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七零之我想好好吃顿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6章 回大队(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文恒的同学呀, 他的女同学挺多的, 偶尔也会和我提起几个, 你叫……朱婷婷是吧, 不好意思我没什么影响。”

    朱婷婷的脸色明显不太好, 张茉莉又问:“文恒中午快回家了, 我们还得赶着去食堂吃饭, 你还有别的事吗?”

    朱婷婷笑了笑,往前走了两步:“我们这个月有个高中同学的聚会,以前大家都联系不上文恒, 如果他有时间,也一起来聚聚。”

    张茉莉赞同道:“同学聚会好,亲不亲同学情嘛, 我回家会告诉他的, 谢谢你啊。”

    朱婷婷还想说什么,张茉莉没给她再开口的机会, 同学聚会?哼, 张茉莉捏了捏提着的暖水壶, 他愿意去就去, 只希望像朱婷婷这样的女同学少一点。

    回了家, 张茉莉告诉江文恒遇见朱婷婷的情形, 江文恒没什么反应,淡淡的说道:“朱婷婷?上次你不是问过了,好像还吃了点飞醋?唉你别瞪我。”

    张茉莉跺跺脚:“那你说重点, 到底去不去。”

    江文恒考虑了一下:“同学聚会, 自然要去的,多个朋友多条路,之前少联系,以后有机会,确实得多聚聚。”

    张茉莉补充了一句:“当然要多聚,不然怎么能遇上‘朱婷婷’们?”

    江文恒接道:“你提醒我了,所以啊,同学会我必须参加!”

    张茉莉知道他是故意的,她才不会上当:“去吧去吧,赶明儿我也参加一个小学同学聚会。”

    “你的小学同学我哪个不认识?我看谁敢去。”

    江文恒的高中,是在城里念的,当时他成绩好,被城里最好的高中录取了,高中毕业后本来是要念大学或者中专的,不过他自己不想继续上学,正好赶上招工,高中毕业有了稳定的工作,江文恒就上班了。

    毕业之后同学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江文恒也不是一个擅长交际的人,也没联系着谁,几年一晃就过去了。

    朱婷婷说的同学聚会,是在城里的人民花园,那里场地开阔,大家见见面,聊聊天也方便。

    江文恒恢复了工作,已经也就长久的待在城里了,见见同学没坏处。

    去的那天早上,江文恒找不到自己常穿的皮鞋和衬衣,他问张茉莉:“茉莉,我的皮鞋你看见了吗?”

    张茉莉正在擦桌子:“我可不知道。”

    江文恒没办法,只好找了另外一双出来,只是那双皮鞋不如常穿的好看,江文恒退而求其次的换了一身衣服出门,等他一走,张茉莉从屋里把皮鞋和衬衣拿出来,放回了原来的位置。

    趁着江文恒去参加同学聚会,张茉莉把家里彻底打扫了一遍,他在家碍手碍脚的,连拖个地都挡路。

    来了城里这些天,张茉莉已经逐渐适应了,城里实在太大了,每次出去她都怕自己迷路。街旁边有公共汽车可以坐,无论多远的路,汽车开一会儿就到了。只要不太远的地方,张茉莉就是步行,一毛钱坐一次公交车,太不划算了。

    张茉莉十分羡慕骑着自行车的人,有了自行车,去哪里都不发愁,蹬几下就到了。

    江文恒的同学会参加了很久,天黑他才回来,张茉莉已经从食堂打了饭菜,吃完后躺在了床上。

    江文恒换好衣服,告诉张茉莉同学聚会的情况。张茉莉也不敢兴趣,江文恒的高中同学她一个都不认识:“文恒,咱们是下周回家吗?”

    “嗯,下周回去,我给妈写信了。”

    提到回家,张茉莉的心情变得很好,这是她们来了城里,她第一次回家!

    张茉莉把家里的票找了出来,趁着有时间,她去百货商店买了白酒和糖果点心,白酒是给张全柱喝的,她这个爹平时就爱喝几口小酒,糕点糖果的量不大,就是江文恒一个月的供应,给孩子们尝尝鲜。

    回大队两个人坐的车,江文恒说走路太累了,张茉莉在心里鄙视他,一个男同志,体力还不如她好,别说回一次大队,就算是走个来回,她都不打怵。

    最近张茉莉吃的好睡得好,脸上明显有肉了,面皮白里透明,柴凤芹见了掐了一把:“我一看茉莉这气色,就知道文恒没欺负你!”

    半个多月没见了,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往屋里走,张茉莉却停住了脚步:“我去看看我的鸡和猪。”

    吴敏笑的前仰后合:“我就说,茉莉指定惦记着。”

    小猪没良心,翻着肚皮在猪圈里晒太阳,嘴里不停的哼哼,张茉莉靠近猪圈看了一眼,膘肥体壮,活的比她可滋润多了,柴凤芹是个精心的人,两只母鸡也是活蹦乱跳的,张茉莉放心。

    张茉莉走了以后,吴敏说下地的时候大伙都想她,大队里再也找不到一个像她这么勤劳的了,活计干的又快又好,尤其是记分员,失落了好几天,一直在念叨她。

    张茉莉也想念大家,她在农村待了这么多年,和大伙都熟悉了,骤然一离开,且不适应呢。张茉莉叹口气:“城里住楼房,吃食堂,大街上店铺也多,可到底没咱们村里自在。”

    这话苗红红同意:“可不是吗?哪儿也不如自己的家乡好,咱们这地大人少,院子住着也宽敞,听说你们租的房子一个月两块钱,还没咱们院子大?”

    “哪比得上咱家院子,最多一半的大小。”

    “啧啧,那咋住人呀!”苗红红难以置信。

    “就我们这么大的面积,别人家还住一家四五口呢,城里住房紧张。”

    在农村就没这样的问题,虽说盖房费钱,可盖不了砖瓦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