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娇贵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1章 重伤(第1/5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次日清晨,整装待发的王军分批南下,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平定淮南之战。

    杨蓁不常骑马,坐久了难免觉得不舒服,于是傅虔便特意从京华调来一驾马车,命护卫在自己身边的三百甲士保护她匀速跟在大军之中。

    大军越过鸣月山脉,来到空旷广袤的孟中平原。

    杨蓁让晴初将马车的帘子全给拉开,自己则探着小脑袋不住地往外面瞧。

    上辈子她南下得匆忙,压根就没有好好瞧过她脚下走过的大孟江山。

    人们眼前的世界由心而定。

    上一次她为了陆子胥,不惜违逆龙颜,也要孤身一人走过千里的路,去追随着他的脚步;

    可这一次不一样,她要跟着心爱的人,一举荡平叛臣故地。

    这其中的畅快,显然不言而喻。

    大军日行六百里,夜晚便沿途扎营。

    这样一来,不出七日,大孟王军的先锋营便已经早于预期抵达了阳关外。

    接下来的几天,便是停军修整的日子。

    这几日里,傅虔在白天总要出去与众将士们巡视周围的环境,并且制定作战计划。

    而杨蓁苦于无聊,便问军医营要来厚厚的素布,与晴初一起耐心地将它们分成一条一条地,以便战时之需。

    不知为何,自从他们到了以后,淮南便连绵了好几场暴雨。

    整个天色都阴沉得吓人,外面浸透着雨水的空气更是让人不由地打颤。

    这天一大早,傅虔又带着人出去督办粮草运送的事宜,天还没亮便走了。

    杨蓁再睡不着了,一个人在这偌大的大帐之中又害怕,只好一个人爬起来点起了烛火。

    过了好一会儿,晴初才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进来了。

    她将碗中黑乎乎的东西递到杨蓁面前,安慰道:

    “殿下,天气乍寒,还是喝碗姜汤暖暖罢。

    奴婢方才听闻,元帅去督办押送粮草的事宜了,今日定然是忙得抽不开身来。”

    杨蓁接过姜糖来小口小口地啜着:

    “这连着几天暴雨,河堤早就被冲散了。

    若是粮草还运不来,恐怕是个大麻烦。”

    晴初点了点头道:

    “从前在宫里头,也从未想过外头打仗的竟如此辛苦。”

    杨蓁笑道:

    “此番出来过后,你回去跟她们可有得谈资了。”

    主仆两个正说笑着,只听外面一声浑厚的通传,却不见有人进来:

    “报!报公主殿下,元帅说今夜事务繁忙,请公主殿下切莫等候,早些歇息。”

    杨蓁默了一阵,这才点头回道:

    “知道了。

    外头天气寒冷,请众位将士们饮下姜汤才好。”

    “是。”

    随着他脚步声走远,杨蓁不由地问道:

    “晴初,你说这次会不会有风险?”

    晴初愣了愣神,反问道:

    “殿下是指什么?”

    “以如今的情形来看,宣旨招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若是没有这个,恐怕会死伤惨重。”

    “奴婢也不懂这个,只是看见叛军依山据守,恐怕王军没那么好攻下来的。”

    杨蓁一双美眸里不由地布满一层阴霾:

    “最怕的就是这个……”

    她想起上辈子陆子胥挟她为质,一路破了数十座城镇。

    即使她始终被囚禁着,却难免会看见那遍地焦尸的凄惨景象。

    想到这儿,杨蓁忍不住坐了起来,走到傅虔的书案前,拿了一张空白的宣纸写下了记忆中对方的主将、参将名字,还有他们善用的阵法……

    晴初见她低头写字,便取了一件紫色的毛皮大氅轻轻盖在她身上。

    杨蓁低着头沉思着。

    从侧面瞧过去,她面庞的轮廓清晰而不凌厉,柔和之中又略带一丝锋利。

    若是她身上穿的不是柔软的纱衣罗裙,而是一身银铠,倒还真的像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

    她执笔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记忆当中发生的全部战役,包括开战的地形、敌方主帅,甚至他们携兵多少。

    写完这些之后,外头的天色依旧暗沉沉的。

    杨蓁松了口气,抬头一看书案前早已摆了一份冰冷的汤饭。

    晴初也在一旁趴着睡了,听见她搁笔的响动才猛然醒来。

    她揉了揉眼睛道:

    “殿下写了好久。奴婢看殿下写的入神,也不敢打搅,这汤饭都凉了……

    奴婢个殿下热一热去。”

    杨蓁按住她的手,指了指旁边的软榻道:

    “左右我今日也无事,闲来写着玩闹的。

    你且在这儿睡着,我凑合着吃便是了。”

    晴初急忙道:

    “这可不行,殿下小时候便有些脾胃虚寒,好容易才给养好了……”

    杨蓁安慰道:

    “无妨。那只是小时候的病,长大自然已经全好了。

    如今军中粮食和柴火都吃紧,我可不能如此娇贵着了。”

    她搬出这套说辞来,连晴初也说不过她。

    晴初自然也想起来,她去取午膳的时候,每个人的分量都减了一部分,说是要等着新粮送到。

    于是她便不再争辩,由着杨蓁吃那冷汤饭。

    杨蓁倒是吃的津津有味。

    这或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