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回去后做了个不甚详尽的计划书。她打算男女鞋各做三种尺码,每种尺码预计做一百双。女鞋一半暗红色一半银灰色,男鞋一半黑色一半藏蓝色。所有的鞋子一半绣上鹰一半就做纯色。这些活要是都指着作坊里那十二个绣娘,得做到猴年马月去。所以大毛打算把大部分活都包出去,至于怎么个包法,回来的车上她都想清楚了。
首先是鞋底。鞋底其实十分费功夫,是一层层麻布一层层麻线细细拉出来的。麻底虽没皮底柔软,可是一点不咯脚,还十分耐穿。往常李杏儿冬天没事的时候就常常拉鞋底,一家子的鞋子都是她一针针拉出来的。大毛打算在自己的铺子里收鞋底,十二文一副。拉鞋底的布不需什么好布,那些个实在穿不了的破衣服就能做。费的不过是些针线和功夫,而这农闲时刻,最不缺的就是功夫。除了在铺子里收,大毛还决定过几天回趟桃花镇,请二舅帮忙在镇上也收一收。
至于鞋面,纯色的鞋面倒是简单,麻烦就麻烦在那只鹰。大毛又厚着脸皮请杨名画了绣样。杨名画工十分了得,画出的鹰既有气势,纹理又不复杂。大毛真心实意地夸了又夸。样式定好,大毛心中有了谱,又带着伙计去杨名二叔的作坊里买了各色的棉布回来。她让付婶子带着绣娘,把鞋面都先裁剪出来。她又把这些裁好的布料和绣样分到望城里的几家卖布的铺子。这些个卖布的铺子本来就收些绣活,大毛十文一个鞋面包给这些铺子,铺子又八文一个包到下头。
那其实作坊里的绣娘,只需把鞋底鞋面缝在一块就成。这个十分简单,一个绣娘一天至少能做三双,那六百双鞋子要不了一个月就能做完。所以也不着急,大毛打算等鞋底鞋面都收的差不多了再做鞋,现在还是同先前一样做衣裳。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