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国公府里做团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6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子瑕和寿王殿下虽然是兄弟,但长得却只有三分像。同在皇宫中长大,身上的气质却完全不一样。

    “子瑕。”映枝看见岑瑜,回以一个笑,“你收到我传……”

    还没说完,映枝生生住嘴,半句“我传出去的口信”被憋进肚子里,惊觉自己说错了话。

    可惜太迟了。

    寿王挑眉,流露出好奇的目光:“难道郡君还和皇兄有约?”

    映枝攥着自己的袖角。

    送出腰配也不过一个时辰,乍然看见子瑕,担心他不知自己今天下午要爽约,她一时心急,这才没分场合口不择言。

    映枝看看两人,现在该怎么办?自己来同心堂是为了修译药方,提前做出来给子瑕一个惊喜。

    要是找借口,说自己是因为修译药方而约,那惊喜就要飞了。

    不找借口,这种私下里约见之举,还被人抓个正着……也不知道寿王和爹爹认不认识,会不会告诉爹爹。

    同在朝堂上,一定认识的吧!

    正当心急火燎,忽然脑子里灵光一现,映枝想到了个法子,不如说自己送了个谢礼?

    不错,这个理由毫无缺漏!

    映枝刚要开口,岑瑜淡淡瞥了一眼寿王,直接在映枝回话前说道:“郡君是说今日下午不能赴约?派人传来的口信,子瑕收到了。”

    映枝瞪着岑瑜,目瞪口呆,子瑕你不要说出来!

    岑瑜两步走近,墨色的眸底翻动着莫名的暗流。

    所以他才来此处。

    他本在东宫里处理政务,收到消息后又有探子来报,说岐阳郡君出现在了东市。

    她平日里鲜少出门,此次来东市,是要赴谁的约?以至于突然推迟他的约见。

    寿王随手合上折扇,唰地一声,扇梢在手中挽出个花:“姑娘家临时有事要爽约,也是人之常情。兄长再生气,也不能追来东市呀。”

    子瑕……生气了?映枝怔愣,难道他真的是因为自己爽约追来东市?

    可是子瑕明明已经得到了自己的口信。

    糊里糊涂,映枝看看岑瑜又看看寿王,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京城,鲜少有人不认识寿王。尤其是他出众绝伦的容貌,坊中从文人墨客到戏院青楼,只要一出现,就是座上宾。

    巷子里出来几位结伴而行的姑娘,看见寿王殿下站在巷口,又羞又怯,激动与敬畏并存。

    岑瑜斜了眼身边走过的百姓,掀起眼皮看着寿王,不徐不疾道:“看来对于约姑娘家出游一事,寿王殿下颇有经验,还望给愚兄传授一二。”

    低沉的声音滚过耳边,他将颇有经验这四字读得很重,说完又不动声色看了眼映枝。

    眼看着子瑕和寿王居然站在巷口聊起天来了,又见时有停下来的路人伸着脖子围观,映枝头皮发麻,忙不迭提议道:

    “站在这巷口有些碍人来往,我还有些要事要做,就……先去同心堂了?子瑕,寿王殿下,你们先聊。”

    岑瑜与寿王忽然都止住嘴,在静默间二人对视一眼,然后同时望向映枝,异口同声道:

    “郡君先请。”“郡君先请。”

    怎么总感觉哪里怪怪的?映枝匆忙扶着幕蓠,在巷口姑娘们如针尖麦芒的目光下,快步进了同心堂。

    东市的同心堂,背后的东家就是镇国公府,娘同她说过。

    甫一进门,映枝就感到一阵药香扑鼻而来,右边是义诊的正堂,一串人排着队等,而左边是药铺,只有零星几个人进进出出,除了拿药的药童,还有一位三十上下的妇人倚在桌边。

    掌柜珍娘看见映枝,眼睛一亮,赶忙起身迎接,道:“郡君。”

    早上她得了了消息,说岐阳郡君要来东市转转,镇国公府在东市里的铺子都被紧急告知了此事。

    姑娘家逛街都去胭脂水粉,茶馆酒楼,哪会来什么药铺杂货铺?

    只道是国公府对这位姑娘真是好,不舍得找一堆人跟着她败她兴致,也担心她出门会出个岔子,恨不得给所有人都打好招呼。

    珍娘脸盘圆圆,铜铃大眼吊梢眉,她爹就是堂中坐诊的大夫,此时正坐在一旁号脉。

    映枝凑近了,笑着颔首,看看旁边那正咳嗽的病人,转过头放轻声音道:“是珍娘吧。”

    她微微撩起幕蓠的纱帘角,露出一张玉白的脸,双眸盈盈如秋水,丹唇贝齿,呵气如兰。

    真当是绝世佳人,珍娘暗叹,更何况佳人还如此平易近人。

    “郡君别客气。”珍娘挥手,不顾自己这儿只是个药铺,慷慨道,“有什么事儿只管吩咐,想吃啥喝啥?”

    仿佛自己来了酒楼一般。映枝掩唇笑出来,“此次前来,是想找人帮我看看这个。”

    映枝悄悄露出袖中的纸张的一角。

    身后脚步声响起,她赶忙又塞了回去。

    珍娘抬眼一看,同心堂门外逆着光,走进两个身量差不多的公子。

    一位手持折扇,容貌昳丽,貌若好女,一双桃花眼流光溢彩,眼尾微微上挑。

    她自然认得,是寿王殿下。

    另一位,面如冠玉眼如墨,静若孤松独立,行时风神洒落。

    珍娘惊诧,京城里居然有这般人物,是哪家的贵公子?

    二人一齐走进同心堂,旁边来看诊的病人们见了,都议论纷纷。

    不远处传来姑娘们的窃窃私语和小声惊呼,妇人们提着篮子走过,一边挥着帕子一边调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