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厂公独宠“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8章 晋江独家(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病鱼】

    夜色沉静, 京师靖安公府的内书房,烛火曳曳。

    陈韬看着手中密信,眉宇间阴云密布。

    陈阳明立在下首,也是一脸阴郁,等了半天不见陈韬说话,忍不住道:“父亲,二弟那里是否要暂缓行事?”

    “年关将至,这是最好的时机,错过此次……”陈韬摇头,“何况此事并非只有我陈氏一方与事,若是此时叫停, 那些蛮子可没那么简单打发掉。”

    他沉吟道:“至少这么阻一阻,芮云常肯定是赶不及皇上给他的一月之限了。不如让公明早些行事, 以免夜长梦多。”

    “儿子知道了。”陈阳明应道。顿了顿还是不满地哼了一声, “良远和阿婥也真是沉不住气, 太子未必是立长不立幼,圣上便是先例, 又何必着急做这些小伎俩?国公府的地位稳固了,还怕将来没机会么?二弟应该也是知道他们这次谋划的……”

    “事已至此, 还说这些又有何用?”陈韬低叱道。

    陈阳明便住了口。

    姜元嘉离去不久, 房门再次被敲响。

    莫晓不由诧异,今晚还真是多事,又有谁找她?

    毕竟才遭贼人绑架,莫晓心中警惕, 待听清来人是小凳子才放心开门。

    小凳子样子有些鬼祟地闪进门,小心翼翼地关上门后低声问道:“姜公公方才来过啊?”

    莫晓奇怪地看着他:“是啊,来过。”

    小凳子陪着笑道:“姜公公若是说了什么,莫大夫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莫晓便明白了,姜元嘉右手不便,这两日小凳子都与他同屋而住,方便照料他。大概是看见姜元嘉从她屋里出来,出于担心才来询问,却怕被姜元嘉看见他进自己这屋,回头拿他撒气,这才显得有点偷偷摸摸,但他过来的心意是好的。

    她微笑着摇头:“我能和一个孩子置什么气啊!”说到孩子,其实小凳子和姜元嘉差不多是同龄人啊!

    哎,都是十多岁的少年人,一个姜元嘉骄纵任性,一个小凳子谦卑贴心,都是芮狐狸身边的人,怎么就能差这么多呢?

    小凳子见她笑了,舒了口气道:“大人有大量,莫大夫不往心里去就好。”

    莫晓送他到门口,忽然想起似的问他:“前夜突袭我们的那队马贼,是不是全都被杀了?”

    小凳子摇头:“没啊,听说还留了几个活口。”

    莫晓心一沉:“那些被杀的……就这么埋了?”

    小凳子不以为意道:“哪儿有那闲工夫啊,大冬天的,地上的土冻得比石头都硬,要挖开,再埋起来……又不是埋几只猫狗,那得花多少时候啊?”

    “那就直接扔那儿了?”

    “哪儿能啊!让过路的瞧见了,岂不是要把人吓死?还容易多生出事来……总是扔去远些的地方,让人瞧不见就行了吧……”

    莫晓见他一脸淡然地谈论杀人抛尸,想来跟在芮云常身边看多了这些事吧!

    说来这些人夜袭车队,是敌非友,甚至她都差点死在他们手里。对这些伪装的马贼她并没有太多的同情之心或是怜悯之意。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人命呵……

    她越加清楚地意识到,芮云常也好姜元嘉也好,甚至小凳子也是一样。她与他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渡过黄河之后,便进入了山西境内。车队日行一百多里,平稳适意。

    姜元嘉在路上买了两条金鱼,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只是两尾高头,因额头隆起而得名,但颜色却是漂亮得紧,额头高凸犹如鹅首,鲜红欲滴,鱼鳞金红闪亮,鱼尾飘逸如裙。

    连续几日间,马车上都是安静得很。莫晓只管自己看书。姜元嘉只管玩鱼。小凳子则只巴望这样太平的日子能一直延续到他们回到京师为止。

    姜元嘉伤后第五天,莫晓替他拆下夹板与绷带,检查关节恢复情况,到底是年纪轻,身体底子又好,愈后情况不错,便不用再固定,只是叮嘱他仍不可太过用力,暂时也不可用这只手提拿重物。

    右手能用了,姜元嘉心情很是不错,重新有说有笑起来,对莫晓的态度也是大为改善。

    莫晓本不是小心眼的人,虽然对这小鬼仍有一定的防备,但一路同行,没必要弄得气氛太过紧张,他不来招惹她,她也不会冷面对他,至少表面上大家和平共处。

    寒冬腊月,满园银雪。百花俱都凋零,唯腊梅怒绽枝头,暗香袭人。

    后花园小径上匆匆而行的陈阳明却无心赏花,走近亭中陈韬身边,附耳低语:“父亲,芮云常回到东厂了!”

    “什么!”陈韬手一晃,笔下那朵墨梅便画坏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今晨。”

    “昨日他的车队不是还在山西境内么?!”陈韬刚说完便想明白了,“暗度陈仓!”

    他扔了笔,恨恨道:“好个芮云常!”今日正是腊月十四,皇上定下的一月之期的最后一日,居然被他赶回来了!

    陈韬看向陈阳明:“宫里那头如何了?”

    陈阳明刚要答,便有宫人来到国公府,传召国公与世子进宫面圣。

    陈韬扬了扬眉,也不用再问了。他看了眼陈阳明:“去换身旧衣裳。”

    陈阳明讶然:“换旧衣裳做什么”

    “做什么?”陈韬冷冷道,“跪着挨骂。”

    父子俩只穿最朴素的旧衣进宫。

    在乾清宫外等了片刻,听内侍传召,陈韬父子俩便低着头塌着肩入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