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杨大毛的一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3章 富贵被抓起来了(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 还时不时的刮一阵子西北风。不过杨二柱一家子的心情可是一点没受这天气的影响, 都开心的很。李杏儿昨晚拢了拢今年一年的账,这大大小小加起来居然剩了八十一两银子。去年这时候还只有二百零六两,如今已有二百八十七两了。要是再加上大毛的那份,定是有三百两。大毛这孩子这几年竟月月给自己发薪俸呢。刚十岁那会儿她一个月给自己发个三百文,如今这一年年的竟是都涨到八百文了。李杏儿开始自是不同意,可她哪里辩得过大毛那堆歪理。

    大毛说了, 她也不是真的想要这钱, 就是为了给自己定下目标来。譬如这一月她给自己发三百文的薪俸,那她至少得给家里挣到三两才成。要是哪个月挣的少了, 她就给自己少发点,如此下来才能鞭策自己。杨二柱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况且在杨二柱心里, 他家大毛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手里即便有了钱也不会乱花。

    大毛没事就数一数自己的小金库, 她如今已经有二十一两银子了。前些天跟杨二柱去县城送歪歪肉的时候, 大毛特意把二十两的碎银子, 换成了两块十两的银锭子。杨二柱则把家里的二百两换成了四个五十两的。如此更便于大毛和李杏儿收藏。

    比数钱还让大毛高兴的是,富贵快要回来了。富贵每年都是在腊月二十左右回来,如今已是十八,就这几天了。

    李杏儿这两天带着大毛, 把年货都提前准备了。小果子,花生米,糖稀都已经做好, 富贵回来就能吃到。二十一逢集的那天,富贵还没回来。杨二柱套上牛车,带着李杏儿和大毛赶集去。李杏儿想着买些新鲜鱼肉回去,等富贵回来烧给他吃。牛车路过方家的书铺时,大毛见方大有风风火火地往外走。

    “方大伯,你这急急忙忙地要做什么去?”,大毛扬声问道。

    “正好,正好,你们来了正好,出大事了”。方大有两步跑到牛车边。“二柱,你家富贵怕是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杨二柱问的慌张,李杏儿和大毛也眼巴巴地望着方大有。

    “张家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张记货铺整个被封了。里面所有的货物都被冲了公,我听说还抓了不少人呢,不知道这里头有没有你家富贵”。

    “方大叔,这事你是听谁说的?”,大毛觉得脑门上的筋蹦蹦直跳,心里有些慌乱。

    “镇上杂活铺子的汪掌柜,他昨个一早就去了县城,准备去张记货铺进货。谁知道到了门口一个人也没有,大门上贴了好几道的封条。他跟附近铺子的掌柜打听了,才知道张家犯了事。人也就前两天刚被抓进去”。

    “那咱们赶紧去找汪掌柜问个清楚”,李杏儿心里存着侥幸,希望这事是王掌柜瞎胡诌的。

    “娘,别去了。这么大的事,汪掌柜必不会乱说。爹,咱两赶紧去县城看看吧”。

    “好,好”。杨二柱立时把马车掉了头,就要赶着走。

    大毛使劲揪了揪自己的眉心,强迫自己冷静一些。“爹,你等等,咱们最好还是多带些银子。方大伯我们这回家拿钱有些耽误工夫,能不能从您这借些,我们打欠条,按手印”。

    方大有听了这话就去看杨二柱。

    “对,对。方大哥手里有没有余钱,我先借些,等下我就让杏儿回家拿了还你”。杨二柱也想到了,富贵要是真的被抓了进去,怕是要花些银钱的。

    方大有知道杨二柱家这几年攒了不少银钱,倒不怕他没钱还。再加上他和大柱关系颇好,也就爽快的应了。“二柱你要多少?”。

    杨二柱想了想,“我想借个三百两,大哥看方不方便?”。

    方大有倒吸了口凉气,二柱家短短几年竟攒了这么多钱吗?自家这书铺子都二十多年了,还走了许多关系,也不过攒了三百多两。

    杨二柱见方大有不说话,以为他为难。“方大哥,要不你看能借多少?”。要不是嫌这牛车慢,杨二柱就赶车回去拿了。

    方大有回神,“行,这三百两可就是我全部家当了。你们先进来,我去取来”。

    杨二柱趁着方大有去后面院子拿钱的工夫,自己找了张白纸,写下欠条。不但签了自己的名字,还咬破了大拇指,按了个手印。

    方大有拿了几张银票并五个小银锭子,慎重地递给了杨二柱。“二柱这里是五张五十两的银票,还有五个十两的银锭子。你仔细收好”。

    杨二柱这几年常在外面跑,身上少不得要装些银钱。李杏儿就在他袄子的里面缝了个夹层,口小肚大用来藏钱最好不过。

    杨二柱把借条给了方大有,就嘱咐李杏儿赶紧回去把钱取来还给人家。大毛也跟李杏儿说了自个儿存钱的地方。李杏儿擦了擦眼泪,空着手又往回走了。杨二柱和大毛,一刻不敢耽搁,驾着牛车就往县城里去。

    路上二人商量着,直接把车赶到了姚顺家。到了姚家的时候,姚顺正在当门地来回踱着步。看见杨家父女,倒还松了口气。

    “你俩总算来了,这两天把我急死了。你们再不来我就准备去王家村找你们去了”。

    “姚大哥,我家富贵也被被抓起来了吗?”。杨二柱这一路都心慌的厉害。

    “嗯。昨天同三掌柜一道被抓了去。大掌柜、二掌柜和手下的几个伙计也都被抓了”。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官家有没有说要抓多久?”。

    “只说是东家犯了大事,要抓了下面的人去问个明白”。

    “怎么办,如今该怎么办才好”。杨二柱三十多年来除了交税,从没和官府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