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紫色绢帛裹着的画轴出现在眼前。 (11)(第1/13页)
手里了。
她理解,交情归交情,生意是生意,这一码归一码。
老杨头脸上的皱纹就舒展了开来。
“你要急的话,8日就得!”
于是,接下来几日,李惜就天天在家里换着位置地藏翠云。
有时,都弄得要先好好想一阵子,今儿把翠云藏哪儿了?
很快,盆子就打造好了。
李惜马上把翠云放了进去,然后,看着它陡然就缩小成了一个拇指大小,李惜把它小心地收了起来。
老杨头说的“小盆子”还真是小。
“这样好!老杨头,你真厉害!”
李惜由衷地翘起了大拇指。
“只是,人挪活,树挪死,这灵植也是一般,这离开了土,终归少了些灵气。还是要多拿出来摆一摆,阳光雨露,日月精华,都不可少。”
老杨头咕哝了一声,一边又瞧了一眼李惜,见她只是笑着,并不答话。
也就作罢。
两人正说着话,见一个人走进院子。
瘦高个子,一身蓝衣裳。
进来就喊:“杨老西!”
老杨头就答应一声,一边吩咐李惜:“等我一会。”
李惜点头。
她重新从袋子里又掏出了那个小盆子,摊在掌心,就像一个微型小玩具。
她手指捏在盆子两端,放在桌案上,运足灵力。
盆子蓦地变大。
她如此反复了几次,方收起来。
院子里传来一阵叫嚷声。
李惜掀了门帘,走了出去。
“怎么回事?你说!”
李惜望过去,见那人挥舞着手里的一对笔,杆子很熟悉,是那种斑竹。
他正一脸的气愤,声音高亢。
老杨头满脸堆笑:“哪里不对?就是这般长。尺寸没错。”
“你当我傻么?我说的是这紫斑竹,这是我的东西,多长,我不知道?”
那人余怒未消,瞪着老杨头:“裁下来的材料呢?”
“丢了!”
老杨头一摊手。
他重新拿过那对判官笔,指了指笔端的两截乌黑的杆子。
“你说的是这个?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先前我裁的时候,发现中间有一段竹子被金甲虫蛀过。所以,就截掉了这两截乌金,是我加上去的,你知道的,这东西可不便宜,嗯,材料费加上做工,你还得再付我”
他张开手。
瘦高个子一愣,随即半信半疑:“这样么?我先前怎么没有发现?”
他瞧了又瞧,翻转手中的笔。
“是,外面是瞧不出,但是里头却是已经蛀掉了,很深,好几个孔,就差穿透竹皮了,你知道的,这要是使用的时候,万一有个闪失,可就”
老杨头一通说辞下来,态度诚恳,瘦高个的态度才软和下来:“下回这样的事可得提前告知我,我也好换一换。这短了一截子”
他拿笔在手里掂着。
“是,原是想说的,可是你这催得急,再说,说实话,再没有比这斑竹再合适不过的材料了,也是不想浪费”
“行了,知道了。”
那人打断了老杨头的絮叨,转身就走。
“唉,我这加的灵石”
那人却自顾往外走,脚下不停:“就这样!”
然后一溜烟地跑了。
老杨头哼了一声,掂了掂手中的灵石袋子,转身,就瞧见李惜靠在门框上瞧着他。
“老杨头!”
她拉长了声音。
“晓得了,你不都看到了?”
他转身坐下,打开了灵石袋子。
“你,不怕人家找你算账?那人看着可是比你”
李惜眨着眼睛。
“怕什么?我又没有说错,那笔杆子长一点短一点,还真的无碍。关键是,你那符笔,正好差这么一只笔杆,这可是千年老斑竹,我告诉你,也算你运气,碰上了。”
老杨头仰着头说,
李惜看到他眼里一闪而逝的亮光。
“换成别人,我自然不会,这不砸我自己的生意吗?可这个蒋五,我还嫌少了呢?他从我这里,里里外外赖了多少?就他这样的。”
老杨头扔了灵石袋子在桌上:“你数数?”
“500?”
李惜吃惊,这工钱,少了近一半。
“他是这儿有名的老赖,仗着蒋家,专门欺负我们这些散修再说,我送了他两段乌金,虽然比不上这斑竹,也是差不多了。”
老杨头咕哝道。
李惜也就不说话。
老杨头的手艺,李惜见识过,是没得说的。但是,他混了这么一把年纪,还是没有攒够筑基的灵石。
李惜觉得自己大概有点明白了。
沉默了一会。
老杨头忽然说道:“对了,你琢磨出方法来没有?”
他的眼睛里有着企盼。
“这事如果能成,咱去明方城,那里有的是有灵石的主。”
“明方城?什么地方?”
“那可是个好地方,只要你有好东西,就不愁没有灵石一时说不清。想要进去,咱们先得拿出东西来呀!”
看着老杨头的眸子,李惜也兴奋了起来。
“嗯,正琢磨呢!”
081已经很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