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5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一日,林蔚然吃上了心心念念的烤乳猪,一头去了猪及下水的乳猪净重都有四十斤呢,烤的时候再折掉一部分,等成了的时候大概也就剩下二十七八斤了。

    但二十七八斤的烤乳猪,林蔚然便是胃口再好,也只能吃掉一斤左右,加上宫大人,也不可能吃得完的。

    索性,就组了一次家宴。

    吃的时候还依照林蔚然的要求,弄了几位醮料和味碟,随众人各自的喜好调配。

    林蔚然嫁进来国公府这些日子,众人已经习惯了她不时地将一些药材当作调料来用了。

    而且还让国公府的大厨在桌边伺候着,随吃随片,这只乳猪从划开第一刀到差不多吃完,就一直没离开炭火。

    这只乳猪烤出来的肉出人意料的香。

    连林蔚然都觉得这比后世某个长寿之乡的小香猪的肉质还要香一些,或许是和现在的环境空气水质好有关系。

    当然,或许还有国公府的大厨房手艺好有关系。

    就不难理解他们吃了这次烤乳猪为何会惊为天人,赞不绝口了。

    老太君尝了一口,“真是一点也不腥膻,不说猪肉我们还没想到呢。”

    宫衡也吃得很满意,“这猪肉真香。”

    “真好吃。”宫炀吃得满嘴流油。

    “这猪肉——”宫大伯刚吃了一口就顿住了。

    宫大伯想得更多更远,他早年在军营呆过,那的伙食是怎么样的,他心里清楚。

    毕竟羊牛鸡肉都是贵族人吃的,那些士兵偶尔能吃到一两顿改善改善伙食,即使是难得的吃肉时机,分到每人碗里的,也不过是一两块肉罢了。

    当然,军营里猪肉也是吃的,但猪肉的味道着实称上好,价格也不算便宜了。毕竟要养三年才出栏的猪肉,各种成本加起来也不少了,哪能便宜卖呢。总而言之,士兵们挺苦的,营地里的伙食也不好。

    家里大侄媳妇折腾着国公府旗下庄子的事,他也听妻子提过一两嘴。如果她真有改善养猪的方法,那——

    宫大伯看向宫令箴,他这大侄子是天子近臣,有些事由他来说,比他这个国公爷还方便好使。

    迎上他大伯的眼神,宫令箴微微颔首。

    林蔚然无意中留意到两人的眼神,宫家的男人呵。

    “大嫂,难怪你心心念念想吃猪肉,原来那猪骟过之后肉这么好吃的呀……”宫衡一个劲地恭维她。

    林蔚然笑,只吃了一顿烤乳猪,这才哪到哪啊,什么东坡肉、猪肚煲鸡这些用猪肉做成的大菜他们都还没尝过呢,尝完这些,还有薰腊肉腊肠这些耐久储存风味。

    其实林蔚然觉得他们的恭维有些浮夸,国公府其实除了羊肉鸡鸭鱼之外,还可以吃一些山珍的,那些山珍的味道也是很美味的。

    这不过是他们吃腻了羊肉鸡肉鸭肉鱼肉之后,刚吃到这么可口的猪肉,才有种惊为天人的感觉罢了。

    虽然她是很喜欢商业互吹的啦,但捧成这样,她也会不好意思的呢。

    “大嫂,我夸了你那么多,你咋没反应?”

    林蔚然挟了一块肥瘦相间的极品五花肉,正刷着酱呢,“继续,我不说话是因为我正听着呢,你多夸两句,好下饭。”

    林蔚然的话让众人喷笑,老太君指着她唤她狭促鬼。

    宫衡不开心地看着她。

    林蔚然瞅他,“你想要啥反应?”

    “比如明天再让汪庄头送两头猪来?”

    宫衡现在就有点担心一百八十多头猪够不够供应他们国公府了,此时的宫衡和宫炀觉得让他们天天吃猪肉他都不会腻。

    林蔚然:……他碗里好大一块肉呢,这顿还没吃完就想着下一顿了,未雨绸缪,很好。

    皇宫

    司膳署的李槐广对于宫谏议大人不时往宫中进贡吃食的做法已经很习惯。

    可当这一日,宫大人竟然给他们司膳署牵来两头五六十斤,腿短脖子粗,憨态可掬的小猪时,李槐广懵了,宫大人这是要干啥?

    “师傅,宫大人说这两头猪是给咱们烤乳猪用的。”

    烤乳猪?贵人不吃猪的呀!李槐广的内心在呐喊。

    “贵人极少吃猪肉的……你说,这猪该不该烤?”李槐广问常安。

    这个他当然知道,“可是,师傅,宫大人送了不少次吃食进宫了,有哪次失过手的?”

    李槐广一听,明白过来了,这倒也是啊,“那让谢闵和黄意先将两头猪给烤出来。”这两头猪要烤出来,得费不少工夫呢。于是他又补充了一句,“其他人放下手中的活来帮忙,先将这两头小猪给收拾咯!”

    五月中下旬,稻禾渐渐进入抽穗期。

    对于百花山宫琛名下的那一片地,泰昌帝比国公府还要关心,不时传召司农寺导禾署的沈导禾丞和姜监事询问那一片稻禾的生长情况。

    泰昌帝得知那一片禾苗长得前所未有得好的时候,真是龙颜大悦。

    沈导禾丞见皇帝心情好,甚至大着胆子建议他可以亲眼去看一看。

    两百亩整整齐齐绿油油的禾苗,比旁边的地高出一截子,微风过处,那稻浪真的是很震撼。

    他的提议,泰昌帝没有应允,不过泰昌帝决定了,等那一片稻谷能收割时,他一定亲自去看一看。

    挥退导禾署的两人之后,泰昌帝难免想起宫令箴来了,近来他出城办事,侍驾的机会有所减少。

    泰昌帝叹了口气,他此刻的喜悦竟无人分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