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帝退休生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2章 农忙双抢(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管家寄过来的红高粱米提醒了白小桃现在应该是农忙时候了。

    按照北方的气候, 北方种植一年只能收成一季。

    然而白小桃种这些红高粱是在暖房种的, 提前育苗提前长叶,等北方万物复苏的时候撤掉暖房玻璃迎接还有些冰寒的春风, 高粱都已经长到及腰高了,自然能够赶在入夏的时候成熟,收获之后再种一茬秋高粱也没问题。

    然而暖房抢种成本太高了, 白小桃是拿来做实验才耗得起。寻常百姓当然不能这么来种,收获卖出得的钱都没有烧暖房的成本高。

    “工人们没告假回去双抢?”白小桃问花红。

    “没有。”花红回道。

    住在县城里的人基本没什么田了, 他们都是靠做些小买卖和苦力活养家糊口,所以郡主府扩建宿舍和暖房反而给他们提供了大量做工赚钱的机会。

    而且这工作量大,工期还长, 中午还包一顿饭,即便发不了什么大财,冬天的时候还能攒下些钱过个好点的年。

    城里的人没田, 乡下的人有地也不见得全能吃饱。

    临木县其实并不富裕, 临木县临木县,其实就是临山的意思, 临木县里有一半是山地,下了山, 才是起伏比较平缓的丘陵和浅丘。

    临木县就坐落在浅丘上。

    谁都知道浅丘适合种地, 可光用来种地了, 那县城往哪搁置?有人的地方才有生机,都把人往山地里赶了,生活条件艰辛, 人少路不通的情况下会越来越穷。

    若是成王封地旧址那就不一样了。

    那儿其实就是盆地,平原多,土地肥沃,特别适合种植。就这样,成王还不满意,非得搞事情。结果现在盆地那儿一片乱,还得派军队稳住局势。

    自古蜀中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要不是开国皇帝把军事、行政和财政分开,成王坐拥蜀中天险优势早就自立为王了。

    周展阳虽然没说,白小桃也知道他身上的担子不轻,只求他别又是一副棺材抬回来就万事大吉。

    丰元帝把白茂文哥哥派过来,也没有直接让他去成王封地旧址。

    一来那边太乱,二来白茂文哥哥还没什么政绩他压制不住恶绅也无法让当地人信服。

    选择临木县作为切入点,主要也是因为临木县这儿人员相对简单。尽管如此,白小桃每天进蜀的路上还遭了贪欲熏心的何三算计呢。

    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很不错的,他们没有别的什么心思。盼着每年种的粮食能结多点,卖多点钱,赋税少一点,安安稳稳忙碌一日三餐就满足了。

    然而这谈何容易呢。

    先不说各种天灾导致农田减产,就算当年侥幸丰收了,除却朝廷的赋税之外还要给藩王交各种名目的税。

    一年的收成,一半以上都用来交了税。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蜀中,更不知道原来朝廷田赋一亩也只取一斗而已。

    他们哪里分得清哪些是朝廷哪些是藩王的名目,反正收上去都是要交给官老爷的税。长久以往,民怨不大才怪。

    无巧不成书,晚些时候白茂文从衙门回来,饭桌上他问白小桃明天想不想和他去临安县的各村落看看。

    “是看看农忙情况吗?”白小桃以为是为了农忙双抢的事。

    蜀中的气候可以种两季粮,不过大多数是轮作。比如说收割完稻子就赶着种小麦,种完玉米之后再种荞麦。

    像地瓜这种比较白搭,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冬收都成,看到有位置就插上两条藤蔓,没菜了就摘两把叶子炒了吃,到时候了就挖起来看看有没有地瓜。

    “嗯,让村民们定一定心。”白茂文伸筷子加了条辣椒炒酸笋。酸笋也是这儿的特产,加了辣椒之后分外的顺口。

    白小桃一边陪哥哥吃饭,一边了解到原来白茂文哥哥下乡考察还是有重大目的的。

    成王被废,临木县换了新县令,里正们自然很关心赋税情况。

    白茂文亲自到各村去,就是向村民们保证赋税肯定是跟着朝廷走的。现在是,以后也是,蜀中这儿再不会有藩王了。

    “好。”白小桃点头。

    “我要是起不来,哥哥要叫我,不能自己先跑了。”还不放心地追加一句。明显白小桃对自己赖床的坏习惯很有自知之明了。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天都还没亮,白小桃很神奇地自己醒了。

    坐上马车就陪哥哥下乡去。

    这会儿他们可不玩什么平易近人的亲民政策,高头大马威武护卫一个都不少,省得在路上被人给伏击了。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先敬罗衣后敬人,新县令的到来果真让村民们格外重视,里正和族老们全都出来了。

    临木县里的村庄多是一姓村,每家每户都有着连亲带故的关系,可以说里正和族老就是村里比较说得上话的人了。

    不过也因为他们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里有儿子孙子忙地里的事,所以新县令到来并没有对农忙双抢造成太大的干扰。

    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白小桃果然是最受欢迎的人。

    白小桃见状赶忙在人给她行礼之前免了,都是花甲老人她可受不起。

    族老们看到活生生的盈丰郡主来他们村庄,既感激又激动,毕竟地里种的玉米和地瓜让他们去年冬天吃了个饱,就刚刚做午饭的时候他们还摘了新鲜玉米棒子煮来吃呢。

    牙齿都掉光的老头儿啃不动新玉米,还有水煮地瓜能下肚。软软的,特别香甜。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