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进击的小地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章 辩驳 (23)(第1/11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叶箐箐这么中途跑了,万一说她不待见表少爷……

    “没事的,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不管外人怎么说。”秦氏不比尹氏,即便觉得她躲懒,也不会巴巴的跑去大夫人那告状,这不还有采芹在么。

    叶箐箐翻身上马,一扬鞭就窜了出去,趁着日头尚好,不妨回娘家走一趟,顺道路上散散心。

    这会儿正是农户们休憩时节,夏日稻子都晒完进仓,新的秧苗好好的扎根在地里,第一茬施肥完毕,正好缓口气。

    巧的很今天叶志风没有外出,叶箐箐好些时日没看到他了,上回大夫人过生辰,也只苏氏一人过来。

    “妹妹怎的一个人来了?”叶志风陪着叶经年玩耍呢,丢下他过来招呼。

    “应该让采芹跟着你才是,一个人瞎跑什么呢……”他絮絮叨叨的,简直像老妈子附身。

    叶箐箐笑嘻嘻的看他帮自己拴好马绳,一弯腰抱起叶经年,“好重啊!小多多又长大了,姑姑该抱不动了。”

    叶经年白嫩嫩的小脸蛋扬着软乎乎的笑,还挣扎了两下:“我可以自己走,不要抱。”

    一走进院子,不同于以往热火朝天的聊天景象,放眼望去竟是不见一个妇人。

    这是因为他们在城西处弄了个作坊呢,一早计划的水果罐头作坊,被天灾耽误了一年,如今总算是成立了。

    既然水果罐头都在作坊里做了,这些肉坛子辣串自然跟着搬过去。毕竟小院再怎么扩建,也有些狭窄的,平日一家子起居都在这,可不堵得慌。

    这样一来,田心村的邻居妇人便失业了,村子距离石安城有那么远呢,来回一趟不容易。她们还得顾及家里,只有少数几人能坚持到那边工作,其中便有金兰。

    比起那些大娘大婶,金兰较为年轻些许,记性好也心细,被提拔为管事,在作坊那边帮忙处理各种事情。

    这份活计对她来说也是极为难得的,每月收入比家里那口子种地好上许多。底下五个孩子呢,大女儿出嫁了还有那么多张嘴要吃饭,并且两个大的儿子要成家,哪能不腾出新房间。

    就是没能力盖那么多家新屋,独立的房间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孩子多,是兄弟俩一个房间),否则多委屈人嫁过来的姑娘。

    这几年金兰攒了不少银子,生活有盼头正干劲满满呢,做事也是认真负责,让苏氏省心不少。

    另一个得力助手便是杨柳了,她孩子已经大了,皮实得很,放养不成问题。她把铺子交由邓阿罗看着,进出货全由他一人赶车往返,自己则投身进入苏氏的新作坊里。

    240 丰收

    作坊新招来的人手尚未摸清品性,就怕偷懒耍滑或者不爱干净。叶箐箐再三强调卫生的重要性,苏氏即便不懂细菌那些,要入口的东西也知晓洁净的重要,俗话不说病从口入嘛。

    “箐箐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哈哈~”汤宛容端着一碟春饼从小厨房里头钻出来。

    “尽早去看看果林施肥,顺道在山脚下采了点水芹,嫩生生的呢!”

    “看来是我有口福了,”叶箐箐笑弯了眼,确实许久不曾吃水芹了,有点馋得慌。

    春饼又称春卷,是许多人家里常做的食物。摊得薄薄的面饼,包裹住菜丝和猪肉丝,一卷卷往油锅里煎至金黄色,香喷喷的色泽诱人。

    一口咬下去那是绵软咸香,内馅油汪汪的,水芹先过一遍沸水,去了涩味。面皮很有韧劲,若是油炸出锅,则是满口酥脆了。

    有了好吃的,又跟家人待一块,叶箐箐这心里顿时阴转晴。问起娘亲在哪,叶经年争着抢答,说是被无非的夫子请过去了。

    “吃东西不要说话,当心咬着舌头呢。”叶志风敲敲儿子的小脑袋瓜,朝着叶箐箐道:“听说裴家那位大人就是这个夫子的学生呢,无非他不会是闯祸了吧?”

    裴邵之的老师吗?叶箐箐摸摸下巴,道:“以无非那死气沉沉的性子,也会闯祸吗?”

    “哪有这样形容人家的?”汤宛容无奈瞥她一眼,笑道:“人家无非那是沉稳,不过前几个月也闹了一回呢,跟私塾里的孩子打起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叶箐箐不免好奇起来。

    “哎小孩子哪能不打架的,就是有个小少爷被无非比下去了,心里不高兴呢。好像是出手打了蒹葭,那傻孩子就知道哭,不知道还手的,最后还是无非上去帮着他。”叶志风摇摇头。

    “听你这口气还恨铁不成钢呢,打架又不是好事。”汤宛容瞪了瞪眼,转向叶箐箐道:“放心吧,没什么大问题,无非这孩子有分寸。”

    三人就这家里的事情聊小半天,茶也喝了春饼也吃了,尽管叶箐箐很想留下过夜,但是没跟人交代过,贸贸然不回家,怕是要被骂。

    趁着天色还亮着,叶箐箐驱马回城,半路上就遇着回家的苏氏了。

    刘平路坐在前头赶车,眼尖的瞧见叶箐箐,双方不约而同在路边停下说话。

    “娘亲,你怎么不在城里过夜,还巴巴的赶回来?”

    苏氏下车来,笑着拉住她,“我还以为平路看错了呢,怎么又自己骑马出来?”

    这话问得跟哥哥一模一样……叶箐箐解释一番自己下午之行,又问:“夫子叫你何事?”

    “啊呀,好事!”苏氏忍不住掩着嘴笑得开怀,“夫子说是让无非明年去考取功名,你觉得可行不?”

    “进京赶考?!”叶箐箐颇为吃惊,“明年无非不过也才九岁,这会不会太早了?”

    “我也是这么说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