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还在一天一天过去, 确认恢复高考消息的日子却没有那么早到来。
但是就在省报那篇文章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时候, 时隔半月,同样一篇文章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不同于只在省级发行的省报,《人民日报》作为党媒,它的影响力在全国都是强势的,想要在《人民日报》上发一篇文章何其艰难,可即便如此, 《人民日报》还是刊登了一篇已经在省报刊登过的文章。
而且还是同样的头版头条。
几乎是这期《人民日报》一出刊, 已经复习半个月的那些人哭笑着至少买了两份《人民日报》,一份用于收藏, 另一份用于传阅,这份报纸一出,说明他们过去半个月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而那些之前没有察觉到省报那篇文章的人, 或者是外省根本没有见过省报的人,在看到《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时, 心里很快打算起来。
这篇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哪怕是那些不够敏锐的人,也能从中察觉到一些什么, 毕竟这不是普通的报刊, 而是《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会发一篇全无意义的文章吗?
这个问题不管问谁, 他的回答大概都只有一个,不会!
既然不会, 那么这篇文章一定寓意着什么。
几乎是在《人民日报》发行后不久,全国各地不少人都从家里翻出了积灰已久的高中课本, 同样开始了他们的学习之路。
与此同时,红旗大队的温然收到了来自县城的一个大包裹。
包裹的寄件人写明是甘蓝。
这样的包裹在大队里都是少见的,因此包裹到了后,周围围观的人久久没有散开,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还有人起哄,让温然快点把包裹拆开。
温然无奈,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拆开包裹,心里想着千万不要是什么引人注目的东西,要不然还不知道大队里的人怎么想她。
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拆开包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报纸。
然后是报纸上明显的大字。
《人民是国家的基石,人才是未来的基础》
温然愣在原地。
“快看下面啊,下面是什么东西?”围观的人对报纸一点儿都不好奇,只当那是一张用于包裹里面东西的普通报纸。
温然回神,把报纸拿开,露出了下面的东西。
赫然是整齐的两叠书。
围观的村民一脸遗憾。
“就是几本书啊,还以为什么东西呢,包的这么好。”
“他们去县城了,怎么也不寄点糖回来,这么小气?”
“就是,还以为能看到什么好东西呢。”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天转身离开。
留下的温然却看着那些书发愣。
还有她手里的报纸。
温然迅速把报纸拿起来,放在眼前,如果说之前只是怀疑,在看到书的一瞬间,她就知道她的怀疑是真的。
确认了这一点,再面对特意给她寄书过来的甘蓝,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如果说她这辈子最倒霉的事是遇上高振波,那么她最幸运的事就是碰上了甘蓝,是她把自己从泥潭中拉出来,还给了她希望和未来。
之前发生了那么多事,要说温然不苦恼是假的,她不止一次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扪心自问,为什么会是她,为什么她要遇到那样一个男人,而且还为了那个男人断送了整整十年的人生。
可是这一刻,温然突然觉得发生在她身上的幸运已经完全盖过了倒霉。
她是幸运的,从遇到甘蓝开始,她的人生都将一直幸运下去。
高振波算什么?不过是一个臭男人!
把仇恨的心思放在高振波身上让自己忧心,还不如昂起头迈开步伐往前走,总有一天,她要走到高振波跳起来都无法企及的位置!
《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阵风浪,而对于正在县城的甘蓝而言,这件事已经跟她没有太大关系,甚至在大家都开始积极备考高考的时候,她正在努力准备马上就要开始的初中毕业考试。
“真的能行吗?咱们培训班虽然很简陋,但所有的试卷都是需要存档的,要是你考不过,我可不会让你走后门。”培训班的老师笑着说道。
“可以,我准备好了。”甘蓝自信道。
“那就开始了,首先是语文试卷。”老师把试卷放在甘蓝面前。
这个培训班确实简陋,但也是严格按照正规考试流程进行的,哪怕参加考试的只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步骤都不会少。
甘蓝对于考试并不紧张,更何况这只是初中级别的考试。
略微整理了一下心情,她直接握着笔开始作答。
万变不离其宗,从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考试相关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变的,应试考试还是甘蓝熟悉的,试卷的内容在这段时间的复习后也不算陌生,答起题来也如行云流水一般。
小学毕业证以及初中毕业证算是二十一世纪最容易拿到的毕业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下,只要不是成绩差到惨绝人寰,该给的毕业证还是会给。
只是再往上的道路稍显艰难,普高跟职高之间的区别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过即便如此,初中的毕业考试相对影响不是很大。
甘蓝的心情也很轻松,一道道题往下答,丝毫没有停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