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系林妹妹[红楼]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7章 两地书(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明蕙说宝玉倾心黛玉, 这句话, 可轻可重。

    往轻里说, 她和黛玉是闺中密友, 不过一句玩笑话,调侃尔。且黛玉借住荣国府的时候年岁还小, 彼此有亲,走的近些, 不伤大雅。

    但是明蕙和黛玉并不熟识, 甚至乃初次相见。还当着皇后娘娘、贤亲王妃、永玙并诸多外人的面说这种话,再称之为调侃,傻子也不会信。

    往重里说,她这是要毁了黛玉的闺誉。待字闺中的少女要是名声坏了,除了嫁给那个坏了她名声的人, 别无他法。

    何况, 积毁销骨, 三人成虎。莫须有的事情说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事实。

    只要永玙心里生了芥蒂, 明蕙的目的也便达到了。

    果然, 明蕙的话刚出口,一众贵女脸上神情都从适才的嫉恨交加转成了隔岸观火乃至暗中窃喜。

    “哦, 我外祖家衔玉而生的表哥?这是怎么说的来着,我倒不知这段秘辛,亏得我还在外祖家借住了两年。没想到郡主,一个外人, 反倒比我知道得还清楚些。”黛玉本不明就里,但她心思玲珑剔透,旁人一个眼神她便品出了个中缘由,不慌不忙,好整以暇地道。

    听见黛玉的话,本来撂下茶杯就要骂人的应妙阳默默又坐回了原地——嗯,玉儿嘴皮子还不错,先观察观察。

    “原是京中奇事,众人皆知的。林姑娘何必——”明蕙反唇相讥道。

    她原想说黛玉避重就轻,回避她的问题。然而,她话刚说了一半,永玙便插话道:“是吗?我便不知。母亲可知?”

    贤亲王妃微微摇头。

    永玙又转向看热闹的一众贵女们,“各位,也都听说过旁人府中哥儿的逸闻趣事?”

    还特别将“旁人府中哥儿”几字咬音说得特别重。

    一众贵女都不是傻的,听话听音,忙不迭摇头,生怕惹上不洁的名声,更怕给永玙留下坏印象。

    “你,你们——”明蕙见状,气红了脸,公然拿手指去指众人。

    永玙却不理她,还一派天真地转向皇后娘娘,朗声问道:“这等异事,皇后娘娘见多识广,不知可曾听过否?”

    皇后娘娘抿了抿唇角,说的是贾宝玉?她确实听着过信儿。

    皇室最忌讳怪力乱神,贾宝玉生来就带了什么通灵宝玉的事情,她确实听说过,就连皇帝也知道,还安排了人去暗中调查。

    只是后面看着贾宝玉除了有个玉以外,并无其他异常。模样、长相、性情、才华,都只算中等,帝后等人便将这件事情揭过了。

    这会子明蕙贸然提起来,还费了皇后一些功夫才想起这茬事。

    永玙问罢,就只看着皇后娘娘。

    应妙阳和贤亲王妃也扭过头去。

    黛玉却还端坐不动。只因她深知但凡有应妙阳和贤亲王妃在,哪怕她与皇后娘娘之间没有救驾的情意,皇后娘娘明辨是非,也断不会在此时帮腔明蕙。

    偏偏,明蕙还看不透,仗着她宗亲的身份,晃着皇后娘娘的胳膊道:“娘娘、娘娘,您不是也曾听过吗?还……”

    “明蕙,想来是你记错了,这等怪事,本宫并不曾听过。”皇后娘娘不怒自威,轻启朱唇道。

    明蕙万没想到就连皇后娘娘也不帮她,还公然驳她的面子,满脸都是不可置信,双目圆睁,怒瞪向黛玉。但是仔细看去,眼中竟似已有了泪花。

    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的黛玉:明明怼你最凶的人是永玙,你不瞪他,瞪我干甚?

    旁观的应妙阳彻底放了心,悠哉哉欣赏明蕙气急败坏的模样。

    本来她见竟然有人敢欺负她家姑娘,憋了一口大气就要下场给明蕙好看。哪知根本用不着她开口,黛玉轻飘飘一句话,四两拨千斤就把脏水又泼给了明蕙。紧跟着,永玙更是半点面子不留地“勾结”众人给明蕙下了个套。

    “哎呀,当真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看样子,用不上本郡主了!”应妙阳美滋滋地想。

    另一边黛玉初来乍到,不好过分威逼,见明蕙涨红了脸,一副泫然欲泣模样,便准备就此算了。

    哪知,明蕙上来就吃了瘪却还不愿善罢甘休,咬牙竖眉逼出一句,“听说宁荣两府参与逆案谋反,如今府门还被禁军围着。林姑娘身为荣国公嫡亲的外孙女,倒有闲心赴宴听曲儿,就丝毫不为外祖家担心吗?”

    论理,这句话才应换得满堂皆惊。可是今日明蕙扔出的不当言论也嫌忒多了些,众人一时间竟没什么反应。

    但是,黛玉本来嘴角还噙着微笑,闻言彻底冷了脸。

    刚刚准备高风亮节、高高挂起的应妙阳如同被触逆鳞,亦是柳眉倒竖,眼瞅着就要炸毛。

    就连秉承好男不跟女斗原则,准备暂且饶过明蕙的永玙,也“啪”地放下了手中茶盏。

    先是从男女大防说起,诬陷黛玉不洁,再给林家扣上谋逆大案从犯的帽子,还数落黛玉不孝,不忠不孝,看样子今日不撕破脸,明蕙定不罢休。

    好好一场欢聚,眼看就要因明蕙闹成两家世代的嫌隙。

    皇后娘娘高坐主位,也是脸色难看。但是谋逆大案事关前朝国事,皇后娘娘轻易也不得开口。正斟酌字词间,黛玉突然起身,在皇后娘娘面前跪下。

    “请娘娘明鉴。臣女稚童无知,不懂那等乱臣贼子心思。但是,臣女外祖家世代忠良,忠心天地可鉴。宁荣两位国公功勋卓著,恩荫妻儿。臣女并家母得享余荫,不能不为祖辈正名。”黛玉郑重表明立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