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咸鱼翻身守则(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章 夫君去当太监了我怎么(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林思树之所以主动帮王氏的忙,倒不是怕王氏趁做饭的时候往她们的菜里吐口水什么的……依照原主的记忆,这成二狗和王氏虽然贪图成芸家的家业,但本质上并不是什么坏人。

    说起来,她家在成老先生被气死之后已经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原先积攒下来的那点儿家底儿、成芸值钱的金银首饰、家里的银票子、像样的家具之类的,早被刘子卿悄咪咪地变卖了。

    收入没了,家底也都被搬空了,成芸和母亲方氏又不会种田也无田可种。

    成先生去世后,方氏思念亡夫、伤心过度,身子也是每况愈下,往后也是干不了重活的。

    可以说,现下成家不但不算殷实,简直是捉襟见肘了——刘先生连子孙根都豁出去了,哪里还在乎他收拾细软跑路之后老婆一家子的死活呢。

    即使这样,成二狗和王氏还是死乞白赖地住在成芸家里,可见这夫妻俩在山里过得是怎么样的苦日子。

    说到底,成二狗夫妻俩也是穷怕了的可怜人罢了。再说,不管人家夫妻俩出于什么目的,但是他们忙前忙后地照顾着成芸母女,指望获取一些回报也是人之常情。

    林思树琢磨着,母亲方氏身子不好,这成芸也是细皮嫩肉的,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的,家里头有成二狗这个男人帮衬着,到底好过一些。

    退一步来说,要是成二狗和王氏两口子真的存了坏心,杏花村里多得是成老先生的门生故旧,他们两口子也不敢轻易使坏。

    总之,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一个敌人多堵墙。眼下,和王氏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嫂子,您炒的啥菜呀,闻着真是香!”林思树一边利索地洗着青菜,一边笑眯眯地和王氏搭话。

    王氏手上翻炒着,嘴里答道:“你哥昨儿进山采了些菌子,我拾掇拾掇炒着吃了。”

    林思树抖搂抖搂手上的水珠,走到灶台前,探头往锅里看,这离得一近,香气更是扑鼻。

    她原先在报纸上看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惨案,也看过论坛里的帖子,什么《听说在云南吃多了菌子能看到小人儿跳舞》之类的,因此心里有些忐忑。

    “嫂子,原先我听人家说,这有的蘑菇不能吃……”闻着香味林思树的口水都要下来了,可是保命才是第一要义。

    王氏拿铲子把炒好的菌子铲进碟子里,爽朗地笑了,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林思树:“我的傻芸娘,我和你哥山里出生山里长大的,还能不认识菌子有毒没毒!”

    林思树一拍脑门,心道自己真是脑子短路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饮食的经验那还是相当有一套的。

    她忙狂吹王氏彩虹屁:“嫂子别笑话我,我呀是担心我哥看走眼,不过有嫂子把关,肯定没问题!”说罢转过身去,将洗好的青菜搁到菜板上。

    好话谁不爱听,王氏一听这话,也就乐了。心道,这芸娘前些日子跟个木头似的,一天能和她说一两句话都算好的,王氏只当她是故意端着大小姐架子,看不起自己这个山里妇女呢,没想到今个芸娘倒活泼起来了。

    想到成芸死了爹、跑了老公,王氏心里也生起了同为女人的惺惺相惜。要是成二狗敢撇下她,跑到宫里挨刀去,她不得活活气死?这么一想,王氏也就不怪前几日成芸的冷淡态度了。

    “嫂子,青菜洗好了,我再帮您干点啥?”林思树化身勤奋的扒蒜小妹,手里扒着蒜,嘴里和王氏说着话。

    “啊,没事了,我再炒个小青菜就行了。”早饭嘛,也不必太丰盛。

    王氏瞧着她白净的侧颜,心下感慨,按说芸娘多好的命啊,生在读书人家,又嫁了个秀才公,长得也讨人喜欢,谁知道……真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林思树点点头,埋头扒着蒜,心里寻思着怎么样能早点完成任务。

    原主的愿望是挣大钱、过上好日子,可这一家子有没有本钱做生意,要想挣钱,就得另谋方法。既然不能靠资本发财,那就想办法,琢磨琢磨怎么能利用她掌握的技术挣钱。

    最直接的想法是女承父业,成老先生留下来的私塾和生源都是现成的,如果林思树能够接手的话,不就相当于在古代开了个培训机构吗?

    但这个想法很快被林思树给否定掉了。

    首先,她是个女人,这一点几乎就断绝了她当教书先生的可能性——就算她高考门门功课成绩出众,本科、研究生就读的都是名校,那也不行,没什么原因,就因为她是女生,除了大户人家给千金小姐请女先生之外,寻常人不会把孩子送到女先生的私塾。更别说成芸的母亲方氏很保守,肯定不会同意她抛头露面。

    再说了,她高中学的理科,本科研究生阶段都是攻读金融学,和古代科举考试要求的科目实在不对口。经史子集之类的林思树自己看起来都头大,更别说还要稀里糊涂地辨认竖排的繁体字,还是不好误人子弟的。

    女承父业这条路就这么pass 掉了。

    哎呦,真是头疼……

    要么去钱庄贷款,在繁华地区买套宅子,坐等几年之后房价上涨,倒手一买成芸就能变成白富美?

    不行不行,且不说她们家现在的情况能不能借到钱,古代人口不多,即便是最最繁华的区域,房价也不一定能快速涨起来,万一到时候不涨反跌,她可就赔不起了。

    林思树原先在现代买卖基金、炒股票每年也能有些进项,可古代既没有像样的金融市场,也没有股票这样的金融工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她不由地想起来八卦论坛里有人发的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