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爹是和珅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章 公主完婚(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纵使绵标不希望她嫁到蒙古, 也不愿她委屈自己嫁给宜绵, “那也是他一厢情愿, 琬真对他从来无意, 也没求他帮忙,他自己惹的麻烦, 凭什么要琬真来替他解围?”

    “乖侄儿,你怕是没弄明白眼前的情况, 这事儿琬真的确没义务去帮他, 但若此刻她没有婚约,皇阿玛还会将她赐婚给蒙古的首领,除非有婚约做挡,她才能免去这一劫,所以救宜绵就等于是救她自己!蒙古壮汉和宜绵, 你选哪个做妹夫!”

    绵标无言以对, 他很想说, 两个都不想要,但也明知妹妹的婚事不是他能抉择的, 权衡利弊之后, 他最终还是决定按照公主的意思,去劝说他阿玛,

    “我只能尽力去劝,能不能成我不担保,你可别因此而恨我。”

    难道她就如此不讲理吗?“瞧你这话说的,咱们都是为了琬真, 我恨你做甚?”

    毕竟他才刚说过宜绵的坏话,而宜绵又是丰绅殷德的堂兄,殷德又是她的额驸,绵标担心她性子耿直,会把这些话转达给丰绅殷德,

    “其实我倒也不是针对宜绵,男人逛青楼听个曲儿也能理解,他娶旁人无所谓,但若娶我妹妹就得掂量一下了,琬真如此娴静,若然嫁给他,我怕她受委屈。”

    兄长惯爱拿她说笑,如这般推心置腹的为她考量还是头一遭,心下感动的琬真鼻翼微酸,

    “哥哥为我虑长远我很是感激,可我一早就明白,自己的婚事由不得自己做主,若然真就这么被皇上赐婚嫁至蒙古,我也无话可说,但宜绵突然从中拦阻,我始料未及,真不希望他们父子因为我的事儿被皇上迁怒,所以这是唯一的法子,哥哥,当我求你,帮我去跟阿玛讲明,只要他肯到皇上面前求情,宜绵就还有生机!”

    宜绵这小子能做出这样的事,真不知该说他冲动还是用情至深,妹妹又在他跟前苦苦哀求,公主也跟着帮腔,无奈的绵标只得应承,但也得冒着被父亲训责的风险。

    怡亲王并不是心软之辈,得知此事并不觉得愧对宜绵,“他自个儿惹的祸端自己承担,凭什么要本王帮他收拾烂摊子,本王宁愿让女儿嫁至蒙古也断不会将她许给和珅之侄!”

    不管绵标如何求情,怡亲王始终不为所动,嫌恶斥道:“和珅那种蛀虫,即便风光一时又如何?迟早会得到报应,他们家的人沾不得,往后必受牵连,我意已决,休再啰嗦!”

    怡亲王拒绝得干脆,绵标也不好再逆父亲之意,只得劝妹妹放弃这个念头。即使绵标没明说,殷德也能想到怡亲王拒绝的理由是什么,眼看着堂兄落难,他无法袖手旁观,坚持要另寻他法。

    男人大都心狠,可女人不同,怡亲王也许不在乎女儿的幸福,福晋必然心疼女儿,然而怡亲王福晋并不在围场,殷德得回京才能见到,可次日他还得伴架于乾隆身侧,若贸然请休,乾隆务必生疑心,无奈之下,他选择傍晚出发,披星戴月的赶回去,求见福晋。

    待他赶至怡亲王府,亥时将过,明知晚间不该去打扰,可如今情况紧急,他实在等不到次日天明,唯有现下拜访。

    若自报家门很有可能被拦在门外,连福晋的面儿都见不着,是以殷德并未先下马车,只命人将一块腰牌递给侍卫。

    侍卫一看是十公主的腰牌,立即进府禀报,殷德这才得意顺利入内。

    已然歇下的福晋听闻是公主来访,担心是有什么要事,忙起身更衣,匆匆赶至前厅接见,一看来人竟是公主的额驸,顿生疑惑,

    “额驸此举何意?无端端的为何深夜拜访?”

    “实不相瞒,其实是为郡主之事而来……”没工夫耽搁的殷德言简意赅的将皇帝赐婚的风波讲述了一遍,又坦率的表明自己的来意,

    “我身为皇上的侍卫,时常伴君左右,难免听到许多私密之言,本该守口如瓶,不擅自泄露国政,但这回事关郡主的终身大事,郡主又与公主关系甚笃,是以我才插手此事,贸然过来拜访,

    关于扎布诺的事十分复杂,他年轻那时候腹部曾受过重伤,纵然后来治愈,却影响传宗接代,是以他至今无所出,且他醉酒之后性情暴戾,之前的那位王妃便是被他醉后失手打成重伤,不到一个月便香消玉殒。

    郡主若是再嫁,便成了续弦,更为重要的是,他自个儿有问题,生不出孩子,皇上早已考虑过此事,打算日后让他弟弟接任王位,那么郡主可能孤苦一生,也有可能被他弟弟霸占,不管是哪种结果,她的后半生都不可能好过!您是她的母亲,难道就忍心将她往狼窝里送吗?”

    福晋当然不忍心看着女儿受苦,一听额驸这话,心忧难当,但家中还有婆婆,她不好自个儿做主,便让额驸稍候片刻,她去请示老主子,得到老主子允准,这才以老主子的名义写了封信交给额驸,请他带过去给怡亲王。

    成功说服福晋,也算不枉这一番折腾,其心甚慰的殷德没空歇息,当晚又赶夜路回围场,熬了一宿没能合眼,次日还得强忍困意,继续当值。

    老主子发话,怡亲王哪敢不听从,心知这是丰绅殷德的把戏,却也不得不顾忌母亲的感受,且他得知扎布诺身体有疾一事也心生动摇,对比起来,宜绵似乎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且说句良心话,和琳的确比和珅要规矩老实些,阿桂已然年迈,他也看得出皇帝有扶持和琳为将的意思,琬真若是嫁过去,应该不至于受苦。

    思量再三,怡亲王最终决定到皇帝面前卖个老脸,请求赐婚。他与和珅一向不睦,乾隆心知肚明,而今怡亲王亲自来为女儿求亲,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但他既已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