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民国千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章 道谢(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翌日,杨佩瑶起了个大早,并没有化妆,连口红都没涂,只薄薄地擦了点雪花膏。

    主要是她现在才十五岁,满脸都是胶原蛋白,又因夜里睡得好,脸颊自带三分红润,比前世她熬夜打王者的脸色强百倍,完全用不上化妆品。

    衣服仍旧选的袄裙。

    袄子是浅蓝色七分袖,衣襟处滚一道深蓝色缘边,盘扣也用了深蓝色。裙子则是米白色纱裙,长及脚踝,配白色半高跟玛丽珍鞋。

    看上去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让人眼前一亮。

    太太满意地点点头,“我还是觉得袄裙最好,既好看又舒服,旗袍紧紧箍在身上,腿都迈不开,有什么好?”

    杨佩瑶笑,“旗袍也好看,显身条,要不怎么穿的人越来越多?”

    两人一边谈笑着,一边出了门。

    韦副官站在一辆黑色福特汽车旁等着,见两人出来,忙拉开车门,手抵在车门上方,等她们坐好才轻轻关上车门,坐进前面的驾驶位。

    杨家有三部汽车,一部军用吉普,是杨致重专用的,还有部黑色雪佛兰,通常是大少爷杨承灏开着。

    这部福特则专门供女眷外出所用。

    杨佩瑶有驾照,是自动挡的C2车证,但她只在驾校摸过车,拿证之后还没开过。

    对于这部百年前的老式汽车,她充满了好奇,目不转睛地盯着韦副官的动作。

    韦副官开车很稳,坐在车里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太太趁机跟杨佩瑶说起顾家。

    顾家在杭城可算的上举足轻重。

    原先的家主顾维钧是杭城商会会长。三年前顾维钧过世,留下两子一女。长子顾息澜接管家业,也接管了商会会长的职务。

    送杨佩瑶回家的就是顾息澜和他的妹妹顾静怡。

    约莫一刻多钟,汽车在武陵湖旁一片开阔之地停下。

    韦副官指着旁边的石子小径,“从这里走上去就是顾会长家,顾家门前不让停车……”

    杨佩瑶探头望去,只看到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的绿和绿色掩映下青色廊檐的一角。

    太太点点头,“那就走过去吧。”

    韦副官提着礼盒撑起一把遮阳伞,护送两人踏上小径,不过三五分钟便来到顾家门前。

    大门是普通的铁栅栏门,右手边建了座精巧的五角亭,里面安着石桌石凳。

    杨佩瑶很感诧异,要说亭子都建在花园里留着乘凉赏景,顾家在门口建这么座亭子干啥?

    正思量着,有门房隔着铁栅栏问道:“请问是哪位贵客?”

    话语非常客气。

    韦副官递上拜帖,“我们是杨都督府里的,前来拜见夫人跟会长。”

    门房躬身接过,看了两眼笑道:“天气太热,贵客先请在亭子里避避日头,我这就进去通报。”

    原来门口的五角亭是供来客暂且歇脚的。

    想必顾家的大门不太好进。

    三人没往亭子去,而是站在门口等了几分钟,就见原先的门房快步走过来,身后跟着一个三十出头,梳发髻穿蓝底印花袄黑色裤子的妇人。

    门房笑着打开约莫三尺宽的侧门,“劳杨太太久等,里面请。”

    妇人也弯腰陪笑道:“太太小姐,请跟我来。”

    太太含笑点点头。

    杨佩瑶接过韦副官手里的礼盒,紧紧随在太太身侧。

    顾家在外面看着不起眼,可绕过进门处的假山之后却是另有天地。只见藤萝缠绕着苍松,蝴蝶眷恋着花木,绿树花草间盖了亭台楼阁,极为精巧。

    主建筑有两座,正对假山的是座中式宅院,宅院东边相隔五六十米的地方另有座三层高的白色小楼,掩映在一片翠竹间,只露出红色屋顶。

    顾夫人站在厅堂前面的廊檐下等着她们。

    她跟太太年岁差不多,穿件秋香色绣着缠枝莲花的大襟袄,石青色罗裙,头发束在脑后绾成个圆髻,插一支玉簪。

    秋香色非常挑人,又难搭配,可穿在顾夫人身上却并不显老,反而更添几分端庄典雅。

    杨佩瑶不由多看了两眼,才端端正正鞠个躬,“顾夫人好。”

    顾夫人拉起她的手端详,“是三小姐?模样真好,气度也好,”笑着夸赞太太,“杨太太的本事,会教养人。”

    太太叹口气,“哪里哪里,天天皮猴儿似的,要不也不会麻烦顾会长和顾小姐。”

    顾夫人含笑将两人让进客厅,吩咐下人端上茶水点心,又问:“跟少爷和小静说过没有,今儿有贵客上门?”

    倒茶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笑盈盈地回答,“小姐换件衣裳就过来,楚秘书已禀报少爷了,待会儿送信来。”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少女步履轻盈地从屏风后面转出来。

    少女肤色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双眼明亮闪耀,许是刚洗了头,发梢不曾全干,垂在肩头将白色半袖连衣裙也洇湿一小片。

    顾夫人招呼道:“快见过杨太太和三小姐……这就是我家那个没正形的闺女。小静跟三小姐是同学吧?”

    顾静怡弯弯腰,神情很客气,可声音却有不容错识的疏离,“杨太太好,杨佩瑶好”,在顾夫人身旁的红木椅子上坐下,这才露出一丝笑,“我比三小姐大一岁,我上国二的时候她上国一,没有同班过。”

    意思很明显,就是想撇清两人的关系,没有交好的打算。

    太太听出话音,心里颇觉尴尬,不欲多待,便笑着打开礼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