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关系很纯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九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霍江纵要让自己的司机送她回去, 许棉搜乘车路线, 看附近就有地铁,坚持自己回去。

    霍江纵送她过去。

    到了地铁口, 他又忽然想起一件事:“最近忙工作,又出差,差点忘了, 今年的礼物还没给你。”

    这是两人认识之后霍江纵的一个小习惯,每年寄一份礼物给她, 有时候早, 有时候晚, 时间不定,有时候是旅行的手信,有时候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玩意儿,有时候可能是几本很有意思的书。

    每年一次,从许棉13岁开始, 延续至今。

    这期间, 仅有一份特别贵重的礼物, 是许棉18岁生日时候霍江纵特意差人亲手送来的成人礼——

    一只玉镯。

    那镯子一看就很贵, 沈长青还特意问过自己有玉器收藏爱好的朋友,当年的估价至少百万。

    许棉知道很贵,当时只肯收心意不肯收镯子,想退给霍江纵,奈何收都收了,无处去退, 只能放在盒子里锁进保险柜,戴都不敢戴。

    霍江纵显然不在意一个送出的礼物是不是被天天戴着,当时只是告诉许棉:“年轻女孩的十八岁礼物很重要,比起价格,关键还在仪式感。”

    许棉当时不是很懂,转述给师父师母听,两口子却一下子明白了,转头就给许棉在老家大操大办了一场十八岁生日宴,广邀好友。

    于是那一年许棉收到了无数贵重的礼物,从宝石到钻石,从古董字画到老瓷器,甚至还有一张塞在红包里的现金支票。

    知道的这是过生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谁家闺女嫁富豪了。

    后来师母才委婉地告诉许棉,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年轻女孩儿,尤其是长得漂亮的女孩子,未来要面对的社会上的诱惑实在太多了,而诱惑越多,成长的道路越曲折。

    霍江纵早早准备,赶在许棉十八岁生日之前送上一份豪礼,其实就是想抬高许棉对礼物的体验感,以防未来随便什么人买点礼物就把年轻小姑娘忽悠了。

    这是霍江纵的良苦用心,也是这么多年来他赠许棉的最贵重的礼物。

    许棉一直记得,记得这礼物背后的深意,而现在霍江纵当面提起礼物,她下意识就想起了那个镯子。

    她猜到今年肯定还有礼物,他一提,她就道:“今年还有吗?要不别送了吧,可以一起吃个饭,就当过生日了。”

    霍江纵:“买都买了,你如果不要,我也不能送给别人。”

    许棉点头:“好吧。”想了想,“那你改天给我?你不是还要忙工作去开会吗。”

    霍江纵:“是得改天了,只是怕忘了,说一下。”笑了笑,“也怕你以为今年没礼物,心里难过。”

    许棉哭笑不得:“我才不会难过呢,我又不是小孩子。”

    霍江纵看看时间:“进去吧,我也走了。”

    许棉坐地铁回别墅,这趟回来的路上心里舒服多了,一个人坐车的时候想了想,没再纠结,一下子就想通了。

    海城很大,又是一线城市,优秀的人多,优秀如江纵哥、老板这样的男人也不少。

    她从前被师父、师母、馆长他们保护得太好,又在小城镇单一的环境中长大,认识、见识的人并没有很多,如今初来海城,被全然不同的、繁华快节奏的环境包围,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她承认,她的确是对老板有一点点心动。

    可那又怎么样呢?

    她来海城是谋发展、闯自己想闯的天地,不是来谈恋爱的,喜欢老板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动了不该有的心思,另外一方面也因为老板优秀有吸引力,可这些都是意外,根本不是她来海城的目标呀。

    她纠结个什么?

    她的这份喜欢、这份心动,就像当年收到的那只飘花手镯,有意义,价值却太高,就该放起来,锁进保险柜里。

    没错,就是这样。

    许棉尝试调整心态,缓缓地将自己的初次心动锁进心底。

    棉啊,她默默告诉自己:先做该做的事情吧。

    转车,许棉坐上公交,车窗外,天空放晴,碧空如洗。

    路上车流行人交织,有多少人来到这个城市是为了梦想,又有多少人在鱼和熊掌的两厢抉择之后,让理智上线,默默沉下内心的悸动。

    这不是困境,是人生岔路口的选择。

    就像此刻的霍江逸,在几捆万元现金面前陷入了两难。

    当初说好月薪是一万,可公司没了,五险一金算进到手工资里,也不足两万,四舍五入就当两万好了,可两万……

    会不会太少?

    霍江逸看着茶几上放在一起的两捆纸钞,沉思着。

    过了一会儿,伸手从旁边几捆红色纸钞里取了三捆加上。

    五万?

    旁边荣哲看不下去,也伸手取了几捆,扔进刚才的两万里面:“小不小气啊你?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对我们老板来说用什么留住人才?砸钱啊好不好!”

    霍江逸无语,转头:“你公司员工各个月薪十万?”

    荣哲:“那当然不可能,但我下面一个投资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肯定不止十万月薪。你掂量掂量你家小许,唯一的员工,不离不弃,任劳任怨,让干嘛干嘛,还必须早睡早起,又帮你搞定钱老板。放在初创型公司,这就是共同奋斗、元老级别的员工,融资上正轨之后都是要拿公司股份的,再一上市,妥妥身家几千万。你好意思只给两万?五万?”

    霍江逸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