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嘘我和大佬暗渡陈仓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四零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顾暖暖一开始看到那些钻进销金窟撒钱的就知道划掉他们估计会有些反弹, 不过她倒是没有想到反弹的浪潮这么大, 跟之前剪头发的事情比也不差什么了。

    这些个货色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 是顾暖暖没有想到的, 不过没关系, 她这边也是早有准备。

    有心要培养子弟的世家大族,不管文武都是延请名师的, 资源比起普通人来不知要好多少, 即使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 但是在大家族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

    喜欢赌怎么了?偶尔玩两把只要不上瘾都好, 好色怎么了?家里也养得起, 喜欢斗鸡玩蛐蛐也没啥,养得起……

    只要脑子清楚,不耽误正事, 有个把爱好根本不成问题。

    但是这些在他们眼中无所谓的小瑕疵, 在顾暖暖眼中可是大问题。

    第一他们本身就是正在服役的兵丁,进城是因为来报名,现在她让他们不出城东等候, 那么就应该等候,不应该作出不符合此时身份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顾暖暖每人给了十两银子的食宿费。

    这十两银子在城东过上七天,对于穷人来说很是奢侈, 对于富豪来说是很拮据,但是都是能过得下去的。

    同时这十两银子其实就是一个明示。

    就差没有明着说,这七天你们需要过的就是这十两银子能过的日子。

    你可以节约, 把钱省下来留给家里人,你也可以用这十两银子赚钱自己过得更好,但是给你十两银子,你却在七天内挥霍几百上千两。

    顾暖暖拿出一张叠得老厚的纸,上面画着表格,分成七大格,每大格又细分若干,获得甲等的学生这七天都在干什么,顾暖暖让人用朱笔写下来了,而获得丙等的则用墨笔写下,谁在什么时辰干了什么,看过去是一目了然。

    然后着重挑选了几个最壕,看了折子之后再拣出其中蹦哒厉害的几个,一一举例。

    朝堂上皇帝等所有人吵吵完了,才让宫人拿出顾暖暖的折子宣读:

    【臣女出身勋爵,托陛下鸿福家中已然富贵非常,但动辄几百上千两的挥洒也不曾尝试。祖上积累财富功德是为了后代子孙无需在生死之间拼搏,但是绝对不是为了子孙躺在祖辈的功德簿上做蛀虫。

    众位勋贵世家后代,从出生便锦衣玉食享受荣华富贵,这是祖辈的恩德,更是陛下的恩德。然而这些朝夕之间挥洒千金的功勋世家后代却辜负了陛下的恩德。

    他们挥霍着祖辈的血肉,却不思报效陛下,多少世家大族都是败于不孝子孙,他们生生糟蹋了祖辈敢拼敢杀,忠诚义勇的血脉,断绝了陛下获得有才之士的途径,可谓不忠不孝。

    而今臣女恳请陛下,将此等攀附吾大启江山的吸血虫,尽数诛之!为大启勋贵世家正名,莫让如此污浊玷污祖辈功勋,还祖辈荣光盛名!】

    四五页薄薄的纸,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引经据典,但是表忠心拍彩虹屁一样不少,当然还不忘给别人上眼药。

    只是到了最后一段,整本折子瞬间就都变得杀气腾腾起来。

    整个朝堂在朝阳县主的折子读完后,彻底陷入死寂。

    之前弹劾过顾暖暖的,各个都咬牙切齿,额头更是忍不住冒冷汗。

    特别是还跪在大殿中间的几个人,就差找条缝钻进去,好让人看不见他!

    这个县主为什么不走寻常路,大家弹劾就弹劾,不就是你来我往么?大家都准备好开撕了,结果他们才逼逼几句,人就立刻喊打喊杀,打击面还特广,完全不怕得罪人。

    最可怕的是皇帝最近正在找事儿呢,好不容易看着要过去了,结果还有这一出,这事儿怕是又难善了了。

    谁家的败家子不拖回家好好看着,反而放出来蹦跶害人!

    这时候许多人已经想不起来,自己之前是想借着这个事儿搞一波朝阳县主的了。

    皇帝把手里和折子一起送过来的表格直接砸在了跪着的中间几人头上:“你们可真是朕的好爱卿,大启的栋梁之才,朕这决策江山社稷的大殿,都让你们掰扯这些事情?”

    皇帝声音拔得很响,显然怒气高涨的厉害:“好好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你们捧的都是一些什么货色!”

    皇帝发怒,整个大殿就再没有站着的人了,只有永王慢悠悠跪下,然后慢慢开口:“启奏陛下,臣有一言禀上。”

    “……说。”皇帝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永王。

    这董家还没有封王时就是有名的花瓶精,祖传的大殿打酱油,虽然站在第一位,但是从来都是安安静静,基本皇帝不开口问他就不会啃声,当然更多的是皇帝开口问了,永王也是装聋作哑。

    没想到这回居然主动开口?简直跟铁树开花一样难的……该不是想要告老还乡了吧?

    这……不该吧!

    “启奏陛下,天瑞陛下在时曾颁布过新的爵位继承律法,可惜后来因为各种意外,先帝时期就彻底废弃了,如今倒是可把这条法令直接拎出来。”永王说完就闭上了嘴,不再开口了。

    然后包括皇帝在内,所有的目光都钉在了永王身上,结果人家说完了就装死了。

    这站在勋爵最高位置的人,居然说要把爵位继承的法令重新拿出来用!

    这分明是自家挖自家的墙角,这永王府也是够奇葩的,脑子怕不是进了水了?

    “这样看来,董卿倒是对自家子嗣很有信心了?”皇帝弯唇一笑。

    永王闻言也是一笑,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