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文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7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连翘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满脸茫然。

    说实在的,此时的艺人,特别是女性艺人,其实往往是身兼两重身份的。一方面是艺术工作者,另一方面从事着某种古老的服务业。至于秦楼楚馆工作的小姐姐们,她们也是两重身份,只不过本职是做古老服务业,兼职做文艺表演,和女性艺人正好相反。

    鉴于这一特殊的情况,再加上艺术工作者属于优伶之属,在古代一向有娼优并举的说法,所以艺人们,不论男性女性,演出内容里带一些颜色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正经地方表演,这往往有个限度。

    连翘在此之前在苏州的时候也曾见过茶楼中的艺人表演,偶尔也会说些带颜色的笑话,唱些小黄曲带动气氛——不要把古人想的极端保守!其实市井之中有的时候古人开放地让现代人咋舌!这大概是过分压抑之后的后遗症,当情绪可以发泄的时候佷容易就走向另一个极端。

    但是大庭广众之下,还是很隐晦的,老司机能听得懂,有一些小白根本不明白,也就过去了。可现在正在表演的艺人不一样,这也才鄙俗直白了,以至于连翘惊怔地望向那位表演者。

    之前她还没有好好看看这位表演者呢,一眼扫过去只觉得和别的唱小曲儿的艺人没什么不同。现在仔细观察才发现还是有不同的,第一就是年纪,这个艺人恐怕有三四十岁了。虽然用脂粉精心修饰过,但古代的化妆品和化妆技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呵呵。

    根本不能遮掩老态。

    唱小曲儿一般都是十几岁小姑娘的事儿,这个时候小姑娘的嗓子脆生,最为合适。这一行也是吃个青春饭,等到年纪大了,有些积蓄的就能买两个小姑娘,教她们唱小曲儿,替自己赚钱。要不然没有积蓄,就只能去给人家做伴奏,或者转行到其他曲艺表演项目。

    当然,也有唱小曲儿能唱到年纪大的,但那毕竟是少数,没有普遍意义。

    第二就是这个女艺人举止十分轻浮...虽然古代女性艺人举止轻浮是很常见的,但是这位女性艺人有一种格外的不同。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太熟练了。说到底,对于这些女性艺人来说,表演才是主业,至于旁的,那就是兼职,兼职的业务水平有些生疏,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林林总总的不对劲还有好几个,只是都是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根据这些也得不出什么论断。

    因为这一段表演,春儿已经满脸通红。连翘倒是还好,毕竟她也算是见过大场面了,不过是一首小黄歌而已,脸不红心不跳地听完并不算什么。

    但连翘这样的还是少数,茶楼里很多普通的客人已经哗然一片了。就是在此时,有几个浮浪子弟大笑起来,撒下钱来,点名就要让方才那个唱小曲儿的女艺人接着唱!

    旁边有人看不过眼,便道:“王二郎,你要听这样的曲子,或者去院里人家,或者将那娘子弄到家里去唱,哪样都好,还是不要茶楼里面作怪了!”

    那个出钱点节目的正是被称作王二郎的那个,却十分地不以为意:“少爷我乐意!既然她在这里卖艺,我凭什么定不得节目?花钱点的,你若是不想听,要么多花钱点别的,要么就滚蛋!”

    按照茶楼的规矩,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客人都想点下一个节目,那就价高者得。

    这人被王二郎一句话堵住,说不出话来,气闷了半晌,最终甩袖走了。

    王二郎哈哈一笑,道:“唱!给我继续唱!”

    这副态度可是得罪了很多人,立刻就有人阴阳怪气道:“王二郎倒是牙口不错,这样的老妓都看得上!就算讨不着小喜姑娘的青睐,也不必这般糟践自己罢!”

    说这话的时候并不敝人,原来唱小曲儿的那个女子此时已经是低垂着头。连翘一直观察着她,发现她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是满脸的笑容,只是连翘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她的强颜欢笑。

    这时候跑堂地过来给连翘的茶续水,见连翘一直盯着底下一楼的那个女性艺人看。便试探着道:“小姐是有什么想知道的罢?”

    连翘明白他的意思,立刻将一小块银子放在了桌上,点点头道:“我确实是有一些想知道的,若是小哥能替我解惑,这便是小哥的了。”

    这种茶馆饭庄里头跑堂的,都是打听消息的一把好手。只不过让他们解惑也不是白来的,得有小费才行。

    连翘给钱干脆,那跑堂的也干脆。袖了银子便低声道:“说起来也怪让人唏嘘的,那唱小曲儿的女子转回去二十年也是京城首屈一指的名妓!听人说有个花名叫做‘明月奴’。那时候听她唱曲儿,一曲得大把的钱!”

    ‘明月奴’这个名字让连翘有些意外,因为她听说过这个名字。她过去很喜欢读一些文人笔记,其中有一个苏州人说旅居京城的生活的。这段记录大约就在二十年前,有一篇是专讲狎妓的,这位明月奴就有过出场。

    这样名重一时的女子,如今却沦落到这个地步,就算是连翘也不由得怔了怔。

    小厮还在继续说话,主要是关于这位曾经的名妓的过往。

    “她们那个行当,说起来风光,但晓得行市的就应该知道,钱都到不了自己手上,全被老鸨拿住了。只有一些极其聪明的,或者自己能想办法攒下钱来傍身,或者就是趁着最当红的时候找个有钱的、且愿意为她们花钱的赎身。”

    ‘明月奴’的故事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在这个时代很多地方都在上演相似的故事——一代名妓,当红的时候没有成算,只知道及时行乐,等到年纪渐渐上来,韶华不在,想要有所打算也不能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