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民国千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章 劝告(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吃过午饭,杨佩瑶陪太太上楼,提起此事。

    太太鄙夷道:“眼皮子浅的只能看得见芝麻了,还整天觉得自己无比精明,以为别人都看不出骨子里的穷酸气……你大嫂不是为这个置气,你大哥打算调到三旅当参谋……三旅驻地在龙泉。”

    那就是要两地分居?

    杨佩瑶压低声音问道:“大嫂不舍得跟大哥分开?”

    太太瞪她一眼,“年轻姑娘家,打听这么多闲事干什么?”

    杨佩瑶抿嘴笑笑,“娘,要是大哥去龙泉,就让大嫂跟着一起呗。说不定过两年我能多个小侄子。”

    “再说吧,你大嫂娇生惯养长大的,谁知愿不愿意去那里受苦?” 太太又叹声,径自往三楼走。

    杨佩瑶回到自己房间,寻刀子削好铅笔。

    离八月三十考试还有十八天时间,她要列个计划表,把要复习的书目通读一遍。

    英文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只需把每课词汇过一遍就可以,她相信自己的实力。

    数学应该也还可以,虽然大学里的高数都是老师高抬贵手才通过,但她毕竟经历过高考,底子还在,而且初中数学不会特别难。

    重点复习的只是国语。

    课文要读熟,那些繁体字即便不会写,至少得认识。

    翌日,杨佩瑶起了个大早,快手快脚地洗把脸,把头发扎成个马尾,就到房间附带的小阳台上读课文。

    一楼小花园里栽了十几竿翠竹,刚巧伸到二楼阳台旁。

    晨阳斜照在竹叶上,碧绿欲滴。

    时辰尚早,风略略有些清凉,扑面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按照杨佩瑶的经验,初中升高中,考的内容大多以初三学过的知识点为主,因此她先从国三的国语书开始读。

    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尤其做客观题的时候,即便读不懂题干的意思,凭借语感也能选中正确答案。

    杨佩瑶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字词用铅笔圈出来,打算请教太太。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个小时。

    春喜敲门喊她吃早饭,杨佩瑶答应声,感觉嗓子有点哑,连忙喝口水润了润,换过身上睡袍,这才下楼。

    人差不多都到了,杨致重和杨承灏以及杨承鸿都在,难得的齐全。

    饭菜也丰盛,单是粥就准备了两样,还温了牛奶。

    一大家人鸦雀无声地吃过饭,周妈跟春喜将碗筷杯碟撤下去,杨致重清清嗓子宣布道:“承灏要调任龙泉,下周就走。”

    太太面色淡然,四姨太也不意外,想必事先已经听说过。

    二姨太跟三姨太都是一脸惊讶。

    三姨太问道:“杭城待得好好的,怎么想起去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是山路不好走,去一趟得一天一宿的路程吧?”

    二姨太则问:“大少奶呢,也跟着去?”

    杨致重冷声道:“承灏去剿匪平寇,还能把婆娘拴在裤腰带上?”

    那就是不让陆秀玫跟着了。

    杨佩瑶偷眼看去,陆秀玫双手捧着茶盅,目光直盯盯地看着茶水,像是要看出个花儿似的。

    表面看着没什么,心情应该会难受吧?

    她是大家庭长大的老派女子,一向讲究温良恭顺,杨致重发话不许去,她势必不敢违抗。

    可夫妻俩分居两地算什么?

    杨致重跟太太都才四十多岁,用不着儿媳妇伺候,又没有孩子拖累。

    况且,陆秀玫不过去,杨承灏没准儿会在当地纳个姨太太,这不是硬生生把一对夫妻变成怨偶吗?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异地总是不靠谱。

    正思量着,听到杨致重吩咐杨承灏这几天把军需处的公事交接完毕,吩咐太太给杨承灏准备简单的行装。

    训话完毕,杨致重与杨承灏去公署,其余人等各自散去。

    杨佩瑶看着陆秀玫上楼,悄声问太太,“爹干嘛不让大嫂跟着?”

    太太道:“你爹想让你大哥继承家业,他大学毕业之后就进了军需处,从来没真刀真枪地打过仗,镇不住手下人。龙泉那边山匪多,过去拿他们练练手……这不怕你大嫂扯后腿?”

    杨佩瑶撇撇嘴,“早知道就先别给大哥成亲,等他能撑起事来再说……军队里可是有不少随军家属,人家怎么就不怕扯后腿?”

    “胡说八道,”太太斥一句,“别人能跟你大哥比?你大哥被拿住,你爹不就受制于人了?”

    杨佩瑶无言以对,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某知名电视剧。

    有位将领要攻城,敌人把他老婆拉到城墙上,喊道:“XXX,你要敢放炮,就先把你老婆杀了。”

    将领左右为难,一边是大义,一边是发妻。

    最终他老婆自杀,帮他做出了决定。

    杨致重顾忌得肯定也是这点。

    可是,中国历代大多是男人执政,男人发动战争,为什么总爱让女人背锅,让女人担“祸水”的名头?

    杨承灏如果连自己老婆护不住,那也算不上真正强大、有能力的男人。

    杨佩瑶暗中嘀咕着,上楼去找陆秀玫。

    倘或换成她自己,她势必要跟着去,但她不能替陆秀玫做决定,只能安慰她几句。

    没想到四姨太胡艳美也在。

    她口沫横飞,“你去不去趁早拿个主意,别磨磨蹭蹭地不成事。”

    陆秀玫手里攥一条手绢拧来拧去,细声细语地说:“我想去,可要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