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七零之我想好好吃顿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1章 想买自行车(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江文恒在门口等了有一会儿, 里面不让进, 门口值班室的人像防贼一样盯着江文恒, 幸亏江文恒带了工作证, 给对方看了一眼, 才同意他在门口等人。

    张茉莉拉着江文恒的手, 和小方说再见:“小方, 我爱人来接我了,你不用送我啦!”

    小方和江文恒寒暄了几句:“江同志,今天真是多亏张同志了, 领导比平时多吃了不少!”

    回家路上,张茉莉问江文恒:“文恒,你怎么过来了?中午不午休, 你下午会困的。”

    江文恒摸摸张茉莉的头发:“我有点不放心, 过来看看你,不过里面进不去, 就只好在外面等了。”

    张茉莉抓过江文恒的手腕, 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 已经一点四十了, 江文恒两点要上班:“你一会儿上班要迟到了。”

    “没关系, 我和同事说了, 让他帮忙盯着点,今天领导出差了,没在。”

    张茉莉摸摸肚子, 今天吃的很饱, 她和江文恒商量:“咱们家的熏肉还有呢,我想给李大爷拿一点,我……我吃了人家不少的东西。”

    江文恒没什么意见:“都听你的,看起来你今天吃的很饱。”

    岂止是很饱,不仅仅是吃饱了,关键是吃的舒心,也不知道李大爷那的食堂为啥那么好吃,肉都比普通的食堂要好吃不少,不过张茉莉想了想那个奶香窝窝头,看起来普通的菜肴,人家背后不一定付出了什么心血,放了多少调料,用上了什么食材呢。

    就像蔡师傅说的,做菜,食材是第一步,这就是窝窝头和奶香窝窝头的区别。

    临走前,李大爷真诚的邀请张茉莉,让她明天过来吃饭,张茉莉有点犹豫:“文恒,我这样白吃白喝,不太好。”

    张茉莉不是一个占人家便宜的人,她去李大爷家吃的这顿饭,可不便宜呢。

    她看得出来,李大爷条件好,人家每天吃的喝的,和张茉莉他们不一样,每顿饭原价给他,张茉莉也付不起,江文恒一个月才多少钱的工资呀。

    张茉莉决定,陪着李大爷再吃几顿饭,等他的什么厌食症变好了,她就不再去了,那个军区大院,她每次进去也不自在,走路腿都软,路上常有巡视的人,一排一排的。

    江文恒和张茉莉步行回家,江文恒突然说道:“茉莉,咱们应该买辆自行车了。”

    “钱还容易攒,可咱们没有自行车票呀。”

    这是一个难题,江文恒有稳定工作,他们部门也是偶尔会发一些紧俏的票据的,可自行车票,实在是太抢手了,很难分到手。

    对于普通人,自行车是大件,而且和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有了一辆自行车,生活水平会提高很多,车铃铛一拨拉,脚下一踩,城里再远的地方都能去,也不用在车站苦苦等着公交车了。

    自行车票最受欢迎,不少人托关系想拿上一张,自行车虽然卖的贵,但每个月挣工资的人,牙缝里挤挤,几年也就攒出来了,尤其是没生孩子的小年轻,攒钱更是容易了。

    其实张茉莉也早想拥有一辆自行车了,以前在农村不觉得,毕竟地方小,去哪里步行也不觉得远,可是城里不一样,地方这么大,如果光是靠走路一点也不实际,远一点的地方就得坐公交车,可是公交车难等呀,等上半个多小时是常有的事情。

    江文恒说道:“自行车票的事情交给我,我有同学可能有门路,咱们先攒钱。”

    下午江文恒上班后,张茉莉去了一趟百货商店,她打算看看自行车的价格。

    以前都是走马观花,也瞧过几眼自行车,不过具体价格,她早就忘记了。

    章小青有一辆自行车,不过买了好几年了,价格没办法进行参考,她也赞同张茉莉买自行车:“虽然你和文恒都在厂区,上班离得近,但还是有代步工具更方便,再者说了,你俩以后回大队,骑着自行车多省心。”

    张茉莉点点头,自行车在楼上,平时顾客不多,章小青不忙,就带着张茉莉一起上去了:“百货商店的人啊,都有两幅面孔,领导来了工作热情积极,笑的像花一样,可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垮着一张脸,我带你去,她们多少也给我一点面子,你逛的能更自在一点。”

    到了楼上,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客人,百货商店也没多大,有人认出了章小青:“小青,你咋来了?”

    售货员之间,互相都是有利益关系的,楼上的还托章小青买过特价的肥皂呢。

    章小青挽着张茉莉的胳膊:“我的好朋友想买自行车,我带她来看看。”

    “哎呦,都是自己人,来,我给你介绍介绍。”

    百货大楼的售货员这么热情,都快赶上长江饭店了,张茉莉还真适应不了:“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随意看看。”

    她今天都没有买的打算,只是过来问问价格,哪好意思让人家为自己服务呢。

    自行车的价格全部在一百元以上,最便宜的也要一百三十多,相当于江文恒三个多月的工资了。

    自行车有好几种牌子,都是国内很知名的品牌,江文恒比较中意凤凰牌的自行车,张茉莉扫了一眼价格,要一百五十多,这款据说是卖的最好的,质量好、款式新,比其他款要贵上一些。

    自行车的售货员和张茉莉介绍:“自行车分线闸和杖闸,杖闸的动力更好,维修也容易,这款凤凰的自行车用的就是杖闸。”

    太专业的术语张茉莉也不理解,一分钱一分货,贵总有贵的道理,这次过来,绕了一圈所有的在售的自行车,她心里大概有了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