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自己挖的坑,哭着也要填上(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五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易子而食?

    宋妙妙一听到这个词,简直快要吐了,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她对这个“易”字在文言文中的含义记忆尤甚,易:交易、交换。

    易子而食:交换孩子……

    皇帝渭然道,“两个大省啊,灾民现在吃什么,住哪里,时疫防制,以后的安置等等都是问题,这不是短短抗灾一两个月能做到的啊!刘尚书,国库还有多少银子?”

    刘尚书答,“驸马爷带去了白银一千万两,现在还余白银五千万两,黄金三千万两。”

    皇帝苦笑,“这一千万两拿去也抵不住一半的窟窿,传我的令,再拨一千万两给驸马赈灾。”

    这国库里的所有钱定然不能全部拿去一次性赈灾了,现代社会地震灾情的抚慰也是长达几年以上的,牵扯到住房重建等等项目。

    刘尚书道,“微臣领命。”

    随着运送物资的车马,宋妙妙给易倾捎上了换洗的衣物,还有一些食物和自己的一方手帕,她不知道写什么,只能用这些东西来表达她的思念。

    然后,又是漫长的等待。

    就在宋妙妙继续期盼着灾情早日顺利度过难关,易倾早一点回来的时候……

    十天后,易倾传来八百里加急奏章,锦州、米州、沧州……的百姓反了,流民涌入周围各个州县,抢夺了衙门的仓库,并绑了当地的官员,有些直接将地方官砍了,自立为王,有的占山为王,成为流寇,打家劫舍……

    消息一出,满朝哗然。

    皇帝调派了十万大军以及银两赴受灾之地作为维持秩序震慑之用,命令易倾以安抚为主,不得轻易杀伤无辜百姓,陆续多次又派大臣护送物资、医药、招降书等物品前往作乱之地。

    这时候,宋妙妙惊觉她兑换的电子地图也不能用了,她现在根本看不到易倾的坐标点,最后一次看到他坐标点的位置在沧州,此后再也没有消息。

    此外,她和系统欧巴之间的联系被全线切断,怎么也呼唤不出系统欧巴,系统是真的崩溃了吗?

    系统崩溃了,这个世界还会存在吗?自己会被强行抽离吗?易倾这个人还会存在吗?

    日子就在宋妙妙这般愁灾情、愁易倾、愁系统、愁自己中艰难的度过着。

    再十天,北疆传来消息,鞑子也反了。

    有心的鞑子商人听说梁国内乱,上报给王子阿布尔,阿布尔撺掇鞑子王趁此机会侵略梁国,鞑子整理军队单方面对北境百姓烧杀抢掠……

    消息传来,皇帝在朝堂上当即呕出一口血,急派骠骑将军易将军,也就是易倾的父亲和建武将军李宇将军率五十万大军赴北疆杀敌。

    皇帝思虑片刻后,又下了一道奏折,派太子去顶替易倾做灾区的安抚工作,趁此机会收取民心,又赐给易倾一个“扬威将军”的封号,调易倾赶赴北疆协助年事已高的骠骑将军击退鞑子。

    听到前方的险情一阵一阵传来,宋妙妙焦虑得几天几夜没睡着。

    为什么这个世界会突然发生这么多的灾难,内忧外患,全部积攒到一起爆发。

    宋妙妙忽然心里冒出一个想法,系统欧巴曾经说过,任务失败,未完结故事所创造的世界也会毁灭。现在系统欧巴完全联系不上,兑换的地图也不能用,她处于一个与系统失联的状态,或者说系统崩塌……

    难道这个任务出现了问题或是什么状况要导致这个世界崩塌?

    宋妙妙不敢再想下去,一有间隙除了挂念易倾便是呼叫系统,但均如同泥牛过江,石沉大海。

    就算世界不崩塌,打仗这么危险,刀剑不长眼,若是易倾回不来了,怎么办?

    宋妙妙也不敢想,她告诉自己,无论如何,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会等下去,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只要她还在。

    就如同好事多磨一般,宋妙妙觉得她对易倾的爱也在这般的分别之中越积越深,越来越爱。

    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军费开支庞大,眼看盛夏、秋天都过了,快要入冬了,一年的粮食都被洪水冲走了,灾民剩下的安置等等都是问题,国库日渐空虚。

    皇帝在早朝下令道,“向所有官员募资。”

    大臣们争相表忠心,“是。微臣必将竭尽所能为皇上分忧。”

    “微臣也是。”

    “……”

    公主府,看到募资贴的宋妙妙紧急召见管家、账房,和嫣雨一起将存款理了理,账面上能拿得出来的一共有七万两银子,长柔公主本就受宠,平时得到的封赏不少,每个月还有俸禄。

    “全都拿出来,明儿个捐了。”

    管家不可置信,“全都?”

    “是!”宋妙妙掷地有声。

    嫣雨劝道,“公主,留一点吧,家用怎么办?”

    宋妙妙道,“你把我每日的餐食等支出再各缩减一半,反正我也从来没吃完过,我的份例太高了,我屋内的首饰挑一半拿去当了。”

    嫣雨道,“公主……”

    宋妙妙叹气道,“再减一半,不,直接每顿饭给我一荤一素一碗白米饭就行了,后院不必要的开支都省了。”

    嫣雨还想再劝。

    宋妙妙摆手道,“去吧。”

    这是她写下的世界,她怎能坐视不管,这七万两相比灾情、军费不过是杯水车薪,宋妙妙还在琢磨着怎么能多凑点钱出来。

    宋妙妙以她和易倾两个人共同的名义捐了七万两白银,太子和太子妃也共同捐了七万两白银,凌其等大臣也纷纷带头募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