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零妙时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九百零三章 争议(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两天后,文婧打电话过来,“这一回方坤彻底把自己作死了,失手打死的,本意是想继续折磨赵谷雨的,没想到赵谷雨生活的好,身子骨不硬朗,没抗住。”

    玉溪,“见到方亚霖吗?”

    “见到了,这孩子给赵谷雨收的尸体,已经火化了。”

    玉溪挺唏嘘的,死不悔改,作死自己。

    因为是杀人案,又是赵谷雨,方亚霖的身世被扒了出来,方煊没换过学校,同学知道的不少,知情人也就多了,以前是没爆出来,没人说,现在爆出来了,也就不瞒着了。

    有一部分的人觉得方亚霖没悔改,又有杀人犯的爸,对方亚霖的影响挺大的,有一部分人认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当初孩子也小,难免做错事,不能一棒子打死了。

    玉溪看着评论,今天的果就是方亚霖小时候自己种的因,这些是他该承受的,不是不报,时候未来,今天要为了小时候的错,承担后果了。

    两极化的评论,方亚霖成了有争议的人,还好都在控制的范围内,不会影响节目,反而给节目带来了更多的关注。

    节目是暑假的时候播放的,第一期播放,收视率就拿了冠军,要知道今年暑假播放的节目不少,还有引进的版权呢。

    玉溪就不怎么高兴了,来找她的人太多了,公司都不去了,为了躲人。

    年君玟,“你去不了公司,孩子们放暑假了,我难得有时间,我们去旅游?”

    玉溪关上电脑,“不去旅游,可以带着孩子们去体验生活。”

    年君玟来了兴趣,“怎么体验生活?”

    玉溪侧过身子,“我不是要捐图书馆,我想带着孩子去看看,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应该更珍惜拥有的,而不是和朋友们不把钱当钱,肆意妄为的。”

    年君玟觉得很好,“我一直担心双胞胎的成长呢!”

    身边的富二代们,除了精英一类,其余的真的吓到他了,屡教不改的。

    玉溪这边剧组不用去,剧本没啥改的,她也不用去公司,时间多了,小半个月能转好几个地方了。

    两口子有了计划就行动起来了。

    孩子们知道了,一点都不觉得苦,反而很高兴,觉得比旅游有意思多了。

    方煊知道了也要去,王福禄后知道的,直接把儿子给打包了。

    玉溪这边的团队就更加的壮大了,带着孩子多了,又去的地方是山区,安全很重要,自家就带了保镖和助理了。

    王福禄家独苗苗,王福禄更是舍得花钱,又请了俩,加上神经敏感的文婧,好家伙,孩子七个,跟着的人足足有九个,还不算玉溪和年君玟呢。

    七个孩子以为去露营,拿着压岁钱买了不少的装备,户外的帐篷,各种户外工具,吃的用的特别的齐全。

    衣服都是运动的,舒服的来。

    玉溪和年君玟愣是没插上手,玉溪翻看着孩子们准备的行李,无语了,“你们去野营?”

    方煊有些不好意思了,“阿姨,你说去山区,我猜一定没有给我们住的地方,所以就多准备一些。”

    玉溪看着几个孩子眼睛亮晶晶的,无语了,他们的确是去山区,可去的,至少是有小学的,有学校的,至少不会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最后看着孩子们的热情,到嘴边的话没说出来,孩子们高兴就好。

    玉溪本来也想带徐强去的,招娣没让,来回都是钱,哪怕不用自己花,也是主家的钱,她不好意思。

    准备两天,年君玟这边安排好了时间,一行人出发了。

    第一站,玉溪选的,g省,这边的留守儿童最多,一个村子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很多的孩子一两年都见不到父母的。

    飞机到了省会,助理早就安排好了车子,为了不那么壮观,租了一辆客车,一辆suv,这边到处都是果林,但是依旧很穷。

    从城市出来,进入山区开始,车辆人就少了很多,因为山多,道路不好修,很多下了公路的地方都是泥土路。

    目的是杏林乡离镇里算是近的,也要翻山,乡里一百来户人家算是大的,附近的乡村孩子都会来这里上小学。

    如果愿意继续上中学,在翻山继续念书,只不过继续念书的不多,大部分不是跟着父母走打工去了,就是留在家里帮着爷爷奶奶。

    这些都是玉溪了解到的,车子进入村子挺轰动,能看到很多的老人坐在门前干活,远处的地里主力是十几岁的孩子,成年人真的没几个。

    乡长算是年轻的也快五十岁了,“请问,你们来乡里是?”

    玉溪说了目的,“我们是来到处看看,到了这里。”

    至于捐图书馆,玉溪没打算先说出来。

    乡长挺失望的,他以为是来考察捐款的,结果不是,他们乡真的太穷了,尤其成年人都走了,没什么文化,打工在外花销大,能带回来的钱真不多,反而乡里更穷了,“哦,这样啊,你们今天走,还是要在这里留宿?”

    玉溪,“我们要在这里待几天,乡里有没有能住下我们一大家子的地方?”

    乡长眼睛亮了下,住宿一定不是免费的,这也是收入了,“一家子都住下不现实,这样有两家连着,应该能够住下。”

    玉溪,“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这两家都是老人和孩子在家,你们住的话,要拿钱的。”

    “应该的。”

    乡里的房子都是有些年头的了,有的房子特别的破败,乡长边走边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