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豪门贵女复仇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4章 宴会纷争(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说这话的人便是吏部尚书的女儿褚灵倩。

    她爱慕魏景琰许久,突然听闻他纳妾的消息,犹如当头棒喝。四处打探之后才查出了这么点内情,心中对苏皓月和苏浅颜姐妹俩的手段自然是厌恶至极的。

    陆冰冰也吃了一惊,不太相信地问道:“她苏皓月哪有这么大的能耐?是不是你搞错了?”

    “从五皇子府传出来的消息,还能有假?”褚灵倩撇了撇嘴。

    周泠霜云淡风轻道:“若真是如此,冰冰你在她的面前就更要谨言慎行了。”

    陆冰冰一听周泠霜这句看似好意的提醒,当即就垮下了脸:“泠霜姐姐,怎么连你也这么怕她?她苏皓月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个靠着出卖色相博得男人同情的贱货吗?本小姐还偏偏不信这个邪!等我逮着机会整她,一定让她永世不得翻身!”

    一直坐在对面默默无言的吴若彤终于忍不住皱起眉头道:“陆小姐,你身为大家闺秀,就不能管好你的嘴吗?空口白牙污蔑一个无辜女子,你不觉得羞愧吗?”

    旁边的闺秀们见两人呛了起来,赶紧假装自顾自地喝茶说话,实则全都竖起耳朵准备看好戏。

    周泠霜也开口说道:“是啊,冰冰,说话要讲证据,或许苏小姐和王爷真的是两情相悦呢?”

    一句话,她端庄善良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大家都觉得周家小姐不愧为名满大梁的第一闺秀,才学出众,更兼容人之量。刚才即墨寒为了苏皓月当众给她难堪,她不仅不计较,还能出言为苏皓月开脱,如此品德真是难能可贵。

    最关键的是话中“两情相悦”一词用的实在是玄妙,落在满桌闺秀的耳中就更加刺耳了。

    她们更愿意相信苏皓月是靠着狐媚的手段蒙蔽了清高的楚靖王,也不愿意接受他们是两情相悦的事实。

    果然,周泠霜话音刚落,闺秀们的嘲讽声就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王爷不过是图个新鲜乐子罢了,谁还能真的看上她?”

    “就是,谁不知道她苏皓月是农妇之女,这等卑贱的家世哪能配得上楚靖王?”

    “早就觉得她骚姿弄首,爱出风头,轻浮的做派真是为我们大梁闺秀所不齿。”

    “”

    吴若彤听了这些满是恶意的话,面皮涨得通红。紧紧捏着双拳,混像是要上去跟人打架一般。

    此时,苏智过来找苏皓月,正好见到了这幅场景。

    他走到吴若彤身边,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地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何必要将这些污言秽语放在心上。”

    吴若彤回过头,刚想说话,又听见苏智加了句:“谣言止于智者,这不是你曾说过的话吗?不要跟她们一般见识。”

    刚才还七嘴八舌讽刺苏皓月的闺秀们见苏智来了,全都识相地闭上了嘴巴。

    这位可是如今朝中风头最盛的人了,她们可不想得罪。

    吴若彤点点头:“苏侍郎说的有理。坐在这乌烟瘴气的地方,脑子也变得浑浊了。也罢,趁着没开席,我去旁边随意走走吧。”

    “不如同去?”苏智很有风度地提出了邀请。

    吴若彤一愣,转而笑着点点头:“好。”

    在离开前,苏智还特意扫了一眼满座的莺莺燕燕,只见闺秀们都垂下头涨红了脸,似乎不敢与他对视一般,苏智淡淡一笑,转身走了。

    吴若彤当然明白这些闺秀的小心思,被苏智听到她们在背后嚼苏皓月的舌根毕竟是不太光彩的,最重要的是随着苏智在官场上大放异彩,他也成为了京都少女梦寐以求的夫婿。

    在这位新晋偶像的面前丢了脸,难怪她们会露出这样难堪的表情了。

    吴若彤和苏智沿着花园的小道漫步,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其实因为苏皓月的关系,苏智和吴若彤并不陌生,只是从未像现在这样独处过,所以气氛稍稍有些尴尬。

    吴若彤低着头,一边走着一边不安地踢着脚下的石块,两只手藏在袖子里,反复揉搓着帕子。

    苏智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寂:“最近文学创作还顺利吗?”

    “啊?”吴若彤回过神来:“啊,那个啊还行吧,就那样,也说不上顺不顺利的。”

    “吴小姐擅长作散文吧?我拜读过你早期的作品,说实话,和最近的文章对比看来,进步还是很大的。”

    “是吗?”

    “是啊。”

    吴若彤眼珠子一转,故意问道:“那就请苏侍郎说说,进步在哪里呢?”

    苏智勾起唇角笑了笑:“真想听?”

    “当然。能有幸得到苏侍郎的指教,小女子不胜欢欣。”

    “吴小姐几年前曾作过一篇抒情散文,名叫《记重阳登庐陵寺》。虽说整篇文章词句流畅,将女儿家在秋日里感慨花谢花落的愁思描写得十分细腻,却不免有些造作。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苏智说得一本正经,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观点全说了出来,可吴若彤的脸色却不太好看了。

    不得不说,不管事实如何,当着女孩子的面批评人家的文章做作,苏智也实在有些不懂情趣。

    好在,苏智话锋一转,又继续说道:“而吴小姐近年来的几篇文章,不论是记叙除夕合家团聚的《永乐》,还是议论散文《淮阳七载》,都能称得上是佳作。文章浑然天成,语句朴素真诚,天然去雕饰,而且立意高远,见解独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只是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还略显稚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