你倒是让先生先答哪个好!”永玙劝道。
    黛玉也知是她太激动了,转头腻到林如海身边,笑颜如花地望着他,轻声问:“郡主她一切都好吗?”
    “好好好,都好,只等你回家。”林如海见了女儿笑颜,喜得心都化了。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功成名就,天伦得享。似他者,复有何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