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8章 二十八个宝贝(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许珍不太相信, 凑过去想感受一下古代的武功,蹲下身时,惊讶的瞧见小叫花眼睛似乎也不如之前那么蓝了。

    她说:“你眼睛都黑了, 这还不是内力!”

    荀千春说:“不是。”

    许珍问:“那还能是什么?”这时代又没有隐形眼镜。

    荀千春说:“和动手指一样, 动了下。”

    许珍没懂:“不是内力吗?”

    “不是。”荀千春说,“想要保持,会有点累。”

    许珍连忙心疼的说:“那你出门再变色吧。”

    荀千春点点头,手放在门上准备推门出去。

    许珍想了想,继续问:“你会的还真是挺多的,那种缩骨功之类的你会不会?你个子这么矮,不会是缩骨了吧?”

    荀千春没有回答。

    许珍觉得不对劲, 坚持不懈问:“你不会真的缩骨了吧?”

    荀千春沉默片刻,说:“这种武功,很难学。”

    许珍揣测, 看来是不会缩骨但不好意思直说, 就像之前打不过那两名守卫的时候一样。

    她很体贴的没有继续问。

    反正她记得书里描述, 小叫花这个大反派以后很厉害,是个身材高挑的大美女,就算这会儿个子矮, 以后也一定能长高的。

    两人走下楼,酒楼客人多, 满地鲜艳花灯堆积,男男女女坐在方桌边吃着瓜子和小菜,往外看远处旺盛明亮的灯火。

    走出四通八达的道路, 灯火更加明亮,大街上搭了许多灯棚,上头挂着花灯和灯谜纸条,飘飘洒洒的在夜空中晃荡。

    许珍远远瞧见了一盏兔子灯,跑过去,站在灯边喊荀千春。

    荀千春跟着走了过去。

    许珍指着兔子灯问:“你喜不喜欢这个?”

    荀千春抬头看了会儿许珍,见她眼中一片欢喜,便说道:“喜欢。”

    许珍兴致勃勃:“那我买给你!”

    她问站在灯后的卖灯老板:“这盏灯多少钱?”

    老板说:“五铜。”

    许珍直接掏钱买了下来。

    架上还有不少好看的,她想着,自己马上能拿到千两银子了,而且还有之前那个求救的小姑娘送钱来,银钱方面一点都不虚,干脆买了好几盏。

    她笑着正要将兔子灯递给荀千春。

    这时,几名身穿工字锦缎襦裙,外配一件浅色披帛的年轻女子走了过来,这几人手中提了盏雪白灯球,走过来瞧见了许珍手中的兔子,也想买那个兔子灯。

    老板告诉她们,只剩一盏,刚刚卖出去了。

    于是几人的目光,逐渐挪动到了许珍手中。

    许珍提兔子灯往荀千春手里塞。

    一名穿襦裙的女子走过来,问道:“你好,请问可以将兔子灯卖给我吗?”

    许珍想了想,说:“不行。”

    那女子皱眉说:“这位姑子,你是从别处来长安的吗?”

    许珍点点头:“是啊,江陵来的。”

    那女子笑了一声。

    说到江陵,虽说风景秀美,曾是都城,可如今不过是个商贩云集之地,毫无读书人氛围,也许久未出什么名人。

    在许多人印象中,江陵除了风景之外,其余都是很平庸的。

    这个女子同样如此作想。

    既然只是个江陵人,那自己靠本事抢一盏兔子灯,应该也是没事的。

    她想完后,笑着和许珍说:“长安的灯会,是有个小规矩的。”

    许珍问:“什么规矩?”

    女子说:“若是有两人看中同一盏灯,便可以用比斗、猜灯谜、做辞赋等方式,谁赢了,这盏灯就归谁。”

    许珍听后,觉得好像在哪部电视剧看过这种剧情。

    她问:“这规矩不太合理吧?”

    女子问:“哪里不合理?”

    许珍说道:“我已经买了,这是我的东西,既然归我了,为什么当你想要的时候,我还要配合你,将灯给你?”

    那女子笑道:“因为这是灯会的规矩,你还未踏出灯市,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

    许珍说:“这规矩不太对。”

    女子问道:“你若是不承认规矩,就不该踏入灯市,也不该买灯。”

    “规矩不合理,我为何要承认?”许珍想了想,说,“你刚刚这番话,倒是让我想到了以前听过的一个事情。”

    女子对许珍要说的东西并不感兴趣。

    她想让许珍承认这里的规矩,然而不知何时,周围已经聚集看戏的,纷纷让许珍继续说。

    许珍顺应大势,说道:“曾经有个男子,某日,他妻子患了重病……”

    周围人立刻问:“什么病?”

    许珍说:“不知道是什么病,只知道是个不好治的,唯独某位富商家中有药方和药丸,能够治好妻子的病。”

    众人表示:“看来真的是很严重的病,幸好还是有药可医的。”

    许珍点头说道:“可惜这颗药丸要二十两银子,明明材料之类的一两都不到,却因为需要的人少,没人研究药方,富商便硬是将价格提高了几倍。”

    众人摇头说:“太贵了,太坏了。”

    许珍道:“之后,男人为了二十两,努力赚钱、借钱,可在他好不容易攒够了十两银子的时候,他妻子忽然快不行了。”

    周围有人叹气:“这男子,是个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